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四卷第十章 草薙京第一次被打倒,

但是他沒暈,只不過覺得臉上是不太舒服,不過隨著氣的流轉,幾秒鐘就好了很多了,不過他也發現了,對方的氣屬性和他差不多,也都是熾熱狂暴的,他的偏向火焰,重于燃燒和高溫,對方好像只重在爆烈。

這讓他多了不少抗性,但也只針對于附帶的燃燒,可是每一縷氣都在他體內炸開,他受的傷要比表面上嚴重得多。

而他倒地之後對方沒有追擊,只不過因為這是比賽,他很清楚的看到對方取消了一個撲擊的動作,而且表情遺憾的退後重整旗鼓。

這是打算再來一輪了,說實話,草薙京有點怵,但更多的是興奮——他從來沒有被人壓制到還不了手的地步。

其實拉爾夫的戰術很簡單,一看草薙京那身裝扮,他就知道這小伙子沒受過什麼毒打,所以他打他的,自打自己的,挨上幾拳幾腳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難道還能有子彈炮彈更疼嗎?

草薙京自然不會理解拉爾夫,但是他也明白,對方的肌肉要比自己厚實得多,又是受過嚴苛訓練的軍人,比抗揍自己肯定不行,所以就要用聰明一點的打法︰拉開距離,不斷地投射能量波,學習二階堂紅丸,盡量把人防御在外圈。

但是不行,拉爾夫才不管你防不防御,只要起手,必然是拳肘膝踢打上七八下,他的力量比草薙京大太多,幾下就能讓草薙京要麼離開攻擊圈,要麼就是防御架勢被打散,沒過幾次,草薙京就只有離開攻擊圈一個選擇了。

因為防御架勢一旦被打變形——都不用等到被打散,拉爾夫立刻就會跟上一通機炮拳,根據解說員的推算,機炮拳每秒能出九到十一拳,每次爆發至少五秒,草薙京能跟上頭兩秒,後面兒擎等著挨打。

一回兩回草薙京還能堅持一下,次數多了不說能不能堅持,老挨揍是不是傻?

但他也是沒有什麼別的好辦法,草雉流古武里的能量波,是沿著地走的,射程又不遠,速度又不是很快,只是在隱蔽上有點專長,但是對于拉爾夫這種需要在戰場上眼觀六路耳听八方防止流彈注意詭雷的大兵,一點都不好用。

好在草薙京還有硬接的技巧,通過爆發氣掙月兌敵人的束縛,隨後以類似鐵山靠的肩撞,將敵人彈開。

可拉爾夫之中了一次招,之後再用,拉爾夫就會提前退後,草薙京因此也吃了大虧——直接退出了戰斗。

拉爾夫貼著那撞過來的肩膀後跳了一小下,等到草薙京收架勢的時候,又猛地撲了過來,不但一肘子撞在草薙京的臉上,還順便將他撲倒在地,然後就是喜聞樂見的機炮拳,對著草薙京尚算英俊的臉猛力輸出,一直到他暈過去才算完事兒。

拉爾夫這種打法,其實源于很多官方人員對武道家的認知,軍人,武士,包括間諜、特工,只要有一定的實力,卡在人體極限這個位置,多半都會有這樣的想法。

武道家在領悟氣之前,大部分都是格斗家,他們的對戰,通常都是接近公平的一對一挑戰賽,生死相搏當然有,但是很少有持續幾天的戰斗,長時間出生入死徘徊在死亡邊緣的機會是很少很少的。

當然,這主要原因就是這些人不會主動的將自己至于那種險地。

這就導致了官方武斗派,對民間人士有一個誤解︰這些人惜身,他們寧可後退一步,甚至幾步,也不會爭搶那一線先機,怕的就是受傷。

這話其實沒錯,有師門的武道家很怕受傷,這在官方人眼里,就是不能吃苦耐勞,艱苦情況的作戰,民間人士是不行,膽子太小,沒有勇氣和擔當。

可實際上,武道家並不願意受傷指的是重傷(當然什麼樣的才是重傷武道家和官方的定義也有很大差別),因為他們很清楚,上面還有路,如果傷勢會影響根基,就是絕了上升的途徑,這他們是肯定不願意的。

不說別的,格斗家雖然身體強壯,但是得病的幾率和普通人是一樣的,該是癌癥還是癌癥,闌尾炎誰也跑不了,痔瘡該崩也不慣著你。

壽命也是一樣的,閻王說你三更死,沒有留你到五更,四十五歲腦梗心梗就死掉了的格斗家也是常見。

可是武道家就不一樣了,一旦覺醒了氣,哪怕已經得了癌癥,都是有很大幾率痊愈的,而且百病不侵不是說笑,是真真正正會得到的結果,不夠強大的毒素,都沒用辦法對武道家造成確切的影響。

能殺死超凡的就是有超凡——這是說面對面的情況下。

壽命就更不用提了,炎黃武道家只要不作死,一百五十歲都是打底兒,哪怕西方的武道不擅長延壽,八十多歲仍然健壯的武道家也多的是——當然,他們熱衷于作死,老老實實活著的人不多。

多少人都五六十歲了,還在業內打比賽掙錢呢。

就說吉斯,他都四十多了,看著還跟剛過二十似的,要不是平日里威嚴深重,穿著打扮也都是符合年紀的成熟派,不會有人信他年近半百了的。

陳秦山作為大師兄,那才是真正的年過半百,兒子都二十多了,好吃懶做肥得不行,身高一米六,躺高也是一米六,跟個麻團長了手腳一樣,打起架來還不是縱躍如飛比蟈蟈都能跳。

可是同樣是武道家的哈迪斯,也五十多了,不要說打比賽,拳擊袋都快打不動了,還不是因為當年他在戰場上受過太多傷,結果等到戰力下滑嚴重,卻在義女的關系下得到了太多資源,被喂成了武道家,結果還是不能彌補本源的空損。

拉爾夫和克拉克就幸運得多,他們正值壯年,天賦好根基雄厚,同樣的資源培養出來,要比哈戴斯就強太多了——並不是指同期戰力,而是未來。

但是結果確實是沒錯,武道家是比較惜身的,他們一般沒有為了什麼計劃就能夠奉獻未來的覺悟——要是真需要獻身赴死慷慨就義倒還更容易一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