簡體版

第七百九十七章 益州聖旨

听到這里,陳宮面露羞愧之色。

「若無草民畫蛇添足,彼時陛下便可輕易勸降張邈,草民實在有罪于朝廷,陛下不予降罪,已是天高海闊之恩。」

這時,鄧遠好奇道︰「那之後陛下又是如何讓張邈誠心歸降,又怎生與陳宮先生定下了什麼賭約?」

他這話一問,不少文臣武將,都面露期盼之色,顯然也是極為好奇。

劉赫看了看陳宮︰「此一節,還是公台自己來說,更為妥當了。」

陳宮躬身下拜︰「草民遵旨。」

他看向了眾將,隨後嘆了口氣︰「哎,陛下之聖明,實乃亙古罕見。孟德敗于陛下之手,實乃情理之中……」

他很快收攏了這無限的思緒,說道︰「在下當時之所以從屏風後現身,所為者無他,但求一死而已。」

眾人為之一驚,這世上還有平白無故自願求死之人?

陳宮似乎看出了他們的疑惑,不由苦笑了一聲。

「在下久聞陛下英明睿智,我不出面,任由其勸說下去,張邈遲早必降,那時孟德……哦不,是曹操,則必定陷入四面楚歌之境。陛下乃堂堂大漢天子,如今洛陽朝廷,如日中天,良將千員,帶甲百萬,糧草足備,器械精良,一統天下,既是人心所望,更是指日可待,幾無懸念。張邈本就生性懦弱,又豈會再做他想?沒有直接答允,一是為待價而沽,二是礙于我與其故舊交情。」

趙雲微微頷首︰「嗯,此言確然不假。當時高將軍接掌陳留,張邈來到洛陽之時,陛下親往宮外迎接,那張邈狀似惶恐,實則竊喜不已,當晚夜宴之時,陛下在時,他還有所收斂,陛下離席,吩咐眾人自便之後,他便徹底開懷暢飲,怕是當年他得了第一個兒子時,也未必有如此歡喜,足見陛下對其許諾之回報,定是遠遠超出其預期。」

關羽有些不屑道︰「跳梁小丑,竊據鄉侯之顯爵,連他兩個兒子,也都出任一方縣令,還能有何不滿?」

連他這個天子的結義二弟,功勛卓著,堪稱軍中第一,到如今也僅僅是一個鄉侯的爵位而已,張邈算是什麼東西,跟他平起平坐,關羽自然是心中十分不滿。

當然,他這不滿是沖著張邈去的,對于劉赫如此封賞,他自然知曉是為大局考量。

陳宮點頭道︰「二位將軍心緒明澈,所言句句在理。在下也深知張邈心性,因此料定他反叛曹操,已是板上釘釘,一旦此事發生,曹操全族,只怕便要遭受滅門之禍。我當年不滿其不仁之舉,棄他而去,然終究相識多年,同甘共苦,豈能眼睜睜見他落此下場?」

「同甘共苦?哼哼……」關羽對這四個字,似乎頗為不屑。

他這聲音雖輕,但陳宮卻也听入了耳中,臉上呈現幾分尷尬之色。

「當然了,我與曹操之情誼,自然比不得陛下與關將軍等人。陛下與諸位將軍,義氣當先,足可彪炳史冊,為後世楷模。」

關羽冷眼看了看他,輕哼一句︰「你倒有些見識。」

陳宮繼續說道︰「在下知道,我當初離開曹營之後,曹操暗中多有派人,監視于我,一是出于舊情保護我家小,二是憂心我知其過多情報,若投靠他人,必定對他大有損害。我雖是偷偷前往陳留,他並不知曉,然而,假如我死在陳留,則不出兩三日,曹操必會得知,即便他難以探查到,我也自會有所安排,有法通知于他。」

鄧遠一拍腦門︰「哦,我明白了。你是想著,既然無法阻擋張邈反叛,所以干脆以自己的性命,通知了曹操,讓他有所預防。」

「不錯。」陳宮爽快承認。

「陛下之明,諸將之勇,曹操縱然有所提防,也難改敗局,只是他至少能夠對家小有所安排,不至于連累全族遭誅。如此一來,在下既不會成為禍國之罪人,也可保全對故友之情誼。此舉雖是罪孽深重,卻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如今想來,實在是汗顏無比……」

「那後來呢?陛下又如何與你打賭?」鄧遠急不可耐地追問著。

陳宮再次苦笑了一聲︰「我原以為我出面嘲諷天子,又阻止他勸降張邈,陛下定會毫不猶豫,出手將我擊殺,也正可借機威懾張邈,令其速降。不成想,陛下非但沒有如此,還對我十分禮遇,陳宮實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月復,慚愧慚愧。」

「我只說出自己姓名之後,陛下當即便猜出了我出現在張邈府中之意圖。他不加怪罪,反而好言相勸,更許我以高官厚祿,勸我為朝廷效力。然而我當時一心為救好友,非但沒有答應,反而屢屢口出譏諷之語,這才引出了後面的賭約。」

他說到此處時,鄧遠等人,都愈發全神貫注起來。

陳宮清了清嗓子,說道︰「陛下說,我對曹操有義,曹操卻未必對我講情。此人生性反復,為達目的,不折手段,只準他負人,不許人負他,實乃天下第一號大奸雄。且天下紛亂多年,百姓多受苦難,唯有早日一統,令四海承平,方是正道,區區小義,豈可與之相比?」

眾人齊齊點頭稱是︰「陛下英明,誠然如是。」

「如此道理,我也深以為然,只是終究難以相信曹操會完全不顧與我之故交,但凡他有半分情誼,我也理當舍身相報,因此不願听從陛下良言相勸。如此之時,陛下便說,要與我賭上一賭。」

「陛下要我去曹營面見曹操,以通風報信之名,將朝廷幾路兵馬的行蹤告知于他,包括陛下後來去了塞外邀鮮卑相助,也統統向其言明。隨後,我可進入陳留城中,向高順將軍請求寬容幾日,不予交戰。」

高順忽然開口︰「陛下早將此計告知。」

趙雲說道︰「雲明白了。你身在城中,如果曹操有半分忠義之心,或念及你這故友報訊之恩情,也斷然不會攻城,陷你于必死之地。相反的,如曹軍執意攻城,那便是曹操故意利用于你,要你懈了城中守軍之戒心,好讓他發起突襲,攻取城池,這樣一來,自然證明陛下所言不虛了。」

陳宮對趙雲拱手作揖︰「久聞趙雲將軍沉穩善思,今日一見,果然不假,此事確然如此,與將軍所言,毫無二致。」

他神色忽然一暗︰「哎,曹軍數日之間,毫無動靜,連高將軍派出的督糧官也都安然出城,我本已深信此賭約必勝,誰料……」

「誰料他會借著糧車回城之機,悍然攻城,毫不手軟,如此心機謀略,顯然是早有準備,只怕是你出了曹營之後,他便定下了這等計謀,可見其心性狠辣。」

趙雲接過了話茬。

眾人這時才徹底明白了過來,看向劉赫的眼神,更平添了幾分敬佩。

「陛下慧眼如炬,陳宮不得不服。我登上城樓,見曹軍攻勢迅猛,曹操策馬立于遠處,登時便心灰意冷,只求速死。高將軍麾下眾將向我殺來時,我只覺自己從此解月兌,不想他們只是將我打暈,假意砍殺一番,隨後藏入城中一私密之地,待陛下計謀成功,高將軍重掌陳留之後,才將我放出。」

「經此一事,我對曹操情誼斷絕,再無記掛。陛下寬宏雅量,饒我性命,在下已感激不盡,只是我身負罪孽,又無功勞,因此太守封賞,萬不敢領受。」

他再次對著劉赫跪了下去。

劉赫這次並沒有再去扶他︰「公台莫非忘了?正因你入曹營報訊,曹操信以為真,才會定下那等謀略,朕于此,早有所料,這才能命飛鷹衛將後續應對謀劃,告知伯平,來了一個請君入甕,方能將曹賊二十五萬大軍,幾乎全殲于此。否則的話,此戰焉能勝得如此輕松?其中功勞之厚,不下于伯平,何況你滿月復韜略,定可勝任一郡之位。」

「可是,草民……」陳宮還想推辭,劉赫卻臉色黑了下來。

「怎得,你莫非看不上我大漢朝廷,不願為朕,為百姓效力不成?」

他此話一出,關羽鳳目倒豎,向前跨出半步,似乎隨時都有對陳宮出手的意味。

陳宮見狀,額頭冷汗直冒,伏地磕頭。

「草民絕不敢有此念。效命漢室,造福百姓,乃在下生平夙願,承蒙陛下不棄,陳宮願效犬馬之勞。」

劉赫俯視著陳宮,嘴角揚起了微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