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五十三章 典韋立誓

劉赫微微皺眉,要說殺典韋,他是真的舍不得。對于這位充滿了悲情的武將,相信很多很多三國愛好者,都有無比的惋惜之情。

更何況他對自己只是一點誤會而已,劉赫相信,既然是誤會,總有一天可以澄清,典韋遲早是自己的。

「對了,還沒查過典韋的屬性。」

劉赫這才想起這件重要的事情,他依稀記得當時典韋與大猛交手,自己得到的系統提示中,曾經提及過典韋沒有觸發特技,說明他是有特技的,這就讓劉赫愈發好奇了。

給系統下了指令後,很快就得到的答復。

「典韋︰三國時期曹操帳下護衛大將,力大無窮,作戰勇猛,因曹操對張繡納降後,霸佔其嬸,招致張繡反叛,典韋護主而死。其原有巔峰屬性︰統帥52,武力99,智力48,政治21。」

「典韋當前屬性︰統帥46,武力94,智力42,政治17,特殊屬性︰無,特技︰悍勇——打仗悍不畏死,戰斗處于下風之時,自身武力提升3點,陷入絕境時,視危險程度再額外提升1-3點武力。」

這屬性看得劉赫是心癢難耐,典韋還如此年輕,不過二十出頭而已,就有這樣的武力,還擁有了一個如此不錯的特技,足見其潛力。

他是因為曹操犯錯,導致英年早逝,若是能夠繼續活下去,很可能巔峰武力還不止99,或許還可擁有多個特技也說不定,這樣的人才,就因為一點點小誤會就要殺了,劉赫實在是不甘願。

「不必了,他也是與大猛兄弟情深,一時情急,才胡亂說話而已,我豈能因此就殺了他?何況真要殺了他,日後大猛想起自己這個兒時玩伴,豈不要忌恨于我?」

「這……」

崔鈞聞言也沉默了下去。

荀攸說道︰「陛下,臣與那陳留太守張邈,也有幾分交情,以臣愚見,此人膽小怕事,見利忘義,與曹操秉性,大有相悖之處,兩人怕是早晚要分道揚鑣,主公不如派人暗中多多打探,說不定會有機會將他二人加以離間。這典韋雖勇,但只要在張邈帳下,便不足懼,所需防範者,便是不可令其投入曹操軍中,否則便是我軍大敵,」

荀攸這個建議,大合劉赫的胃口。

「嗯,公達之意甚妙,朕自會交代飛鷹衛去打探。對了,傳令還在洛陽地區的眾將,叫他們不得因此事去為難典韋,否則嚴懲不貸。」

「遵旨!」

「好了,接下來該談談正事了,如今秋收已過,不知國庫增加了多少糧草?」

荀彧站起身道︰「回陛下,除免去了賦稅的冀州之外,其余各地繳納上來的糧食,共有二百七十七萬石,冀、並、司隸各地的軍用屯田,共收糧食四百三十六萬石,另外還有草料一百五十六萬石,其中大半已然入庫,還有部分尚在運來途中。」

「嗯,今年收成,又有提升不少,倒是一樁喜訊。不過這些糧草,需要負擔共近五十萬各地軍隊,還有近二十萬郡兵縣兵的日常開支,以及朝中大臣,各地官吏的俸祿,算下來,能作為出征時的軍糧之用的,尚不足三分之一,還是遠遠不夠。」

劉赫粗粗地盤算了一番。

崔鈞問道︰「陛下不久前不是說已有了應對之策麼?」

劉赫搖頭道︰「朕那辦法,雖是絕妙,卻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看來要想再次出征,最快也要等到明年了。對了,今年到目前為止,共收了多少牛羊牲畜?」

荀彧根本沒有去翻看奏章,直接不假思索就回答道︰「截至目前,我軍各地蓄養戰馬十一萬余匹,驢八萬六千余,牛十五萬四千余,羊二十六萬七千余。諸如朔方、西河等郡,依照童健所奏,明年會減少放牧之數,不過到時雲海郡草場也會得以運用,因此對總量應當影響不大。而且經過多年放牧,各地耕牛數量已漸漸充盈,所養之牛,多數都可進行販賣或其他處置。」

「不錯,趙名良和莫文德辦事得力,有了如此保障,朕的底氣也就足了。」

「陛下。」荀彧再次開口。

「為今之計,還有一件要事需要辦。」

劉赫一愣︰「哪件要事?」

「陛下受禪登基已有三月,算算時日,大漢境內,當已全部傳知此事。何況我軍新收糧草,要大軍出征雖然勉強,但總算有了一戰之資。因此,陛下當傳檄各方,命各地諸侯,進京朝賀新君,以表忠誠之心。」

劉赫對這個提議倒有些意外。

「各地諸侯中,除少數確實忠于朝廷外,多數都不過是陽奉陰違之輩,朝廷發詔令前去,他們必定懷疑有詐,豈會尊奉?」

荀彧卻說道︰「此詔非是為了讓他們尊奉,而是為逼迫眾諸侯表態而已。」

「表態?」劉赫似乎有些明白了。

「不錯,正是表態。天子禪讓,新君即位,乃是國家大事,臣子若是懷有忠心,自當前來朝賀,听從朝廷調遣。反之,若是不來,或是陽奉陰違……」

劉赫搶話道︰「那自然是心懷鬼胎,有不臣之心,朝廷日後便可名正言順,出兵討伐。」

「陛下聖明,正是此理。他們若來,陛下便賜予高官顯爵,重重賞賜,隨後留在京畿之地,派心月復之人,接掌其管控城池。若是不來,待明年收成之後,即刻出兵將其剿滅,也是出師有名。若無此詔令,眾多諸侯並未主動來犯我境,陛下又如何加以征伐,出師無名,于士氣大為不利。」

「另外,留在京城中的眾多諸侯,待觀察之後,果若忠心可靠,再可委以實任,放之地方,為陛下治理州郡,如此,又可收其人才為朝廷之用,正可謂一舉多得矣。」

荀彧說得頭頭是道,劉赫也听得滿心歡喜。

「好,文若此計,深得朕心。文若故意要在此時秋收之後,才發此詔令,只怕也是有特別用意吧?」

劉赫這一問,荀彧笑了笑︰「什麼也瞞不過陛下。我軍缺糧一事,雖不算是盡人皆知,但終究不是秘密,諸侯之中已經探知此事者,絕不在少數。若是數月之前就發此詔令,若眾諸侯趁我不備,聯手來攻,打算拼個魚死網破,哪怕只有區區幾路諸侯有此膽量與野心,于我軍而言,亦是極大威脅。」

「可如今秋收已過,他們必定知道我軍至少已有一戰之力,諸侯再來,不說送死,至少也要損兵折將,若戰不能成,豈不叫其他觀望的諸侯趁虛而入,奪了他們城池?故而,此時發詔,諸侯定不敢來攻。」

有了荀彧「王佐」特技的輔助,此時荀彧智力達到100點,劉赫智力和政治分別達到94和84,對于這樣的計策,自然是很容易理解了。

「就這麼辦吧,辛苦文若,你且擬好詔書,再來用璽便是。」

「臣遵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