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章六六五 釜底抽薪

站在門外的扈紅練听著門里趙寧給李虎解惑,眼角漸漸有了笑意。

這些年來,趙寧一直忙著進行思想革新戰爭和草擬新法,除了要在京城跟賢才們經常座談,還隔三差五就離開燕平下到州縣,了解各行各業平民百姓的情況。

趙寧這般辛苦,她這個一品樓二當家又怎麼會閑著?

扈紅練和陳奕離開反抗軍後,各自回歸本職,之前的差事一樣也沒拉下。

這些年來,一品樓中、長河船行的一部分精銳在江湖上改頭換面,在原有的幫派基礎上,對中原、關隴、淮南等地不斷滲透,暗中扶持了許多中小幫派作為羽翼。

這些江湖幫派、民間勢力,或以鏢局、酒肆、商行等形式存在,或者是地方上新崛起的地主、土豪,並且不斷結交地方權貴,通過賄賂收買的方式滲透官府。

到了今日,天下各個重要的州縣,都有一品樓或長河船行的人,區別只在于規模大小,以及對地方掌控程度的高低。

就連魏氏、楊氏地盤上的一些官吏,都已成了一品樓、長河船行的耳目。

在草擬新法、成立國人聯合會這些事情上,周鞅起到的作用不小,跟干將稱得上是朝夕相處,相比較而言,黃遠岱在具體細節上參與並不深。

長于奇謀算計、謀劃布局、玩弄人心的黃遠岱,更喜歡幫著趙寧主持一品樓、長河船行的行動,在暗處跟敵人勾心斗角的爭鋒。

就像國戰期間,他在河北主持義軍跟蕭燕戰斗時那樣。

在如今新法正式施行的關鍵局面與動蕩形勢下,趙寧或許可能因為諸事繁雜,不能及時察覺河北河東州縣的暗流涌動,專門盯著這種事的黃遠岱,又怎麼可能疏忽大意?

之前思想革新戰爭時,河北河東的寒門權貴雖然也有反抗,但規模並不大,這跟黃遠岱預料中的局面不符,已經引起他的好奇與猜疑。

在新法正式推行的當下,河北河東的寒門權貴如果要反抗,這就是他們最好的也是最後的機會,一旦新法深入人心變成鐵打的,寒門權貴將失去反抗土壤。

黃遠岱不能不緊盯著河北河東州縣。

不僅是他在盯著,尺匕、扈紅練、方墨淵、陳奕這些人,也帶著各自的麾下得力人手在盯著。

他們先前不是沒發現狄柬之的人,之所以沒有行動,一直等到今天才驟然發難,不過想要一個最合適的行動時機!

「跟太子殿下交手,楊氏竟然只派了一個狄柬之過來,想與主持過河北義軍戰事的黃先生,比拼這些隱蔽斗爭的手腕,還要在我一品樓面前用細作派暗樁,他們到底哪里來的自信?」

想到這里,扈紅練輕嗤一聲,頗感荒誕的搖了搖頭。

至于天元王庭——每個大晉皇朝的賢才,在面對有礙江山社稷的任何一件壞事時,都會習慣性把對方考慮在內

「誅心之局?」

李虎雖然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但听到這四個字,本能的感覺事情非同小可,

敵人的手法很是惡毒。

趙寧還需要李虎稍後繼續去主持外面的國人審判,給唐興縣的徐地主案一個正確結果,當下便耐著性子,給李虎道明了事情的整個經過。

準確地說,是狄柬之謀劃的徐地主案底細。

「徐地主、劉老實、縣衙方姓官員,早早就已被狄柬之買通。

「這其實沒什麼難的。

「徐地主本身就不算什麼良善之輩,見皇朝要禁止土地買賣,絕掉他的財路,自然是心懷怨忿,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劉老實家的田產,的確是他們家世代耕作,但其實是劉老實的祖上跟徐地主的祖上有交情,那些田是徐地主的先祖給他家種的,平日里並不收租,所以附近的鄉親才會以為那真是劉老實的田產。

「當日徐地主的人毆打劉老實的兒子,不過是苦肉計而已,後者傷得其實並沒有那麼重。

「至于縣衙的方姓官員,志大才疏,一心想要往上爬,卻一直沒能得償所願,久而久之便怨天尤人,楊氏來的人只要許諾他一個七品官和一些錢財,他便會甘冒奇險。」

說到這,趙寧頓了頓,端起茶碗又喝了一口,接著給李虎講解。

狄柬之這個局的關鍵,是用百姓們司空見慣的權貴壓榨百姓的事由,來迷惑唐興縣平民,大肆傳播這件事,引發百姓的群情激奮,將案子影響力盡量擴大。

如此一來,等到國人審判的結果出來,徐地主被判罪,劉老實得到了田產,那就是狄柬之反擊的時候。

他只需要讓方姓官員翻供,說當初之所以在縣衙招供被徐地主買通,是被眾多百姓的聲威所逼迫,畏懼百姓的憤怒不得已而為之,再讓劉老實在彼時招認,自己就是眼看朝廷在襄助平民百姓對付地主,所以想借這個東風利用鄉親們的聲援,把徐地主的田產變成自己的,那麼這個案子的性質立馬就完全變了。

它不是國人審判審錯了案子,而是要表明國人審判與新法的存在,本身就是錯的!

國人審判的核心,是百姓可以反抗權貴可以掣肘官府,而百姓聚集起來之後,形成了群體意志,發現自己手里有了力量,變得十分強大,甚至是予取予奪的時候,是不是還會繼續堅持公平正義?

那些熱血意氣的書生士子,是怎麼變成貪官污吏的?還不是因為手里握上了強權?

聯合起來的百姓會不會趁機公報私仇,向他們看不順眼,跟他們有私怨的權貴動手?會不會為了自身的好處為了更多利益,向整個富人、官吏階層開戰?

一旦百姓不分是非、不辨黑白、不講道理的運用手中的力量,那他們跟之前那些有錢有勢,同樣不分是非、不辨黑白、不講道理的官商有何區別?

方姓官員的「畏懼」有道理嗎?劉老實的「跋扈」有可能是事實嗎?

當然有!

強大的力量天生讓人畏懼,不敢發出不同的聲音,不敢忤逆——這無關它是群體力量還是個人力量。

而大晉要的,是天下的公平正義,而不是

單純的扶持一群人去攻擊另一群人,取代另一群人!

任何不是為了更多公平正義的戰爭,都沒有任何意義。

只有天下公平正義長存,世道才能真的清平,百姓才能真的幸福,國家才能真的強大,大晉才不會落個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結局,這天下才不會在不斷改朝換代的怪圈中走不出來!

一旦思想革新戰爭、大晉新法、國人聯合會的成果,是導致天下失去了公平正義,那麼它們全都沒了存在的意義!

就算新法新制強行推行,讓國家有一時的強大,在不久的將來也勢必讓國家陷入巨大混亂,令這個國家的百姓彼此對立、互相仇視,分裂為兩個只有立場沒有對錯的陣營!

那就是大晉的滅頂之災!

而在當下,狄柬之在河北河東之地,謀劃布置了百十個類似唐興縣徐地主案的案子。

他先是要利用權貴手中的人力財力,有意將案子大肆宣揚成他想要的樣子,而後再利用國人審判,來制造一批影響力巨大的‘冤假錯案’,再之後,當這些案子‘沉冤得雪’的時候,通過權貴掌控的輿論的傳播,破壞力將會極為驚人!

尋常時候,天下的平民百姓大部分是善良的,但大部分又讀書少、見識少、智慧有限,當他們發現自己冤枉了「好人」時,首先就會陷入自我懷疑的境地。

若是局面果真如此發展,掌控著地方部分輿論的權貴們,再安排自己的人手,將百姓情緒引導向懷疑新學說新思想新法,與國人聯合會、國人審判制度,讓百姓們覺得,這天下傳承千年的舊制度舊學說,有著牢不可破的真理,是天下頻頻有盛世,百姓能夠安居樂業的保障,而新思想新學說是倒行逆施,只會讓窮人跟富人互相攻訐、廝殺,彼此都不得安生,那麼州縣就會出現很大的混亂!

權貴們只要利用好這種混亂,便能讓大晉朝政風雨飄搖。

等到他們聯合起來,組建軍隊,開始成規模的反抗新法新制度時,百姓們一旦不支持皇朝,這場戰爭就會變成朝廷跟天下寒門權貴的戰爭。

而大晉的立國之本,偏偏是平民百姓,朝廷已經跟寒門地主撕破了臉皮,再沒有平民百姓相助,還如何與力量不凡的前者作戰?

所以這場戰斗不會好打。

而魏氏、楊氏、天元王庭只要在暗中襄助寒門權貴、地主土豪,那這場動-亂遍至少不會很快平息。

不管這場戰爭誰輸誰贏,但凡是大晉陷入了內亂內斗,狄柬之的目的就達到了!

在大晉因為內亂焦頭爛額的時候,楊氏可以從容征伐南方、嘗試一統南方,如果事情順利,而後就可以進入中原,舉兵北伐。

因為楊氏走的是團結所有寒門權貴、庶族地主的路線,可想而知,到時候河北河東的地主權貴會是什麼反應,「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並不是簡單的說說而已!

所謂的誅心之局,絕不是一句虛言。

狄柬之此計乃釜底抽薪,他所要的,是毀掉大晉的立國根本!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