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五三一 寂靜之血(九)

本該是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寒天,可今天——的確。邵宣也在心里說。放在別的季節不算什麼,放在這季節,的確是個好天。

他隨著逶迤而動的隊伍原路返回,去往先前分道揚鑣的會合之地。風霆絕壁這一支沒有什麼死傷,唯一搬回的尸體只有來時路上見過的從山崖上被人推下來那一具。

張庭人多,又頗有傷損,到得比他晚了許多,眼見一級級清報人頭忙得不可開交,邵宣也還是先拉過張庭,問他適才攻谷情形。

張庭也便約莫與他說了。「本來麼,都已經打進去了。」他看上去很有點扼腕,「可就在方才——你也听見的,鳴金了。這沒辦法,只能听他的。不過……」

他說著搖搖頭,像是見證了什麼似的,「拓跋孤這次活不了了。這事明天在江湖上一傳開,恐怕這淮南一帶都要鬧翻天。」

邵宣也默然無語了一會兒。青龍教多年來在淮南一帶一直有不少依附討好的門派,只不過拓跋孤自視甚高,沒給過誰好臉色,便沒什麼真交好的盟友。自去年被黑竹「雙殺之征」撿了漏攻入過谷中,今年又有霍新的死訊傳出,「黑竹」壓過「青龍」的傳言就頗多沸揚,及至夏琰這場昭告天下的復仇,因著禁軍名義威懾,竟然沒有一家一派對青龍教施以援手,甚或連只言片語的聲援都沒有——拓跋孤人如其名,其實真已孤立無援許久了。

「倒也怪。」張庭道,「單疾泉、程方愈,都沒看見。除了拓跋孤,剩下的都不堪一擊。」

邵宣也向青龍谷的方向望了望,見已經更無人走來,便道︰「君黎大人還未過來?」

「他說先休息下,等會兒來會合。」

邵宣也微微蹙眉,也不便多言。

大半個時辰光景,張庭這里的隊伍才重新整編好,還能行動的傷者同隨軍郎中單獨編了一營。邵宣也在這段時間里看了看那個從自己這面抬下來的死人。此前無暇細看,此時看來,這人死得確實甚慘,但殺死他的人被他咬去了一塊皮肉,想必亦氣急敗壞。只看不出——這是咬了什麼地方。尋常能給一口咬得住的,也就是——胳膊、手、脖頸、臉?若是給咬在臉上,甚至耳朵鼻子之類的,只怕這個凶手是再見不得人了。

他並未太作仔細思量,心中想著夏琰看過這尸體,等他來了若有必要再多加推研不遲。可——轉眼竟已申時,再下去該要日黑了,卻仍不見夏琰現身。

「也沒留個人跟著他?」邵宣也忍不住又問,「怎到現在還沒來,不會出事吧?」

「他自己不要人隨行。」張庭道,「出事那是不會出事,你是沒見他與拓跋孤那交手——現如今誰還能惹得了他。」

話雖如此,他還是想了想,「不過——天是要黑了,這麼等著也不是辦法。人都累乏得很,左右今晚上也不趕路回京,要不,先找地方扎營。」

邵宣也看看天光︰「徽州府那面應該前日就打過招呼了,這大冬天,又這麼多傷兵,不如借府城地方安頓下,我們夜入曉出就是。張大人是不是與徽州府熟悉些,不如先派隊人去府城里打點下,讓走得慢的也先動身。剩下這麼多人,天沒黑進城太也惹眼,我們就再等他兩刻鐘再動身。」

張庭便也同意。兩人各自整隊安排,末了,兩刻鐘倏忽溜過,哪里又有夏琰半個人影。

「張大人,他到底怎麼說的——休息下?在哪休息?」邵宣也道,「這一路又沒什麼休憩之地,總不能在青龍谷大門口休息?」

「那會兒他是同我們一樣往外走,只是走得慢些……」張庭沉吟道,「要不派人去找找,別是走岔了道。」

他也知這不太可能。通往官道只有這一條路,夏琰往返臨安與青龍谷不知多少回,況這次的行軍路線本來就是他與兩人一道定下的,怎麼可能走岔。除非——他不走官道,往山上小路走了,可如此意味著他丟下兩大司長和三千禁軍不管,自己一個人回京去了——不打招呼自行其是,這好像也沒道理。

「我帶幾個人去找找,張大人辛苦,帶大家先去府城吧。」邵宣也道。

張庭思忖了下,「我也派兩個人隨你去。不必太擔心。這……這仗都打完了,人總不能丟了吧。」

萬般猜測,也都只能是猜測。兩人當下分頭行事。邵宣也帶人沿著去往青龍谷口的路徑搜尋了一圈——夏琰好似憑空消失了一般,絲毫無有蹤跡。

天已黑下來,再要細搜已是不便了。他只能留了一隊人在原地等候,約定次日一早若仍沒有夏琰消息,便自來徽州會合。這晚張庭請他稍作酌飲,他去了,向他與那副官百般細問夏琰發令鳴金前發生過什麼,說過什麼話,有過什麼異常。末了,大概有了些猜測,嘆息一口,作了罷。

「恐怕真是自己先回去了。」張庭也嘆,「我記得他說了句,好像是——‘夏琰可以踏平青龍谷,但顧君黎做不到’。那顧家——到底跟他還是有幾分淵源,顧笑夢一死,最後他連顧如飛都沒下得去手,這青龍谷也算是逃過一劫。」

邵宣也不說話,望著手中酒杯,隔一晌,才端起來喝了一口。

「只怕一時半刻不想與人說話,所以自己走了。我們明天怎麼說,總是也趕回京城去?」張庭又道。

「他那時應該答應的聖上,禁軍三天就還回去,明天自是要走。」邵宣也道,「他也真是,口信都不留一個,萬一我們要是耽擱了,誰的責任說不清。」

「恐怕就是知道邵大人你這樣的,給他耽擱不了。」張庭笑道,「你我在這皇城外頭並肩作戰,這是頭一遭,難得。今晚也不管他了,多喝幾杯,等回了京里,只怕沒這等機會了。」

「不知道他這一趟……好不好交差。」邵宣也卻仍然沉吟著,不過,似乎也知沉吟無用,他端起杯子又飲了一口,想起了,拓跋孤、凌厲、阿寒……青龍谷里,如今又是怎生光景?

朦朦朧朧,睡得並不那麼實,天便漸漸亮了。

留在會合之地等候的那一隊已經回來了,各城門也傳來消息——果如意料,沒有見過夏琰。

邵宣也和張庭沒了昨天那點偶現的同袍之情,互相並不再打話,只各自整理著各自隊伍,照計劃盡早啟程返京。

天氣依舊晴朗,只是日光比昨天又灰去了一些,夜間凍起的薄冰直到中午才漸漸看不見了。于三九天行軍來說,沒有雨雪已是很難得的好運氣了。

日暮時分,三千人的隊伍終于回至了出發時的清波門,戌時正已進了內城。張庭、邵宣也忙于將兵士回撥至原屬營組,各相安頓好,已近了午夜。才有余暇回過神來,細思適才入內城時,順口問來的一個回答。

——「沒見君黎大人回來。」

當然,夏琰可能只是沒走那個門。或者,夏琰回來的時候,並不是這個人當值。可派人去往朱雀府邸,得的也是同樣的回答,那麼這個午夜,仿佛就一下子更冷了十倍。

他真沒回來?兩個人面面相視,沒有說話,但眼神里明明白白,都是這五個字。

他們都明白,此時此地,重要的不是他那個人,而是——他手上的那塊牌。

禁軍歸隊,按理按約,都當然是要回稟御前,同時交還半塊符令。可——夏琰沒回來,誰來回稟?符令在他身上,自己這二人,又能交出個什麼?

「這可不是要我們的命?」張庭道,「早知道他沒來,我們也晚幾天回來,那就是他的過錯——可現在回來了,回來了就不能不上報,這——到了明日一早,令交不出來,報個什麼也是白報,誰去當這個冤枉鬼?你去,還是我去?」

「他不會如此誤事。」邵宣也鎮靜道,「明日一早,他說不定就回來了。」

「那萬一不回來?」

「萬一不回來,也絕非你我之罪。」邵宣也道,「你我做錯了什麼?」

「我們自然知道自己沒做錯什麼,可皇上他……」張庭搖頭道,「皇上他令牌收不回來,這不要龍顏大怒?逮不著他,這不就先逮你我問罪?」

「我倒不這麼想。」邵宣也看著他,容色冷靜,「符令這東西,一日都沒交在你我手里過,我們向來只是見令行事,皇上自然知道。況且,君黎大人若是真如你所說,明日還不回來,那這禁城司防,就直接著落在你我身上。這個時候皇上若還將你我治罪——這可是年關,你認為誰又能當下就擔得起殿前司、侍衛司?如今我們按期將三千人好端端帶了回來,若說這不是功,反是過,恐怕也說不過去吧。」

張庭眼珠轉動︰「邵大人說得有理。那依你看,明日我們……?」

「符令既與我們無關,我們只寫個回京奏報。如果皇上召見,那就去見,不召見,就罷了。」

「那就依邵大人所說——這奏報,看來得連夜寫起來,這就先告辭了。」

邵宣也見張庭匆匆離去,心中料想他遇此等事情定必要去找他那位背後倚仗的主子問個對策。他也是身心俱疲,但今夜只怕還真回不得家,只能往侍衛司衙門里來。按理說,夏琰走山路,早就應該到臨安了才是,他實未料到這一次他竟真未回來。張庭的話並非危言聳听——兩半符令流落于外是什麼後果,上意于此要如何處置,那個夏琰,難道真就從未想過,還是想到了,卻定要意氣用事,置之不理?

潛心里他還是相信夏琰明日定會回來。否則,這禁城諸方的處境,豈不就與朱雀身死,而他生死未卜的那幾日一樣,微妙而危險?他會將這好不容易握到手中的禁城之權輕易放棄,讓好不容易壓平的諸方心思重新蠢蠢欲動?就算只是為了朱雀,甚至是為了依依,他也不應會那麼做。

是了。也許他只是沒有回到內城。他若此行心情難遂,在這臨安外城之中,豈不還有能一吐心胸的朋友?邵宣也想到此節,也顧不上什麼奏報不奏報,驟然起身,到隔間尋一套便服換去身上裝束,出門著人牽來馬匹,便向外奔去。

深夜的一醉閣早已拴上了門,可邵宣也顧不得什麼,還是用力敲起來。

廳堂里若有燈光,似乎一直有人,聞听敲門聲,有人湊近門邊,問了句︰「誰啊?」

「請問……」邵宣也道,「夏君黎夏公子,可在此處?」

門「吱呀」一聲開大,「邵大人……?」

說話的是沈鳳鳴,顯然他听出了邵宣也的聲音。可他的表情也顯得大惑不解︰「你來這里……找君黎?」

邵宣也心微微一沉︰「他沒來過?」

「他不是與你一起回來的?」秋葵也自後面的桌椅間站起來。邵宣也發現,這堂間坐著好幾個人,除了沈鳳鳴與秋葵,還有幾個不認得的少年。他搖搖頭︰「沒有。」

「先進來說話。」沈鳳鳴將他讓進一醉閣中。

入夜時分禁軍入城,雖然不從一醉閣這里過,但沈鳳鳴等早知夏琰三天光景該要回來,這幾天一直讓人打探著消息,那三千人自不可能毫無聲息,消息便傳了回來。人多、天黑,傳消息的人說沒看見夏琰,他想或許真只是「沒看見」,但一行人也由此都難以入眠,故此都聚在這堂中,猜測著他此行是什麼情形。

為怕人多多有顧忌,沈鳳鳴還是叫幾個少年都散去了後面,只秋葵與他二人在此。邵宣也坐下。夏琰沒來過——這個事實只叫他愈發有種不祥的預感。比起拓跋孤之死或許要給淮南乃至江南武林帶來什麼翻天覆地之變化,他覺得夏琰連同符令一起失蹤對這個內城甚至朝堂的影響更讓他不敢想象。

「你們,是他的知己好友。」他低著頭,壓低著聲音,「也只有你們最了解,他心里是怎麼想。昨日攻打青龍谷,我沒有在正面,許多事不曾親見,但問了、听了好多人,我想應當便是昨日真實之情形。我說與你們,你們或許能告訴我,他現在可能會做什麼事,可能會去哪里。」

「好,」沈鳳鳴道,「你說。」

燭光搖晃,打在三個人的臉上,一樣的暗沉,一樣的憂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