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 這就入活了?

「我了解的相聲,最早是撂地的行當,就是在什麼津天的三不管,京華天橋這些地界兒的賣藝手段。」

見現場的眾人對自己已經開始認同了,劉子夏心下松了一口氣的同時,繼續說道︰

「當然了,也有在茶館演出的,茶館文化在咱們京津地區也挺普遍的,茶館里不光有相聲,還有評書、京韻大鼓……

那位說了,你個唱歌的,上哪知道這麼多事的?這可就多虧郭先生了,要不是經常听他的相聲,我上哪知道這麼多知識去?」

說到這里的時候,劉子夏咧嘴笑了一聲,道︰「行了,我也甭郭先生長、郭先生短了,免得各位老少爺們覺得我是老郭的舌忝.狗。

我接他場的任務很明確,就是幫芸社拉拉客,哎,可不是拉皮.條啊,咱干的這是正經事!

接下來我說個段子,各位喜歡就笑笑,最好能常來,不喜歡就當听了個大白話兒,也得常來。

不要問為什麼,問就是強制性的!」

說到這里的時候,劉子夏再次抱拳,向現場的觀眾們拱手道︰

「按照相聲行業的規矩,我得自我介紹一下吧?

學生劉子夏,是相聲界的一位小學生,諸位津天的老少爺們們,劉子夏向您問好了!」

「好!」

從開始講一直到後面的說,劉子夏那可真是字正腔圓、擲地有聲,而且也算是有里有面。

在他話音落地的時候,現場那些經常听相聲的觀眾們紛紛大聲叫起好來,緊接著就是連成片的掌聲。

後台,郭得綱、余謙等人再一次面面相覷。

「謙哥,我還琢磨著子夏會繼續再唱一首歌,然後就下台的,沒想到他還真打算說段相聲。」

郭得綱看著剛剛醒過來點酒的余謙,說道︰「不過他這一個人上的,不會是想說單口相聲吧?」

單口相聲,難度可比對口或者群口難了不止一點半點,逗哏捧哏全靠自己。

說的好自然是滿堂彩,說的不好那就真有人敢扔雞蛋、菜葉子,把人給哄下台去。

當然了,劉子夏本身就是明星大咖,觀眾們倒不會這麼做,但是對芸社的招牌卻是有影響的。

現在,老郭是真的有點怕了!

「現在看還成,看子夏這模樣應該是听過不少相聲的,應該沒問題吧?」

余謙嘬了嘬牙花,說道︰「得綱,這事還得賴我,哪次熱場咱不是說夠二十幾分鐘的,這次實在是腦袋有點暈了,我是真怕再繼續說下去鬧笑話。」

「哥啊,都已經這樣了,您說這個就見外了。」

郭德綱擺擺手,說道︰「再說了,我覺得你剛才說的對,說不準子夏真行呢!」

比起郭得綱、余謙等人的擔心,二樓包間里的眾人倒是一臉的驚喜和興奮。

「嘿,沒想到啊,老三竟然還有這麼一手呢?」

蘇諾激動的臉都紅了,他說道︰「看來咱們夏月小劇院又能有新的節目了。」

「小諾,我倒是覺著你這個想法可能實現不了。」

听到蘇諾的話,李國立笑了一聲,道︰「子夏都在家帶了兩個月孩子了,你覺得他會去劇院演出嗎?」

「哼,胖叔叔,您是不是想跟我搶爸爸?」

月月扭頭看著蘇諾,小姑娘這段時間可是很享受劉子夏的每天接送呢。

陽陽也是同仇敵愾地瞪著蘇諾,嘟著小嘴巴說道︰「壞蜀黍!」

「呃……」蘇諾臉上頓時出現了尷尬的表情,這不完犢.子了嗎?

……

「大家都知道,往前推個幾十上百年的,在京津地區可是有不少走南闖北的人,那個時候哪有什麼汽車、飛機啥的,那都是靠牲口還有腿著。」

舞台上,劉子夏還在按照自己的節奏繼續說道︰

「這也就造就了,津京兩地出現了咱們全國各地兄弟姐妹們的盛況。

對了,那位大哥說了,那時候亂嗎?

您受累,把嗎字去了,那時候可以說是非常亂了,動不動就會罵起來、打起來。」

「為什麼啊?」

台下,傳來了一道清脆的小姑娘的聲音。

「哎,這位姐姐問得好。」

劉子夏眉毛一挑,特意夾雜了津天的口音,說道︰

「那時候可不像現在這樣,咱九年義務教育,也都識文斷字的,走到哪也都是說的普通話。

當時可以說是各種方言都有,可能那句話說地音調、口頭禪不對付的,就會惹來事端。

今兒個,我就打算跟各位絮叨絮叨這方言,我沒說完,各位可別攢著勁兒地哄我下台,我謝謝您了!」

听到劉子夏的話,台下一些經常听相聲的老客們,這時候臉上不由得出現了意外的表情。

因為劉子夏通過這個簡單的問題,竟然入活了!

一個唱歌的把話題引到了方言上,盡管沒有報幕,但是這些老客們明白,這是要往方言上說了!

這倒是個老話題了,就是不知道劉子夏會怎麼說。

以往他們听到的相聲說方言的有不少,但都是可著一個地方的話說。

比如說︰在京華說相聲就是說京片子,在山城就是山城話,在津天那就是津天話了……

劉子夏可不知道那麼多,他只是按照前世時候听到的《論方言》,稍加改動之後搬過來而已。

「咱們華夏傳承了五千年,歷經了多少朝代,又有多少的民族?

所以這方言可以說非常多了,不過要按照咱們華夏歷史上來看,最早的官話應該是晉省的方言才對。」

劉子夏繼續訴說著︰「為什麼?因為最早出現的夏朝,建都的地方就在晉省的陽城,那時候也上朝,而且規矩也蠻多的,就好比上朝之後……」

說到這里的時候,劉子夏擺了一個姿勢,同時身體下蹲,就像是大馬金刀地坐在了椅子上一樣,他說道︰

「呢們有什嘛事?有什嘛事呢們就說,木事額還造醋類,一天不吃難活地緊勒。」

一句晉省的方言月兌口而出,不少人都輕聲笑了起來,一些年輕的小伙子甚至下意識地跟著學了一句。

盡管方言類相聲很多,用方言砸掛更是傳統方言相聲的主要包袱,但是這種從朝代出發的方言相聲,真地從來都沒有過。

所以在听到劉子夏模仿皇帝說話的時候,不論動作還是語言上,還是感覺蠻有意思的。

劉子夏倒是沒想到一次就能把觀眾們給逗樂了,他繼續說道︰

「這是堯舜、夏朝時候的話,那麼接下來到了哪里?對嘍,這位大哥歷史學得還挺不錯的,沒錯,就是到了商周時期!

咱商周時期的老祖宗們,建都的地方是在豫省的商丘,那官話理所當然地就是豫語,對,是豫語!」

豫語?

听著劉子夏地拗口的說出這兩個字,一些觀眾翻起了白眼,你直接說豫省話不就結了,還豫語?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和鷹語、華夏話一樣了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