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二章 杜家

很快,周九如就听到了細碎的腳步聲,逐漸地臨近洞口。

她心中還在納悶,到底是誰家的女郎,如此的不知禮數?

樂水已經帶著她,飛到了旁邊山崖的半腰,縴細的身子緊緊地貼著嶙峋的石塊。

洞內的一男一女很快就走了出來,千年千月一著急,也不管叢林葉子上那蟲啊刺的,轉身就鑽了進去。

一位梳著雙螺髻的小娘子走在前頭,十三四歲的模樣,個子不高,瓜子臉,肌膚瑩白,眼神怯怯,紅的跟兔子似的,看起來有些靦腆。

落後幾步的少年郎君,大約十六七歲,身穿淺藍袍衫,柳眉星目,非常俊挺。

待他們走遠,她吩咐樂水︰「你去給我查查,這倆不懂規矩的,到底是誰家的?」

這京中除了母後的外家,難道還有其他的盧姓人家?

……

第二天,午膳過後。

周九如躺在床上小憩,千月輕手輕腳地走了進來,稟道︰「公主,樂水回來了。」

「這麼快?」周九如有些驚訝,坐直了身子,「叫她進來回話。」

進屋行完了禮,樂水便把查出來的事情,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平述了一遍。

「昨日的少年郎君,乃禮部尚書杜縝的堂弟杜緹,今年十七歲。

與他一起的那位小娘子,閨名杜寧月,是杜縝和杜緹的佷女。剛滿十四歲,跟公主您還沾親帶故的,是盧二夫人夏氏的女兒。」

周九如一听,就明白了。

夏氏,閨名玉娘,原是杜縝的堂弟媳婦,後改嫁周九如的二表舅盧志永為妻。

杜縝金州人,他祖父有三子,到了他父親這一代,人丁不旺,每房都只有一個獨苗。

二房唐老太太青年守寡,很是孤苦,便去善堂抱養了一個孩子,取名杜純。

夏氏是唐老太太妹妹的女兒,與杜純從小就有婚約。

父母去世後,她和弟弟夏榮,便被姨母接到了杜府撫養。

及笄後嫁于杜純為婦,第二年便生下了長子杜文全,兩年後又生了女兒杜寧月。

杜家二房後繼有人,唐老太太算是了卻了一樁心事。

她樂呵呵的對長房佷子杜縝,感慨道︰「即使現在我死了,也有臉去見你二叔了。」

誰也沒想到,不幸來得如此之快。

夏氏懷第三胎時,杜純應好友之邀到錢塘江觀潮,不慎掉入江中送了命,夏氏也因此小產。

唐老太太哭得傷心欲絕,青年喪夫,老年喪子,人生最痛苦的兩件事都讓她趕上了。

她老了,活一天算一天,但她不想讓夏氏也過這樣的日子。孝期一過,她就派身邊的老僕請長房的杜縝夫婦過來說話。

見到杜縝和他的夫人王氏,唐老太太也不兜圈子,直截了當地說道︰「逝者不歸,生者卻還要繼續活下去。二房既有了香火延續,玉娘也沒必要在杜家守一輩子,趁她還年輕,找個人讓她嫁了吧!」

「王氏,你是長嫂,這事就勞煩你了。兵慌馬亂的,也不講究什麼門當戶對,挑個家風嚴謹,溫良敦厚的男人,能踏踏實實過日子的就行。」

因戰亂人口驟減,連官府都支持寡婦改嫁,何況這是二房的家務事,杜縝和王氏身為晚輩,實在不便多言。

見老太太心意已決,夫妻倆便應承了下來。

王氏辛苦張羅的人選,夏氏因舍不得孩子,都被她以各種借口搪塞,不了了之。

再一次吐血後,唐老太太擔心自己死了,外甥女就真的不能再嫁了。

就有些遷怒杜縝和王氏,說他倆沒盡心。

王氏的妹妹嫁在魯地孟氏長房為長媳,時常來信傾訴世家宗婦的不易。王氏回信以夏氏之事,報怨了幾句,小門小戶也有道不盡的煩惱。

事有湊巧,孟王氏回信說道,夫家伯娘盧氏的娘家二佷兒儀表堂堂,卻婚姻多舛。

元配難產死去,孩子也沒能活下來,續弦又是難產而亡,留下一個女兒,有長嫂陳氏抱養。

再定親還沒娶進門,女方又生病死了。

接連死了兩任妻子,一個未婚妻,盧二郎這克妻的名聲算是坐實了,眼看著過了而立之年,還是孤身一人。

廣個告,【 \咪\咪\閱讀\app \\ 】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竟然安卓隻果手機都支持!

族里上了歲數的長輩提議,不如求娶生育順利,身體康健的寡婦。

夏氏這條件,還真勉強夠得上。

盧家乃百年世族,杜家只能算是出過官身的大戶人家,夏家就更不值得一提了,不過是金州地方上的富戶。

盧二郎性格溫和,又一表人才,這門親事不論怎麼看,都是高攀了的。

唐老太太不再由著夏氏的性子,以姨母之名應了婚事,果斷地讓她改嫁,還陪了豐厚的嫁妝。

魯地齊州雖然離浙地的金州很遠,又因戰亂,書信常不能及時帶到。唐老太太仍堅持兩月一封書信寄給夏氏,鼓勵她在夫家好好生活,不要牽掛孩子們。

夏氏果然不負眾望,嫁入盧府一年零幾個月,就順利產下一子。

接到信後,唐老太太淚流滿面,像完成了某種心願似的,拉緊的弦一下子松了,身體徹底地垮了下來,連正常的行走都困難。

便選了一處偏僻安靜的院子,臥床靜養,全然不聞外界之事。

杜家其實在上一代就分了家,因人丁單薄,三房人仍然住在一塊。

夏氏再嫁,唐老太太病重臥床,二房的庶務自然就由大房的杜縝打理,管家之權卻被三房楊老太太搶著接管了。

杜縝的夫人出生瑯琊王氏,昔日的頂級門閥,即便在朝代變遷中家族沒落了,王家教養出來的女兒,那一身的雍容氣度,亦然不是其他世家姑娘能夠媲美的。

杜寧月若是有她教養長大,想必也不會凡事都看人臉色,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

有些事情你想的再好,實際卻不能如願。

盧二郎舉薦杜縝去了西北,跟著當時還是西寧王的周宸辦差。而王氏也夫唱婦隨,一家子同去了西北定居。

走之前,王氏是打算把杜寧月也帶上,但杜寧月听了三房楊老太太的挑唆,怎麼都不願意跟她走。

王氏只好作罷。

周宸平定天下後,杜縝任了禮部尚書,又一直久居建鄴城。

金州城里,杜府的內外大小事務,全都有三房的夫妻倆打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