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動

劉赫想了想,回答道︰「根據唐周回報的消息,那個馬元義已經聯絡好了洛陽城內的部分禁軍統領,又賄賂了一些中常侍以及朝中大臣,等到張角登高一呼,里應外合。不過依我看來,太平軍戰斗力遠不能與朝廷禁軍相比,即便張角一時得逞,但朝廷之中多有名將,只怕張角就算暫時佔領了洛陽,也守不了幾天。」

張妤雖然不像劉赫這樣對這段歷史了解得如此清楚,但是在劉赫的提點下,也不難想到這一點了。

「如果這樣的話,那官軍反撲,天下大亂,只怕百姓還是要遭殃了。」

這點劉赫也知道,只是自己現在勢力微弱,就算能夠憑借前世的知識預知未來,卻也暫時無力去改變什麼。

「太平道的勢力主要遍及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其中以冀州為大本營,組織不夠嚴密,又缺乏足夠的有能力的將領來統帥,張角一旦起事,信眾跟著各自渠帥四處奔走,也無法耕種,久必生亂,到時候這群原本由農戶組成的軍隊,只怕會為了吃飯問題而變成凶狠的豺狼,成為百姓的敵人。」

劉赫這話也確實沒說錯,歷史上的黃巾軍,後來確實演變成了佔據各處山頭的劫匪,著名的黑山軍、白波軍、泰山寇等等,都是從黃巾軍演變而來的,為禍一方,雖然其中有一部分是盜賊假借黃巾軍旗號的,但也確實有不少就是黃巾軍本部落草。

張妤終究善良,听劉赫這樣一描述,有些不忍心了。

「這些人也是可憐人,被逼無奈才走上那樣的道路,若有機會,咱們還是應該要救一救的。」

劉赫點了點頭,這自然是必須要做的。

根據史書記載,如今的大漢,登記的人口大概在五千多萬,經過黃巾之亂,三國混戰,到了晉初統一的時候,只剩下幾百萬了,可見其慘烈。

自己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擁有了一定的資本,當然是要盡可能地避免這樣的慘劇發生。

阻止黃巾之亂,他是沒這個能力做到了,但是有了唐周這個內應在手,使些手段,或許可以減少這場大亂對天下的損傷。更何況黃巾軍這樣大的一個經驗包,如果自己不能抓住機會好好刷一波的話,只怕很快自己實力就會被甩開十八條街了。

「等到軍械配齊,騎兵訓練到位,咱們的實力在這並州,也就僅次于刺史大人了。等大亂爆發,咱們多多收編亂軍,吸收流民,對這些人,還是堅持以招降為主,誅殺為輔,這樣也可以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實力。」

張妤听了劉赫的計劃,也覺得有理。

「夫君思慮周全,妾身就沒什麼好補充的了,只是要提醒夫君,少造殺孽,最主要的是征戰時多多保重自己。」

劉赫心中一暖,忍不住又親了張妤一口。

「妤兒放心,以夫君我的武藝,如今又有神兵寶甲在身,尋常將領縱有三五十個,也未必能傷得了我,更何況雲長他們幾個也個個神勇,我們幾人齊心合力,世間還有何懼?」

張妤想想也確實如此,心中也放心了一些,二人聊了一些家常,慢慢地也就都睡去了。

狼調縣此時是一片寧靜,而就在縣城東側的太行山之中,此地已經地處冀州安平郡境內,在某座大山深處,搭著一片簡易的窩棚和營帳,看上去像是軍隊,可是里面的人卻都沒有統一的鎧甲,有的穿著殘破的朝廷官軍制式鎧甲,有的就是明顯粗制濫造的皮甲,還有的完全就是尋常布衣,顯得十分雜亂。

有一騎出現在了眾人的視線之中,馬上就有人察覺,拿起長戟上前攔住。

「站住!來者何人?」守衛大聲喝斥道。

騎馬之人摘去了戴在頭上的帽子,露出了整張臉龐,惡狠狠地瞪了一眼守衛︰「大膽!連我都不認識了?」

守衛一看到這張臉,馬上變得恭敬起來了︰「原來是唐周神使,小人肉眼凡胎,請神使莫怪!」

唐周冷哼了一聲,策馬走進了大營,直奔中間的帥帳。

此地正是太平道在安平郡內的一處據點,也是太平軍的三十六方人馬之一。這里的渠帥听人稟報說唐周神使來了,不敢怠慢,趕緊親自出迎。

唐周來到帥帳數十步以外,就看見有一人在兩個隨從的陪同下走出來迎接自己,便下了馬,走了過去。

「屬下李大目,見過唐周神使!」

這渠帥恭恭敬敬地抱拳行禮,這人長相著實奇異,身高八尺有余,虎背熊腰,一對眼楮和沒有眼皮的牛眼一樣,瞪得老大,這樣的長相五官,越是恭敬,越是難看。

唐周不願多看他一眼,擺了擺手,沒有說話,就徑直朝帥帳走了進去。

唐周也不客氣,直接坐在了原本屬于李大目的主位之上,而李大目和兩個親信隨從則分別站立兩側。

「神使此次可是帶了大賢良師的什麼命令來傳達?」李大目恭聲問道。

唐周眉毛一挑,看了看李大目的那兩個隨從,李大目當即會意。

「你們兩個先下去吧。」

二人躬身領命,退出了帥帳。

唐周這才開口︰「卻有命令來傳與你,不過不是大賢良師的。」

李大目一愣,隨後有些明白過來︰「難道是並州的那位劉仙長的?」

唐周點了點頭,李大目隨即站直了身子,顯得愈發恭敬了。

李大目自由父母雙亡,生活困苦,得到了周圍鄰里們的接濟才不至于餓死。但是年紀越大,飯量也增長得驚人,鄰里們最終也無力接濟下去了,他只得流浪四方,給別人做苦力混口飯吃。

一次偶然之中,遇到了唐周。唐周見他孔武有力,就想招入麾下做個幫手,于是李大目從此就加入了太平道。

這李大目心眼實在,從此把唐周看成自己的救命恩人,對唐周幾乎到了言听計從的地步。

而唐周前兩年從並州回來之後,就添油加醋地對他說了一些那位劉仙長的事跡,他心眼直,對此深信不疑,很快也認為跟著劉仙長才是正途,張角只是個騙子。

最後,在唐周的舉薦下,李大目得以坐上這一方渠帥的位子,而唐周則告訴他這是劉仙長算出來的結果,他只不過是奉仙長之命辦事,這下讓李大目對劉赫無比感激,自己一個人在夜間對著並州的方面默默磕頭謝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