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五十二章 鹽引超發

在兩個月亮世界經常點外賣的朱厚照不記得,或者從沒認真了解過一包食鹽多少錢。在他印象中鹽很便宜,至少沒一包泡面貴。

大明的鹽相對很多物價來說是偏貴的。大米2石白銀1兩。一兩白銀等于10錢銀子。八斤豬肉白銀1錢六分左右。不用地區的鹽價不一樣,在北直隸,一斤鹽1錢5分,相當于八斤豬肉。

這也就是為什麼七文一包的泡面在民間一有貨就搶購一空的原因。百姓們除了喜歡油炸後能存放時間久的面餅,更看中添加食鹽、香料的料包!買一斤鹽和13包泡面的價格一樣。只論做菜,料包省點用和一斤鹽使用時間差不多,還白得13個面餅。

隨著泡面受歡迎,泡面的價格也從七文一包漲到十文一包。朱厚照讓作坊把料包的量加大一半,因此即便漲價百姓們也沒什麼不滿之情。

百姓們想買的是料包,朱厚照想賣的也是料包。畢竟鹽是朝廷專營,就算是他也不能破壞規矩。河套有很多大小不一的鹽場,采鹽成本很低。呂宋、爪哇等地的香料價格也不貴。對他來說,十文一包的泡面利潤至少有五文。

再說說鹽引。鹽引分為大小兩種,大的每引折鹽300斤,小的200斤。壽寧侯之類的權貴,指的肯定是大鹽引了。

從朝廷專管的鹽場拿一引300斤鹽,需要支付糧食等等價實物或者銀六錢四厘。在葉淇改革後,幾乎都交銀子。除此之外,還要付稅銀3兩,公使銀也就是運費3兩。對商人來說,300斤鹽的本錢是6兩6錢4厘。賣鹽時只能運到朝廷指定允許銷售的地方。做道數學題,百姓買300斤鹽需花費45兩。實打實7倍的利。

賣鹽是包賺不賠的生意!不管哪種社會,最優的資源只會掌握在一小撮人手中。鹽商和官員、勛貴、皇親國戚勾結是必然的事!

權貴得到鹽引的成本幾乎為零。只要皇帝允許便可!要鹽引等同于要錢!

朱厚照除了翻白眼還是只能翻白眼。皇帝爹一向很大方!皇爺爺在官員面前很強勢,除了鹽引,還有其它途徑讓身邊的人收益。成化朝白給出的鹽引還不算多。皇帝爹不敢和官員們死磕,除了鹽引和土地,也拿不出其它東西讓身邊人得利。

別說,朱厚照還真不信壽寧侯報出的35萬鹽引。

絕對少報了!

據壽寧侯私下親口所說︰「一引白得銀六錢,積而千引,則坐致六百金,萬引可得六千金。」別問壽寧侯私下說的話朱厚照怎麼知道。朱厚照是絕對不承認他听過此話!

35萬引才21萬黃金,不過105萬白銀而已。壽寧侯、建昌伯兩個府上加起來才一百多萬兩?連李廣家資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騙鬼吧!

朱厚照皺著臉,對著哭得死去活來的張皇後露出相當無奈的表情。

皇帝爹裝暈,已經是對張皇後最大的懲罰。他還能咋辦?

只能為了家庭和睦,干了這杯苦酒!

「母後且安心照看父皇。孩兒會圓滿地解決此事。」朱厚照向張皇後做出承諾,「不會為難大舅。」

張皇後連聲說好。眼淚朦朧地看了眼跪下請罪的大弟,給了個安撫的眼神,在女官的攙扶下去了後殿。

朱厚照慢吞吞給前殿供奉玄武像的空位上了一炷香。玄武像已經被御用監送去了武當山。路費加上給武當山齋醮,將近十萬兩。為了買皇帝爹一個安心,十萬就十萬吧!不過錢不能白花。

朱厚照一邊上香一邊心里默念︰「只要道士們能把接連出現的天災說成百年未有之大變革前兆,變革之後,百姓們能過上豐衣足食、手有余錢的好日子,大明也將迎來萬國來朝。他不但會給玄武像塑金身,還將再捐一萬……兩萬……金吧!東番島的金礦儲量豐富。」

跪在地上的壽寧侯偷瞄朱厚照。全程屏住呼吸,十指緊握,心髒咚咚跳動。《鹽法條例》頒布,手上的鹽引將成廢紙。他急得團團轉,一得知皇帝姐夫病情好轉,馬上找上來。可未曾想到往低報的鹽引能把皇帝姐夫氣暈。皇帝姐夫千萬別出事!如果一出事,張家全族會跟著陪葬的。

得到消息趕來欽安殿隨時听從召喚的司禮監全員靜默,認真注視朱厚照給空無一物的神壇燒香。

欽安殿氣氛詭譎。

「立刻召戶部所有正六品以上官員到集義殿議事。讓他們帶好鹽引相關的賬本。大舅,和本王一起去集義殿等著吧。」朱厚照等香燒掉一半後道。

李榮親自跑了一趟戶部,其余人陪著朱厚照來到集義殿。

回到文華殿的偏殿集義殿,朱厚照不急不慢地上了次淨室。擰開水龍頭洗手完,還不忘讓段聰記下「水龍頭漏水,讓弘仁殿改進」的工作備忘。端本宮被炸後,弘仁殿的匠人們搬到朝陽門的皇莊。溝通起來,沒有原先方便。

朱厚照坐上擺在戲台樣式的演講台左側的沙發椅上。閉著眼楮小歇了一會,戶部左右侍郎、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員在侶鐘的帶頭下進殿行禮。

司禮監坐在演講台左下手,神情焦慮的壽寧侯坐在演講台前第一排。閉眼沉思的朱厚照讓壽寧侯感到了無形的壓力。弟弟張延齡死活不來,說是怕面對攝政王。壽寧侯原本不明白,現在隱隱有些明白了。

坐上主講台,朱厚照掛上皇帝爹的招牌笑容。「侶尚書準備的很充分嘛!大家找地方坐下。待會兒點到誰發言,請站到這里來講話,讓所有人都能听清。」

侶鐘抱著一大疊文書。其他官員手上只拿著速寫本。

「侶尚書,告訴本王一個明確的數據,鹽引超發了多少?」笑得如沐春風的朱厚照直指核心。

太祖不懂經濟學,所以鹽引和大明寶鈔一樣都有超發的嚴重問題。所謂超發,是指朝廷發放的鹽引數量遠超全國鹽場的產量。從一開始朝廷故意拖欠鹽商食鹽,到後期鹽引成了另一種形式的「國債」。除了商人,權貴手中也掌握著大量的鹽引。

朱厚照想要廢海禁,用了三年多的時間「腐蝕」百官,才有了二月初一的順利推行。朱厚照想要改革鹽政,事先沒有鋪墊,內閣竟然也同意了。原因就在與鹽引超發的現實性問題上!

多少官員伸長脖子等著《鹽法條例》引爆這個問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