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三十二章 醫館學堂

須知,在這個年代,所有醫者要收徒,都必須徒弟上門叩拜,獻上禮物,然後跟著師傅做幾年苦功,然後師傅看其表現,才一點一點傳授醫術。

如果收徒較多的話,在這個過程當中,這個做師傅的能獲得的利益絕非小數。

像華佗這般堪稱神乎其技的醫術,如果真的有心收徒,那排隊的人絕對能從雁門排到太原去,單單是收拜師禮,就能讓他成為大富之人。

可是如今,崔鈞簡簡單單一句話,就讓他直接開設醫學學堂,廣為傳授技藝,這幾乎可以說是斷人財路,欺人太甚了,也與行業規矩大不相符。

關羽等人生怕華佗生氣,正準備起身安撫一番,可是劉赫卻給他們都使了個眼色,讓他們回去安坐。

他們都沒發現,崔鈞的話說出來以後,那華佗先是一愣,隨後不但沒有半點生氣的樣子,反而忽然開始大笑了起來。

程良一臉沮喪地看著華佗︰「完了,華佗先生竟然被氣瘋了……這回咱們可算是恩將仇報了……」

張勇似乎看出了什麼,說道︰「三哥不要胡說,我看此事沒這麼簡單,繼續看下去再說。」

華佗看著崔鈞和劉赫,問道︰「劉太守當真願意為了老夫而去開設醫館和學堂?二位想必知道,老夫替人看病,最多收些藥錢,從不多收診金,收徒也不慣收禮收學費,這醫館和學堂開設起來,初時耗資巨大不說,事後怕是也不會有什麼進項,這等徒勞耗費錢糧而無所收益之事,大人就不怕虧損麼?」

這時劉赫說話了。

「若換做常人,劉某提出此建議,只怕第一時間便要翻臉,就算還願意談下去的,第一句話也必然是談自己的待遇。可是先生卻對此不提一字,足見先生胸懷博大,心系蒼生。先生尚且能如此,我劉赫受朝廷之命,統轄六郡之地,莫非還無此胸襟麼?此事雖然耗費錢糧無數,可是于百姓而言,卻是大大有利,百姓安澤天下安,這個道理,劉某還是懂的。」

華佗神色有些意動,不過似乎還有些顧慮。

「劉大人如此胸懷,老夫行遍天下,未曾見過第二人也,這並州北地的數十萬百姓有福了!只是……」

劉赫身子往前探了探︰「先生莫非有什麼難處?」

華佗低眉道︰「老夫在上黨之時,就听聞兗州、冀州也有不少地方剛剛經歷天災,只怕也會出現瘟疫,老夫應當前往相助。」

劉赫笑道︰「先生舍本逐末矣。」

華佗眉頭一動︰「願聞其詳。」

「我大漢土地廣袤,百姓何其之多,每年都有地方發生天災和瘟疫,先生一人之力,可救得過來?先生又是否想過,為何年年如此,難以杜絕?」

華佗思量半晌,神色之中似乎有些頭緒的樣子,可是又十分迷茫。

「老夫草莽之人,還請太守賜教。」

「天災不可防,然天災之後,若是及時賑濟,又豈會釀成如此大禍?」

華佗似乎有些明白了,追問道︰「如何賑濟?」

劉赫伸出三個手指︰「其一舍粥使災民得以存活。其二分土地種子,使災民有長久生計。其三,令眾多醫者以藥草及時消毒預防。有此三法,則瘟疫不生,來年的耕種與賦稅亦不受影響。然而,要做到此三點,卻又有三難。」

「哦?如何三難?」

「第一,地方門閥日益強大,土地兼並,百姓土地越來越少,豪強土地越來越多。而士族門閥大量隱瞞財產人口,朝廷賦稅因此一年比一年少,又何來如此多的錢糧年年賑濟?」

「第二,土地都到了士族門閥的手中,每次發生災害之後,百姓貧苦無依,不但沒有土地可分,反而不得不賣掉原有的一點薄田,換得少許錢糧勉強度日。因此每次天災,便是百姓愈發窮困,門閥大發國難財之時。」

「第三,醫者數量稀少,而且每個醫者敝帚自珍,不願廣傳醫術,據我所知,即便是晉陽城中,醫館也不足百處,而且診金高昂,尋常百姓即便是日常生些病痛,也極難看得起,更何況瘟疫之時?」

華佗連連點頭︰「太守一言,茅塞頓開啊!我大漢何等強盛,天朝上國,如今連年災害,國困民貧,要害正在此處。老夫明白了。」

劉赫笑道︰「先生明白什麼了?」

華佗說道︰「前面兩條,老夫一介草民,無能為力,只是這第三條,廣播醫術,正是老夫力所能及之事。年年補漏,不如治其源頭,唯有天下醫道興盛,方能真正解了這瘟疫之害啊。」

劉赫眼楮大亮︰「這麼說先生是答應了?」

「如此為國盡力的良機,老夫豈有拒絕之理?願效犬馬之勞!」

「好!」劉赫一拍桌案猛然站起,但是傷重初愈,險些摔倒。

「有元化先生如此神醫傾心教導,短短幾年之內,必然能有眾多良醫涌現,真乃百姓之福也!」

「太守過獎了,呵呵。」

這時張勇也補充了一句︰「兗州和冀州瘟疫一事,先生也不必憂慮。這兩州富庶,不比我並州,即便有瘟疫,只要不是太過嚴重,也足以應對。而且我雁門也會向朝廷上奏說明此事,雖然未必能有多少作用,但是至少也可讓他們有所預防,料來無礙。」

「不錯不錯,將軍所言極是,如此老夫便徹底安心了。」

劉赫大喜不已,趁興下令︰「明日便于城中選好醫館的地址,地方務必要大。平日里看病救人,同時另設偏院,只要是心懷仁心之輩,願意前來求學者,皆可在醫館內隨先生學習,先生以為如何?」

華佗連連贊嘆不已,喜不自勝︰「如此甚妙,功德無量啊,老夫敢不盡力乎?」

宴席之上,眾人歡喜,觥籌交錯,氣氛愈發熱烈了起來。

短短三天之後,在安漢商行同一條大街上的不遠處,足有六間門面之大的一處醫館,正式開張。

一間醫館的開設,對于一座城池而言,本就是令人欣喜之事,而這間名為「懷仁堂」的醫館,則更是引人注目,原因就在于,開業這天,竟然有劉赫、關羽、崔鈞等人全部到齊,甚至于此地百姓從未見過的劉赫父親劉潛,也出現在了這里。

原來為了配合醫館的日常藥草所需,劉赫專程派人去將培育藥草的徐師傅祖孫二人接了過來。而劉潛本就和徐老相識,這些年時常去藥圃中與徐老作伴,听說此事,也干脆舉家一起遷了過來,一是為了找些事情做做,二也是為了經常能見到自己的兒子。

劉赫拗不過父母,也只得答應了,讓自己這個老父親跟著徐老和華佗做些雜活。

醫館開業,門口人頭攢動,而加下來劉赫宣布的事情,頓時讓城中所有人都驚喜不已。

這間醫館不但替人看病,同時還免費招收弟子學徒,只要心中有仁義之念,都可前來學醫,這個消息幾乎讓城中諸多百姓都沸騰了起來。

接下來,劉赫還明言,說坐館的華佗先生,醫治好了包括自己在內的軍中多名幾乎喪命的重傷員,醫術極其精湛,便讓大家的情緒愈發激動起來。

只這第一天,便有數百人涌來想要向華佗學醫,只不過在錢理和華佗的親自把關之下,淘汰了其中絕大多數動機不純,或者天賦太差之人,最後千挑萬選之下,只留下了五六個人,能夠在醫館中跟隨華佗學醫。

但是盡管如此,劉赫依然信心十足,只要給自己足夠的時間,自己治下必然醫道昌隆,雖然醫館本身並不賺錢,甚至可能還要自己常年補貼,但是這于民于軍,都將有大大的裨益!

對士兵而言,自然不必說,即便是百姓,他們的身體更加康健,才能耕種更多土地,進行更多勞作,如此一來,自己的賦稅自然也多了,百姓的日子也好了,也才會時常上街購買其他物品,商貿自然也愈發繁榮,看似虧本之事,其實實在是一舉多得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