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百七十八章 神奇揚大戰影評人

第二百七十八章神奇揚大戰影評人

12月12-14號的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令很多人高興,那些媒體說來說去,最後還是親愛的神奇揚!也讓很多失所望,!見鬼,又是該死的王揚!亦使得眾多影評人吃了一驚,黑馬?可以用黑馬這個詞麼?

在3056家影院新上映的《穿普拉達的惡魔》牢牢地坐在榜首冠軍的位置,它瘋狂收下了萬美金票房,在這個北美票房總額為1.12億的周末,它佔據了45%的市場份額(總計128部電影),100人走進電影院,45個人看《d》,90%的人在爛番茄表示喜歡,無數的女觀眾在各種網站上表示狂愛。

這個星球上關于時尚類題材的最好的電影!不是最好的那一行列,而是最好。

《d》的開幕大勝導致排行榜沒有半點商量的余地,第二位2677家影院的《愛是妥協》只收到1606萬的開畫成績;3003家影院的《貼身兄弟》只有940萬,20世紀福克斯公司成為這個聖誕檔的失敗者之一;華納兄弟的《愛情無價》也只有631萬。在四部大規模上映的影片里,《d》橫掃一切。

8月份《mi-21-em》的首周末票房是4967萬、2002年同期的《宿醉》5573萬,神奇揚遭遇的是什麼滑鐵盧?

這個成績讓杰西卡等人興奮得跳來跳去,比當初《歌舞青春》掀起全美狂潮時還要激動國;王揚卻沒有什麼驚喜意外,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看看06版《d》在7月暑假檔有什麼開幕成績,2847家影院收下了2753萬票房,問題是發行方福克斯作為一家資源充足的巨頭公司,《d》最寬放映居然只有2847家,被稱為爆冷、票房黑馬、非全球同步或相近檔期上映。

足以看得出福克斯並不是那麼重視《d》,當然這也反映在它制作成本3500萬上,以至于在巴黎取景拍攝的時候都要匆匆忙忙。

雖然現在03版5500萬成本多出來的二千萬,很大一部分是作為片酬返回到王揚自己的口袋里;但除了影片本身擁有更高更精致的質量,更重要的是火焰電影沒有把《d》打上「有可能的黑馬」的標簽,而是把它當成上帝對待,認準它一定會是票房大炸彈。

這是雲泥之別,從年初購買改編版權到年底上映,迅速的大半年來火焰一直賣力宣傳它,包括ivillge網站、博客等多項病毒營銷,還有神奇揚的名氣;而且安排了《d》在全球範圍的聖誕檔、新年檔上映,這樣做好處在于效應上的趁熱打鐵,同時網絡上沒有版、版;當然如果不是有「王揚執導」這個金漆搶錢招牌,海外各國的發行商不會輕易把聖誕新年檔期交給《d》。

06版《d》是票房黑馬,也是海外熱過北美的典範,主要票倉幾乎都晚點3、4個月的情況下,仍然狂收2.01億海外票房。

王揚相信在現在的條件情況下,《d》的海外票房潛力遠不止是2億,他很早就有這個感慨,也許《21》是一杯風味獨特的紅酒,令人回味無窮;也許《d》是一杯炎夏里的冰鎮薄荷水,沒那麼多回味,卻反而會更加賣座,因為它讓一個更大的觀眾群體很爽地解渴。

他認為需求沒什麼高低之分,不是每杯飲料都要調成紅酒,如果誰覺得紅酒就是比冰鎮薄荷水好,就是最好的,那他還能說什麼?從小在廚房長大的體會告訴他,當一個人喜愛的時候,不同食物會給予同樣的滿足,現在他就是要調一杯炎炎夏日里的冰鎮薄荷水。

「《d》毫不費勁地奪下了本周末冠軍,盡管影評口碑不佳,但王揚讓大家見識到了時尚題材的巨大威力,見識到他還是那個神奇揚。」雅虎娛樂的點評這麼報道︰「根據院線公布的散場數據顯示,《惡魔》的觀眾里有55%是25歲以下的年輕人,男女觀眾比例則是40%︰60%,時尚、名牌都讓女人們瘋狂了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萬開幕周末成績是梅麗爾-斯特里普的最好紀錄,此前的紀錄是萬美金,在1992年由神奇揚的偶像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的《飛越長生》創下。而她演藝生涯北美最賣座的作品是1979年《克萊默夫婦》億;如今《d》幾乎確定能打破這個數字。」

這真是讓那些想看到王揚茫然失措的人垂頭喪氣,神奇揚似乎又復活了!問題他有死過嗎?其實這個成績不是什麼奇怪事,正如普通網民賈森-e所言︰「我才不管那些影評人,神奇揚是特殊的。」

在對神奇揚抱以好感的影迷觀眾、「陪伴長大」和「一起長大」的年輕人心中,他的信譽地位不是那些影評人可以比的,他們有自己的判斷。

事實就是影評人每周都在評價,有著讓他們認同、不認同的觀點;神奇揚連續7部電影令人瘋狂,所以他們更願意相信影評界「姿態高」,或者神奇揚「超前時代」了,當然優異的觀眾反響給了他們信心。

影評界的影響力從來都不是主宰,口碑更慘的《電鋸驚魂》也收下接近8000萬北美票房,鐵桿粉絲成群成群地增加,上映了最新的商業奇跡,;更不要說一些特殊情況(如《變形金剛》),觀眾們不會在乎影評人的口水,而現在看完《d》的人,九成人的評價都在「不錯」以上,沒有多厲害卻值得一看;還有眾多已成鐵桿的女觀眾。

「一部真正有趣、罕見的杰作,遠遠超過其原著的質量。《惡魔》以詼諧輕松的手法揭露了紐約時裝舞台的故事,有著一個最佳狀態的梅麗爾-斯特里普,和超越自己的杰西卡-阿爾芭。」——爛番茄官網。

並不是所有影評人都唱衰《d》,影評界的態度已經演變成了對立的兩派,溫和的中間派聲音一開始就被人忽視。贊揚派認為《d》在水準之上,翹起兩只大拇指;批揚派繼續不屑一顧,認定它的票房會後續乏力,現在這些只是神奇揚的「余威」而已!

為了保險,也有媒體「理智」地喊出了︰「就算票房再高,都無法改變《d》是一部平庸作品的事實。王揚對待電影的態度已經發生變化,他讓安德莉亞選擇了絨毛衫,但他自己選擇了晚禮服。」

「揚,去年《宿醉》得到了很多責備;但現在看來《惡魔》會是你第一部真正得到差評的電影,大家都在指責你,你怎麼看呢?」

王揚和杰西卡已經回到了洛杉磯,作為後續宣傳的環節,而且是票房冠軍,媒體專訪自然不會缺少。王揚在接受《洛杉磯時報》的采訪時,記者問了這個目前有關《d》、有關神奇揚的最熱話題。

「我不同意你說的‘大家’,就我所知,絕大部分觀眾們、很多影評人都認同《惡魔》是一部好電影,而我認同他們。」王揚笑了笑,想起那些很扯的影評,不禁聳肩失笑︰「哈哈!我只是希望某些人在指責別人的時候,應該態度嚴肅一點!不要再說那些滑稽的理由了。」

在記者興奮地揮筆下,王揚沒有再嬉皮笑臉,十分正經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你不能因為它是輕喜劇,而不是嚴肅的正劇就說它‘不好’;無論如何,如果你不能接受它是輕喜劇,那你沒有資格去評價。你不能說這是一只長頸鹿,如果它是一匹馬就好了;是長頸鹿就不好。」

「有些人很喜歡極端化,的確那會特別讓人印象深刻,像恐怖到極致、搞笑到極致。但我得說導演可以有自己的風格偏愛,做一個類型、一種感官感受到極致;觀眾也可以,我這輩子只喜歡看恐怖片了;可是評委、影評人不行,他們的思維必須要做到廣泛客觀,接受能力強,可以不帶偏見地帶入各種細分的電影類型,他們的鑒賞能力應該超過導演、超過大眾。」

「影評界不大也不小,有人做到,有人做不到。這部電影為什麼不好看?你在那個類型里面尋找原因,不是一開始就‘它和《》電影相比太平淡了’從而否決它。有個家伙也很滑稽,因為安德莉亞有人性變化,所以這部輕喜劇不好看。噢!這是為什麼?因為不對他的口味。這一點我沒辦法控制,任何人都沒有辦法,每一部電影都不可能做到符合所有人的所有口味。」

王揚搖了搖頭,繼續道︰「同時,又有很多人喜歡在一部輕喜劇里,看到一個擁有人性變化的安德莉亞。為什麼?我的意思是,作為一個影評人,你評價一部電影差的理由,不能單純是因為你不喜歡!」

「你隨意的一句話,它會登刊在報紙雜志上!它有著導向大眾的影響力!當你掌控著媒體的話語權,就一定要從客觀分析,因為你的不經意,卻會抹殺一支團隊的努力,這太好笑了!如果你說‘我也只是一個觀眾而已,我喜歡說什麼就說什麼。’好吧!那麼你就不代表什麼權威,為什麼我要多麼在乎?」

一抒隨時會引起口水戰的心里話之後,為了避免被媒體曲解成了「炮轟整個影評界」,他沒有這個意思也不用著,要知道很多影評人站在他的陣營之中,王揚補充了一句︰「但我真心謝謝那些客觀的影評人,還有我的影迷和大眾,我在乎他們的聲音。」

噠噠噠噠,最新一期《洛杉磯時報》擺上了貨架,娛樂版赫然出現了王揚的專訪︰「神奇揚嘲諷部分影評人滑稽可笑!」

神奇揚v影評人!

導演、制片人、演員和媒體影評人對掐這種熱鬧不時都會發生,這些口水戰通常源于專訪、網絡論壇留言而爆發,最常見的說法莫過于︰「我有那麼多觀眾支持,為什麼要在乎幾百個影評人說什麼?為什麼要取悅他們?」、「影評人就會吹牛,根本什麼都不懂!會拍電影嗎?」、「他們就是一群刻薄的賤人!」……

現在神奇揚的矛頭直指所有給《d》砸了爛番茄的影評人,認為他們缺乏客觀有失公允,更可以說是在挑起影評界的一個毛病;特指《西北先驅報》的杰弗里-韋斯特霍夫,斥其滑稽可笑。

「哈哈!這家伙瘋了,影評界快罵死他吧!!」想王揚死的馬奧尼、桑普森等人都十分高興,這倒確實是王揚第一次發表對影評界的批評言論,當然之前沒什麼機會。不過桑普森他們也高興得太早,這是私人恩怨,並不是炮轟整個影評界,贊美著《d》的40%影評人不會出聲。

但是被炮轟的那60%影評人的反擊馬上就來了。報紙上沒有那麼多版面那麼迅速,可現在有網絡有博客,多個影評人立刻在個人網站、blgger的博客上大肆諷刺狂批王揚;而網絡媒體也紛紛跟進報道。

「我看到了一場拙劣的商業炒作。」知名博客影評人艾倫-戴爾語氣嘲諷,他是說《d》拍成嚴肅基調會更好的人,也是被王揚特指的影評人之一,自然不會客氣︰「看到那個曾經謙虛陽光的神奇揚變成了瘋子,我真的非常難過,庸俗市儈的好萊塢又改造成功了一個原本充滿才華的人。王揚為什麼會發表這番話?這是他的炒作!為了《d》的後續票房,他在害怕。」

他的反擊日志分析稱,好萊塢的宣傳策略就是,一部電影不怕有好聞緋聞丑聞,就怕沒有新聞沒有關注!現在被影迷認為把宣傳弄成游戲、從來不炒作的王揚突然放話,而且是這種帶有「到電影院自己判斷」的導向觀眾心理的言論?王揚在炒作,因為他知道《魔戒3》馬上公映,《d》的票房情況不妙了。

「我想神奇揚已經笑死了。」同樣的知名博客影評人克萊爾是堅定不移的神奇揚支持者,在blgger這個地盤,她與批揚派展開了罵戰︰「這叫炒作?那你一定沒有經歷過98年的‘《鬼影實錄》事件’,沒有經歷過99年的校園歌舞潮、不知道‘朱諾說了’,也不知道‘禁止外星人’,更加不知道《d》的‘普拉達全球唯一限量版手袋’、‘化妝小技巧’……」

她的筆鋒十分諷刺︰「你一定沒有女朋友,所以不清楚它在女性群體里早已名聲顯赫,幾乎每個年輕女人都在期待它的上映,王揚的炒作實在太多了!現在他只是說了幾句話,就像以往那樣發表意見,你們就變成瘋子了,可悲!」

不管是不是炒作,《洛杉磯時報》的專訪里王揚卻沒有流露出一點點的害怕情緒,在回答「你又拿到了周末冠軍,對《惡魔》的票房有什麼想法嗎?」的時候,他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我對它的票房充滿信心,想看我遭遇滑鐵盧的人要失望了。但更多的人,會在它的陪伴下度過一個歡快的聖誕、新年。」

「王揚只是在嘴硬而已,真是太讓人失望了!」《西北先驅報》的杰弗里-韋斯特霍夫也是blgger的用戶,他才不管它的董事長是誰,巴不得有人違反用戶協議「」他的博客,那就好玩了!不過事實證明是沒有的,他量創博客單篇新高的反擊日志依然高高掛著︰

「正如安德莉亞不知道她的漸進式心態變化,王揚也不知道自己的變化,他成了一個狂妄無知、被寵壞的蠢蛋!在神奇揚的心中,所有批評他、不稱贊他的影評都是不夠客觀的,他不願承認自己制作了一部平庸作品的事實,《d》是馬嗎?是長頸鹿嗎?它是有著馬的四肢、斑馬的身體、長頸鹿的腦袋的怪物,這就是最客觀的評論。」

杰弗里-韋斯特霍夫語氣激動︰「這種怪物不會被人銘記、不會被人喜歡,只會扔進垃圾桶!可惜了梅麗爾-斯特里普的偉大表演。王揚充滿自大的腦袋還知道這一點,于是他制造新聞。但太遲了!《d》不會成為什麼奇跡,再多的票房也填補不了它的淺薄,王揚這個迷茫的小孩需要長大,否則就算《d》拿不了最年輕的金酸梅最差導演,《螢火蟲》也會完成這一壯舉。」

「毫無疑問,《d》是杰作。」非常推崇《惡魔》的《紐約時報》女影評人克里斯蒂-萊米爾加入了這場對決,她也在博客上發表了一篇討論文章︰「有時候苛刻會蒙蔽了很多,人們對23歲的王揚實在太苛刻了,沒有驚喜、沒有驚喜……什麼樣才叫驚喜?人們樂于看到新穎獨特的東西,在過去7部電影里,神奇揚總是能帶來這些新穎獨特,略顯溫和的《當幸福來敲門》也因他20歲的年齡而變得偉大。」

她的評論讓人見識到什麼大報女影評人的細膩和理智︰「然而當人們習慣了這種驚喜、當拿了奧斯卡,一切都變了,變得更加嚴格,要求更多的驚喜!23歲的神奇揚突然推出了一部溫和之作,于是死亡。梅麗爾-斯特里普帶來驚喜、杰西卡-阿爾芭帶來驚喜、艾米莉-布朗特帶來驚喜……這真的和神奇揚無關,《d》真的是平庸作品嗎?」

「並不是。」克里斯蒂-萊米爾寫道︰「我看電影的時候沒有想導演是誰,沒有想怎麼拍才會更好,我只是讓自己盡情地投入進去,然後我看到了精湛的演出;扎實深厚、時常閃光的鏡頭語言;輕松娛樂的故事;掌控自如的節奏;性感美麗的畫面;富有趣味寓意的台詞,賞心悅目的過程和淋灕盡致的結局。」

「我的眼楮完全無法離開銀幕,這叫平庸、這叫沒有驚喜嗎?」

她最後寫道︰「他們就是太想神奇揚帶來什麼激動人心的新玩法了,卻忘記了輕喜劇本來就是這樣、時尚本來就是這樣,而現在一個23歲的年輕人很好地執行了它們,制作了一部最好的約會電影,卻遭受著諸多無理的指責,如果問我‘他們是不是有失客觀?’我想是的。但時間會還《d》和王揚一個公道。」

「傾倒的摩天大樓?」雅虎娛樂登出了這個人物專題報道,到底王揚是羅杰-艾伯特、杰弗里-韋斯特霍夫等影評人說的那樣才氣盡失,變成一個庸俗狂妄的迷途青年;還是克里斯蒂-萊米爾等人所說的保持著高水平?

雅虎娛樂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反方觀點,神奇揚正面臨著「辦公大樓法則」。這個法則是英國歷史學家西里爾-諾斯古德-帕金森提出的一個管理規律。當某個或商業或政府組織的辦公大樓設計得越完美,裝修得越豪華,那麼該組織離解體的時間就越近。而很多企業的實例都證明了這個法則。

帕金森的科學推測是,那個組織在發展期往往緊張忙碌,每個人都把時間、精力、熱情投入到工作中;然而當有了一定成就,該組織開始要修建與成就相稱的大樓時,每個人的時間、精力、熱情都集中到表面功夫上,大樓應該怎麼設計、辦公室應該怎麼修飾……而完美的大樓意味著定局,定局意味著終結。

如果反方觀點成立,是什麼原因導致《d》疲態盡顯、神奇揚才氣盡失?

他是最年輕的億萬富翁,拿了最年輕的奧斯卡最佳導演,總票房和年齡的對比下無人能敵,馬上要和青梅竹馬、全球最漂亮的女人之一的杰西卡結婚;除了大銀幕又在小熒屏創造奇跡,如此的春風得意,他滿足了。而雅虎娛樂稱︰「《螢火蟲》很可能就是王揚在修建的大樓,第二部科幻片、最大的投資,一個出演配角的艾倫-佩吉讓他發出前所未有的贊嘆……它才是神奇揚最可能遭遇的惡夢。」

雅虎娛樂沒有懷疑《d》的票房威力,並稱︰「神奇揚的滑鐵盧不在這里。」

如果正方觀點成立呢?神奇揚還是那個神奇揚。那麼有什麼好說的?這篇專題對此寫道︰「現在大罵王揚的影評人們等著《螢火蟲》的復仇吧。」

在一片紛紛嚷嚷的對戰聲音中,12月18號悄然到來,第61屆金球獎公布提名名單的日子。

※※

※※

※※

︰明天又是新的一周,哇力求推薦票!!謝謝大家!RO!~!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