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四十七章 碧霞祠 (上)

幾人在山頂觀看多時,不禁心曠神怡,大為感嘆。感概這泰山之勢壯觀無比,獨樹一幟,又感概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創造力,才有如今絕美的景色。如此一幅幅如畫的美景,確是天下罕見,令人嘆為觀止。

靈雀兒不禁歡喜,隨口念道︰「風雲一舉到天關,快意生平有此觀。萬古齊州煙九點,五更滄海日三竿。向來井處方知隘,今後果居亦覺寬。笑拍洪崖詠新作,滿空笙鶴下高寒。嗯,好一副美景,果是不枉此行。」

喬征宇听了,呵呵一笑︰「好詩句,這好像是元代詩人張養浩的《登泰山》。嗯,此時此景也只有這首詩才能表達出我們現在的心情。不過,這詩雖寫得不錯,但雀兒姑娘卻是念錯了一句。」

靈雀兒「哦」了一聲,道︰「喬大哥說我念錯了,我怎麼不知道?不瞞喬大哥,這首詩我從小就記得,雖是過了這麼多年,但仍是記得清楚,這一點我可以肯定。」

「不錯。」任盈盈在旁忽道,望著喬征宇,道︰「這首詩我也曾經讀過,剛才烏姑娘所念卻是一字不差,又怎麼可能念錯了呢?我卻是不信,倒想請教喬少俠,這詩哪里念錯了?」

喬征宇听了,呵呵一笑,道︰「嗯,詩是好詩,念的也沒錯,可是有一點你們卻忘了,現在正是晌午時刻,又非五更,哪來的‘五更滄海日三竿’?

「原詩中的這句應該改一下,我看不如將這句改成‘天明滄海日三竿

頭’豈非更好?在下對詩歌也不熟悉,這只是我的一點小建議,不知道大家認為怎麼樣。」

靈雀兒听了,噗嗤一笑,道︰「嗯,喬大哥改得雖好,但卻不符合七絕的格式。喬大哥或許不知,這七絕講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任何詩句都必須遵從這點,這‘天明’兩字乃是仄平聲調,並不符合七絕格式,因此算不上最佳詞語。喬大哥不妨再想想,說不定有更好的詞語呢。」

喬征宇听了,略覺尷尬,低頭沉思,一聲不吭。

過了好一會兒,才抬起頭來,搖頭道︰「哎呀,想不到這作詩也是這般的繁瑣,竟有這麼多的格式規定。早知道這樣,我又何必多嘴,給自己找麻煩呢。

「唉,這便如練劍一樣,追求精妙劍招,中規中矩固然是好事,但一味套用不改而墨守成規,未免有些縛手縛腳,只怕劍法沒有練好,反倒約束了自己。

「與其這樣,倒不如來得自然,索性放開去練,或許大有可為。如同獨孤九劍,無招無式,任意而行,意到劍到,無拘無束,何不快哉。呵呵,令狐兄,你說我說的對不對?」

令狐沖朝他一笑,道︰「喬兄所言極是,我也有同感。以前師父教我們練劍,一招一式,中規中矩,練上十年八載,雖然動作規範,但劍術並非就有所提高,還得看個人的領悟和天賦。

「為此,我勤練劍法卻是毫無進展,反倒越練越差,即便遇到田伯光這樣的對手,我也無法勝他。但自從遇到風師叔後,他教了我獨孤九劍劍法,使我逐漸明白很多道理。

「原來劍法還可以有另外一種練習方式,並非一定要墨守成規,將原先的招式死搬硬套。我想做人也是如此吧,如果我腦袋不開竅,迂腐不堪,只怕也不能學得那般高超的劍法了。」

他幾人各抒已見,談論自己的看法,卻說的頗是有理,不時引得眾人連連點頭。眼見時辰不早,眾人這才依依不舍離開,朝那山下而去。

那山中道路頗是寬敞,由山石搭建而成,想來是歷代的帝王為了上山方便而建立的山路。幾人走在山中說笑不停,不知不覺中,來到一山廟前。

那山廟雖是不大,但外觀極是豪華,碧瓦紅磚,石柱大殿,一排青石台階筆直而上,甚是壯觀無比。幾人還未靠近,便早被其華麗的外表所吸引,驚詫之下,上了台階朝大門走去。

來至大門外,便見兩尊石獅分置兩旁,栩栩如生,神態不一。左邊那只雄師張嘴遠望,上肢前揚,氣勢極是不凡。右邊卻是一只雌獅,手中撫模著一只幼獅,表情端詳,仍不失霸氣。

再觀大門上方,正中處卻是掛了一塊牌匾,金絲瓖邊,楠木材質,其上寫了三個大字︰「碧霞祠」蒼勁挺拔,筆鋒透力,一看就是名家所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