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賈詡並沒有跟著眾人一起出去,而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沒有動,听到呂布的問話,賈詡淡笑著說道

「將軍不想詡留下?那行,詡這就出去。」

賈詡說完真的就站起身準備走,呂布趕緊站起來拉住他說道

「哈哈,不愧是軍師,連本將心中所想都能知道,你怎麼知道我想讓你留下。」

賈詡假裝驚訝的說道

「詡可不敢猜測將軍的心思,只是詡還有些話想要和將軍說說。」

呂布訕笑一聲說道

「沒想到文和先生也會打趣,不知道先生想說什麼?」

賈詡淡定的回到座位上,然後笑呵呵的說道

「詡又不是食古不化的老頑固,為何不會打趣,其實詡真的不明白將軍為何如此看重我,要知道你我不過今日才見面,為何將軍會點名道姓把我從牛將軍那里調過來?又為何會委以重任與詡?」

呂布看著面色漸漸嚴肅的賈詡,默不作聲,總不能告訴賈詡自己是後世穿越過來的,知道他有多大能耐吧。想了一會之後,呂布說道

「文和先生真的不知道麼?其實今天上午本將第一眼見到先生,就知道先生非一般人物。」

賈詡有些驚訝的說道

「哦?將軍此話何解。」

呂布捋了捋思路回道

「先生可能不知道,本將對于危險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感應,這種感應在戰場上曾經無數次救過本將的命,而今天早上被先生盯著的時候,本將這種感應就出現了,所以本將認定先生必定不凡,正好我帳下缺少謀士,所以今天上午才會這麼唐突的請求相國,將你從牛輔手下搶了過來。這也是本將做事的一貫作風,喜歡將危險扼殺與搖籃之外,還望先生不要見怪。」

呂布這麼解釋其實也不算錯,今天早上第一眼看到賈詡的時候,確實有一種被毒蛇盯上的感覺。賈詡听完之後,微微的點了點頭,對于呂布的這種說法他是相信的,因為常年習武之人,許多人都會有一些對于危險的感知,接著賈詡又問道

「那將軍為何對詡委以重任呢?僅僅憑借著那些感應?具賈某所知,將軍用人好像沒有這般過,為何對詡如此重用?」

呂布低頭想了想說道

「呂布曾經確實有些任人唯親,不過本將以後不會了,我以後只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以,呂布懇請先生可以為布出謀劃策,給布當一盞指路明燈。」

說到這時,呂布站起身對賈詡彎腰作揖,行了一個學生禮,這讓賈詡措手不及,連忙站起身扶住呂布激動的說道

「將軍這是干嘛!詡愧不敢當,既然將軍對詡如此重視,詡自當報之以桃,鼎力相助,望與將軍日後做出一番事業。」

呂布听賈詡這麼說,心中暗笑道

「果然這個年代的人都吃這一套,嘿嘿,百試不爽啊!」

嘴上卻說道

「哈哈,布得先生相助,簡直就是如虎添翼,如魚得水,若不是明日還有大事要辦,今日非得與先生痛飲三百杯。」

賈詡確實被呂布這番行為感動到了,自己在牛輔帳下這麼多年,牛輔雖然挺相信自己,到卻沒有呂布給的這種感覺,這種被無條件信任的感覺,讓賈詡心中不免有了一種「有這麼一個賞識自己的人,真好」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個時辰里,呂布和賈詡兩人在帳內討論了很多,最主要的還是討論在明天的早朝上,如何將自己從廢帝的風波里摘出來,呂布雖然不在乎名聲,卻也不想真的就遺臭萬年了,畢竟呂布很清楚,在這個年代,名聲對于一個諸侯來說有多重要。

第二天一早,呂布穿戴好盔甲戰袍以後,拿著方天畫戟騎著赤兔來到了皇宮門口等待著董卓。並州眾將士在賈詡的調配下,將整個皇宮圍的滴水不漏。所有上早朝的文武百官在宮門口就被並州軍給繳械了,惹得眾大臣都有些不滿。當文武百官都到的差不多的時候,董卓和李儒才姍姍來遲,董卓和李儒見到並州軍的所作所為,兩人相視一笑。呂布看到董卓之後,下馬迎上去對董卓說道

「主公,皇宮已經被末將團團圍住,保證一直蒼蠅也飛不進去。」

董卓哈哈大笑,拍著呂布的肩膀夸獎道

「好!奉先做事我放心,走咱們一起上朝去。」

說完董卓一馬當先走進皇宮,李儒和呂布等人亦步亦趨的跟在董卓後面。當董卓幾人走到大殿內,大殿內的文武百官都轉身看向他們,等董卓等人站定之後,宮內的宦官便喊了一嗓子

「皇上駕到!」

這時天子劉辨從大殿另一側緩緩地向龍椅走去,只見劉辨面色沉重,目不斜視的盯著龍椅,這短短的十幾米路,劉辨硬生生走了半盞茶的時間。劉辨心中清楚的知道今天會發生什麼,作為大漢的天子,他雖然有些紈褲,但是從小受到的教育,讓他把大漢的榮譽看的比什麼都重要。如今的局勢卻是大漢百年的基業,將會敗在他劉辨的手里,這讓他心中悲痛萬分,卻又無可奈何,他只能以這種方式來無聲的抵抗即將到來的殘酷現實。但是,不管怎樣,劉辨終究還是走到寶座台上,走到了龍椅面前,劉辨轉身看向台下默不作聲的文武百官,看向此刻正得意洋洋的董卓,緩緩的坐上龍椅。

劉辨身邊的宦官此時也是一臉暗淡之色,昨日早朝發生的事情他也看在眼里,今天宮門口發生的事情他也知道,所以他也清楚待會會發生什麼,不過他還是要履行他的職責,只听他那有些尖銳的嗓音說道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董卓早就等著這一刻了,剛才劉辨拖延時間在他眼里只不過是最後的掙扎,所以他沒有催促劉辨,現在听到宦官話之後,便迫不及待的站出身說道

「本相國有話要說!」

劉辨和文武百官都看向董卓,若是眼神可以殺死人,這些眼神恐怕可以將董卓殺死無數次了,不過董卓又怎麼會在意這些眼神,他毫不在意的說道

「少帝劉辨無德,靈帝駕崩之前明明是要立陳留王劉協為天子,可惜靈帝猝崩,未能及時立下遺旨,而當時皇宮被何皇後和何進所掌控,所以才會讓劉辨登基。而今本相國決定秉承先帝遺旨,廢少帝劉辨,轉而立劉協為天子,還天地與正道,所以還請少帝主動退位讓賢。」

這話已經是董卓第二次說了,可是劉辨每次听到的時候,都會渾身發抖,既生氣又恨,可又很無奈,只能用求助的眼神看向文武百官。昨天早朝上還有尚書盧植敢于直柬,不過他卻被董卓當場撤職,今天卻沒人敢站出來了麼。不管劉辨的目光看向誰,那個人就會把頭低下來,不敢言語,畢竟今天皇宮已經被董卓命人團團圍住,恐怕今天誰敢反對就會血濺五步。正當董卓得意的看著劉辨求助的目光準備諷刺他時,耳邊傳來一個鏗鏘有力的聲音

「我反對!」

所有頓時都將目光轉向聲音發出的地方,說話之人不是別人,正是當朝司空,楊彪。楊彪字文先,其父親乃是靈帝時期太尉楊賜。楊彪不忍見少帝被董卓侮辱,又見滿朝文武無一人敢說話,他便站出身來說到。當董卓凶狠的眼神看向他時,楊彪怡然不懼的盯著董卓,董卓怒道

「楊司空,你知道你在說什麼麼?」

楊彪坦然說道

「我反對!莫非董相國听不懂?」

董卓頓時火冒三丈,怒罵道

「你憑什麼反對我順應天意,劉辨無德無能,而劉協自幼聰慧,深得先帝喜愛,乃是天命所歸,你有何資格反對!莫非你想找死!」

董卓說到最後,眼神中的殺氣幾股可以凝為實質,不過楊彪完全忽視了董卓的殺氣,淡定的說道

「董相國莫非忘了長幼秩序?自古以來都是立長不立幼,所以少帝是名正言順的天子。」

這時站在董卓身邊的李儒站出來說道

「楊司空是否忘了一件事,那就是自古以來,若是天子無德無能,會給江山社稷帶來什麼樣的災難?楊司空還記得數百年前的秦二世麼?再說近一點西漢漢宣帝時期,由于宣帝無能,導致王莽篡朝,若不是後來光武帝英明神武,此時有沒有東漢還是兩說,所以,相國大人想要另立明主,何錯之有,楊司空有何理由可以反對。」

李儒這話一說出來,楊彪頓時啞口無言,李儒見楊彪說不出話,接著又說道

「陳留王劉協雖然年幼,但是自幼聰慧,懂禮法,知孝義。而劉辨自幼紈褲,不通政法,其生母何皇後更是心狠手辣之人,所以他沒有資格當天子。」

李儒字字誅心,劉辨听完之後癱坐在龍椅之上,滿臉呆滯,一言不發,楊彪本還想在辯駁,但是看到劉辨如此不堪,心中嘆了一口氣,退回自己的位置,不再說話。

董卓見楊彪被李儒給說退之後,臉上露出笑容,然後轉身對劉辨說道

「還請少帝主動讓賢!」

李儒以及呂布和董卓本部眾人立刻附和道

「還請少帝主動讓賢!」

文武百官見大勢已定,也都跟著說道

「還請少帝主動讓賢!」

劉辨看著寶座台下的滿朝文武,恨恨地說道

「好!今日朕便禪位與劉協,望諸位大臣日後可以同心同力輔佐與他,來人吶!傳劉協!」

劉辨身後的宦官趕緊喊道

「傳陳留王劉協上朝!」

接下來,當只有九歲的劉協來到大殿之後,劉辨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將玉璽和授印交給劉協,然後摘下頭上的冕冠,親手戴在劉協的頭上,緩緩走下寶座台,轉身向劉協拜倒,嘴里說道

「參見天子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殿內所有人也一同跪下喊道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還有些懵的劉協,在宦官提醒下,連忙說道

「眾愛卿平身!」

「謝陛下!」

當做完這一切之後,董卓站出身說道

「劉辨雖然退位,但仍是皇親國戚,所以還請陛下冊封劉辨為弘農王!」

劉協看了看身邊的宦官,見宦官向自己點頭示意之後說道

「準奏!」

劉辨跪謝一聲之後,便低頭不言不語。

劉協漸漸適應下來之後,見大殿內所有人都在等他說話,雖然他沒有當個皇帝,但是他自幼在皇宮長大,對于早朝他也見過很多次,所以他知道自己接下來該說什麼,于是劉協說道

「若無其他事,那便退朝吧!」

董卓這時又說道

「陛下登基乃是大事,理應舉國同慶,所以臣建議,大赦天下,皇宮舉辦三天宴席,宴請諸位大臣!」

「準奏!」

劉協見董卓不在說話,于是對著滿朝文武說道

「退朝!」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