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秋葵早在君黎說起要與淨慧師太提個「故人」時,就已猜知他是想把葉之曇的事情告訴她。此事原屬應該,畢竟葉之曇昔年不告而別,對闌珊派和眾弟子來說始終是個難解之痛。果然只見淨慧、賀攖聞听面色頓然巨變,淨慧伸手來接那書箋,一貫穩重的手竟有那麼幾分微微發顫。

她心中忽動了一動,低下頭去。她覺得,她仿佛從淨慧那張蒼老的面上,和那手指的輕顫中,看見了五十年前的、年輕時的她——那個將「大師哥」崇敬如神的女子。那個女子最終還是索然離開了闌珊,寂寞地歸于了佛門——即便如此——即便這樣沉默地過去了這麼久,總還是有那麼一個名字能輕易地證明那顆修禪已深、皈依無聲的心,依然有一寸屬于這個塵世。

只听君黎道︰「當年令師兄葉之曇前輩鐘情于泠音門的杜若雲前輩,可是後來兩下失散,他無從尋覓,寫下許多不曾寄出的書信,近日被我得到,也由是讓我得知了當年一段情由。書信我不便都帶來,這一件恰好交代了他後來所往,故此我便只將這一封帶來了。師太應該辨得出他的筆跡吧?」

淨慧究竟修為深湛,讀著那書箋時,早已平靜下來,只是不曾說話。這一封信正是葉之曇告訴杜若雲,他前日終于下了決心,已于一間道觀受冠登,自此出家,文末署著他給自己新起的道號「逢雲子」。賀攖也一起看了,止不住嘆道︰「原來大師兄卻是出家做了道士——道長方才說的淵源,莫非就是指……」

君黎黯然道︰「若沒有逢雲道長,想來也便不會有我君黎。我自初生周歲便得逢雲道長照拂教益,奉為師尊,學道修業相伴二十余載不離左右,直至……師父于去年仙游,這份淵源……如何不深。」

賀攖聞听「仙游」二字如受電亟,淨慧更是面如死灰,只將那一紙信箋反復看著,仿佛目光一離開了它,便如離開了那個紙上與心頭活著的大師哥,生生要被拉扯入這般不可逆轉的現實里。「師哥啊師哥,」她喃喃自語,「你我都是于這俗世尋不見了心之所依,半生出世,誓要離絕紅塵——可原來縱如此也是僧道殊途、漸行漸遠——而今更已分屬陰陽、天懸地隔了啊!」

沈鳳鳴听出了個大概,「你師父——是闌珊的葉之曇?」說話間看了眼秋葵的表情,「你也早知道了?」

「那信是他師父寫給我師父,我如何不該知道。」秋葵低頭不看他。

「若我記得不錯,你們的師父好像都是去年過世的?」

秋葵沒有說話。只見淨慧慢慢折好了信,道︰「不敢多有貪索,只懇道長能否就將這一封筆跡留給貧尼,作個與大師哥的念想?」

君黎向秋葵看了眼,見她也點了點頭,便答應道︰「師太惠存。」

淨慧離席而起,合十要拜,君黎連忙起身︰「師太這是做什麼。」一旁賀攖也行禮道︰「道長此番報信,解了我們師姊弟半生之惑,當受此拜。」

君黎還禮︰「二位前輩言重了。若從闌珊而論,我本應稱二位師叔才是,只是師父多年來從未與我提及半句闌珊派,當然也從未教授過半點闌珊之學,是以晚輩不敢妄自攀附,只敢說與雲夢有此一段淵源而已。」一頓,又道,「若說有什麼功勞,這一沓書信其實還是虧得鳳鳴發現,若是要謝,也該是謝他。」

「就是那個?」沈鳳鳴方才恍然大悟,「你小子——我雖然不認識你師父,但事關雲夢,你也不該瞞著我吧?——你是不是怕這麼一來,要成了我雲夢教的‘小弟’?」

「那倒是扯平了。」君黎忍不住苦笑了聲。

言語間淨慧也定下神來,重又坐下,方道︰「大師哥性情磊落,那時他與泠音門的杜師妹互為傾心,我們幾個師弟妹也是知道的,也從不見他為了私情荒廢了派中修為與教導,誰也沒想他最終會解不開心結,竟如此突然顧自漂泊而去。或者——是我們這些做師弟妹的實在不夠了解他,不過總算他在最後這二十幾年得了道長為伴,不是孤孤單單的,為此,道長也該當得我們一聲謝。是了,我與師弟當要擇日去他墳上祭掃一番,不知道長可否告知他的墓塋所在?」

「師父他……說來距離臨安也並不遠的,沿著浙江往東不過二百里。」

「沿江往東去二百里,豈非近了海?」賀攖道。

「不錯,所謂‘大江入海之地,八月觀潮之時’……現在竟又到了大潮的時節了。」君黎嘆道,「我跟隨師父之後第一件能記下之事,便是他領著我在那叫鹽官的鎮子邊上看江潮;而他留與這世間、與我的最後一件記憶,也是在那同一處江邊。我想他或許極愛那一處地方,縱是仙游之後也不願離開,可我又怕潮汐漲落侵蝕軀骨,不敢將他葬于江岸沿濱,最後在鹽官鎮外選了一處風光和麗的山丘,因地勢稍高,該不至于被大水所侵,他若是想,當還能遠遠望得見江面……」

他言語間忽有些感傷——這樣的感傷仿佛已許久沒有了。自從去年他在逢雲墓前守了三月的靈後離開,他再沒有回去過——此時想來,直有些匪夷所思,只因他從來自視甚高地認為——自己是個懂得禮孝諸德的正人君子,絕不會有一分一毫的負義忘本,又怎可能不時時回來看望自己的師父?可他便是真的沒有回來——一轉眼,已過去了一年多。原來——所有的事情真的都是不能預料的,包括自己,都無法被自己預料。

他強顏道︰「不幾日便是中秋,我本也在想著該趁此時節回去看看師父,以行祭掃。師太和賀前輩若有心同往,師父定也不勝歡喜。」

「中秋乃是大潮之期,浙江之潮聞名天下,我倒也該去看看,只是恐月兌不開身。」沈鳳鳴插話。他仿佛是看出了君黎心思有些沉重,便笑著道︰「不過你們有所不知,道士此去另有目的——他是要帶他那‘未過門的妻子’去給老道長叩頭呢!師太和賀前輩若能給他們作個見證,也遂了他心願。正好,待你們回來,我這里的洞庭之行諸事想來也該準備得差不多了。」

「便是擔心留你一個人在此,忙不過來。」君黎道,「或者,倒干脆待洞庭事了之後再去,也是一樣。」

沈鳳鳴指指秋葵,「我這不是還有湘夫人麼?誰說我一個人?」

秋葵好像有些失神,竟默然不曾反駁——她的全部心思都在淨慧的身上。她隱約猜測得出,原本淨慧師太答應沈鳳鳴重回雲夢,也許就懷有一絲能與昔年的大師哥重遇的僥幸之念。而今忽然知曉此願已再難得遂,她又有什麼樣的立場,定要以這樣的垂暮之心,為任何人重拾闌珊碎片呢?只除了——她能再與他見上一面,哪怕他們之間已隔著了生死——來令她堅定,她的師哥如果活著,定也不希望闌珊飄散。

「你們放心去就好了。」她忽然開口,「鹽官也不多遠,沒兩日也便回來了。若是不先去拜祭過葉師伯,只恐淨慧師伯、賀師伯此去洞庭也不會安心吧。」

沈鳳鳴大是奇異地看著她——仿佛秋葵這一回竟與他同氣連聲,反令他一時愕然得不知該如何接話。

淨慧心中大為感激。「貧尼在此先謝過兩位教主了。」

「我……我不是什麼教主。」秋葵到底還是忍不住分辯了句。「當時全是這沈鳳鳴一句玩笑話——我此來只是代表泠音一支,請師太莫要再這般稱呼我了!」

淨慧甚覺意外,不免看著沈鳳鳴。沈鳳鳴于眾目睽睽之下堅稱要將教主之位給予秋葵時,也是動用了聖血之名,冒了性命之險的,更何況當時秋葵分明也曾應聲上了前,此事絕非玩笑二字所能概括。

「這個嘛……」沈鳳鳴才笑道,「沒事,她不喜歡這稱呼,便由著她——反正她做教主和我做教主,也沒什麼差別。」

「你胡說些什麼?」秋葵不快。

「我們回去再說此事。」沈鳳鳴看了她一眼,「如此——便叫道士改日待出發時通知師太和賀前輩一聲,我們今日也差不多該告辭了。」

「稍待一下。」君黎忽道,「師太,我還有個不情之請。」

沈鳳鳴皺眉,「又是什麼我不知道的事?」

「這回——是臨時起意,連我自己也不曾料到的。」

「道長請說。」淨慧客氣道。

「我方才听明覺師太提到,幾位師太都準備轉投法清院去了?」

淨慧聞言垂首。「說來實在慚愧,貧尼無力再分身支撐這偌大庵堂,明覺她們幾人留在此地也難以為繼,為今之計,也只能讓她們轉投別處了。」

「那麼這厚土庵該當如何處理?以明覺師太說來,此地想來是要由之自荒了?」

「荒廟廢墟,世所多見,也並不多這一座,何況近些年這厚土庵與荒廢也已所差無多。」淨慧說著一頓,「不知道長所說的‘不情之請’是指……?」

「我想要這厚土庵。」君黎便直言道,「若師太肯允,待幾位師太在別處安頓後,將這庵廟留給我,可否?」

淨慧方自微微一怔,沈鳳鳴已然省悟︰「你不會是想……」

君黎點了一下頭,「是,我想要將黑竹會總舵遷來此地。你覺得如何?」

「我覺得……?」沈鳳鳴狐疑,「我倒不覺得如何,就是奇怪你一個道士——你要這個尼庵——不覺得別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