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平江經過七月的汛期,蓄水豐富,可以滿足上百萬人的飲用需求。

從紅警商城里兌換的多型號、大功率清水淨化器,則免除了水質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

矮山西北方,是一望無際灰黑色的田野,在以前,那里曾盛產小麥、玉米和大豆。

而現如今,失去了人類的耕耘,被枯草和晨霜覆蓋的土層,漸漸酵化出利于野生植被扎根的肥沃。

控制食物和水,是一個重要且長遠的目標。

在城市中可以食用的東西逐漸減少……甚至是消失的時間里。

由王徒領導,兵強馬壯的庇護所,勢必會成為老城區最為龐大的力量。

他必須屯大量的糧。

王徒站在矮山頂,一座高大聳立的木質眺望塔上。

順著他的視角,一片深色如地毯鋪滿了地平線的田野可以遙遙在望。

紅警商城里專供糧食使用的營養液和種子,兌換了幾噸,全部堆放在建造廠大廳的角落里。

從庇護所專門挑選了一批人,雖然沒幾個種過地的,但趕鴨子上架,也得盡快播種。

矮山周邊,濕潤的大地正在進行開墾。

小麥的種子經人工播撒,再由士兵背負藥桶,澆上散發植物清香氣息的營養液。

第一批莊稼,算是試驗田,交給幸存者里的余舜負責。

他是新來的,原先是帝國邊防軍某連連長,末世降臨時在家休假。

余舜身手很不錯,又是覺醒者,之前獨自一人殺光了一棟樓里的喪尸。

不過,對于帝國軍隊里的情況,他也一無所知。

大概是王徒的軍隊帶給他不一樣的感覺,加上又救了他和老婆的命。

余舜向王徒承諾,在遇到帝國軍隊,歸建之前,他將無條件服從王徒的命令,甘願做軍團的一個兵。

能感覺到,余舜是一個極具正義感和責任感的人,所以王徒對他很看重,認命他專項負責農耕任務。

目前搜尋到的食物、藥品、工具、衣被……全部充入物資庫。

里面經過聶遠帆的管理,變得井然有序。

食物,也按種類進行分類放置。

液體的,固體的,一箱箱,一袋袋,碼得整整齊齊。

耐貯藏的往庫房深處塞,日期寫紙上;不耐貯藏的吩咐保障隊盡快拿取,運往食堂。

物資進行數據化登記,嚴格出入庫管理,定期匯總後,交給王徒審閱。

這是一項艱巨的工作,考慮到繁瑣事宜居多,王徒又給聶遠帆派了十名動員兵和一些學過相關知識的幸存者。

軍團二營主要的任務是佔領居民樓,搜集物資。

三百多名士兵,又細分為幾十個小隊,撬開一戶戶的門,搬空里面能用的東西。

殺死喪尸,或是……拯救還活著的人。

開闢出的交通線,由一營負責把守。

他們在主路要道設立阻擊防線,三四名大兵一組,擊殺任何存在威脅的目標。

清掃得十分干淨整潔的柏油路面,廂式貨車不斷往返,運輸物資和人員。

從遠處看,地面上奔跑忙碌的人群,渺小得就像螻蟻。

他們不知辛苦地游蕩在樓宇間,拼命的把食物往「巢穴」里搬。

對此,有幸存者頗為樂觀,因為庇護所並不克扣食物,只要你願意出力,那就可以吃上飽飯。

他們戲稱自己是「拾荒者」。

城市已荒廢,一切的東西成為無主之物。

作為幸存的人,把它們拿回家,做它們新的主人。

也創造,新的家園。

物資庫里的東西,堆積如山,要知道……軍隊從未停止收集食物的行動。

特意叮囑聶遠帆,讓他在物資庫里留出一個干燥的地方。

等次年開春,最後的雪水化開,麥苗會獲得一次猛長。待到五月底,天氣初顯炎熱的季節,就可以收獲第一批糧食了。

不過,在此之前,還是得找到城市里的儲糧,來應對人口快速擴張所出現的一系列窘迫問題。

有龐大的人口基數作為支撐,哪怕喪尸佔去了極大一部分的比例,幸存下來的人,也依然剩有不少。

來一個,先給吃飽飯,然後統計個人信息,根據專長能力組織分配。

……

施工隊里的人約分為四批,統一展開行動。

砌壘圍牆,房屋修繕及改造,以及軍事設施的修建等等。

每天都有新的成員加入,不養閑人,必須趕在更冷冽的寒流降臨之前,把學校內部的生活設施打造完成。

同時,一個固若金湯的庇護所,才算是最基本的安全保障。

軍團庇護所從城市里誕生,防御型建築的部署全部就地取材,樓房、圍牆到處都是,節省了時間,也避免了麻煩。

只是,當所有進度一同推進後,看起來熱火朝天。

王徒卻更是深刻覺得,庇護所欠缺人力。

庇護所的發展需要各行各業的人才作為支撐,僅有軍事屬性可不行。

功能性隊伍,應用于全方面建設,雙手所掌握的本領,是人類最為擅長的創造型力量。

而這恰好是思想單一的紅警士兵不具備的。

在王徒內心里,是想打造一個有血有肉的龐大組織,並非冰冷無情的戰爭機器。

王徒再次回到庇護所的時候,身後跟著一支兩百人的隊伍。

加上他們,軍團規模正式達到一千。

其中有三百七十多人,是晉升過星級的強化士兵。

此時距離紀念廣場的那場戰爭,已經是三天過去了,除了召集骨干人員開了個簡短的會議,並沒有其他事項發生。

庇護所頒布了條條框框,在短時間內完善了許多細節。

人們趕早爬起來勞作,填飽肚子,到崗位履職盡責。

他們私底下咒罵上頭的多事,卻無法抗拒危機四伏的環境下,有個安全住所的誘惑。

漸漸的,也就習慣了。

學校經過馬不停蹄的改造,已然面目全非。

重要的位置堆積著沙袋,構建成牢固的防御工事,里面架著機槍。

全副武裝,表情始終冷漠的士兵游走于校園內,不留死角地巡邏。

人的適應能力,往往與置身的環境有關。

大多的人,剛來一兩天,便懂得根據隊長的分配去干活。

至于新來的家伙,衣衫襤褸地被士兵帶著,走在去報道的路上。

一邊用饑餓和好奇的目光,盯著沿途規整的戰爭設施。

一邊,用眼角的余光,心驚膽戰地偷瞄著警戒線附近,那還未來得及清理的幾具尸體。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