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章五四零 風暴前夕(7)

陳記包子鋪的包子果真不錯,趙寧都吃得津津有味。

包子里有一股尋常酒樓飯菜沒有的味道,在他的印象中,好像只有趙七月做的飯食,能給他這種特別的親切感。

念起趙七月,趙寧心生微瀾。

如果趙玉潔平定了魏氏與鳳翔軍,攜大功歸朝,以聲威相逼,則皇後之位會在很短時間內易主。

換言之,平定隴右後,宋治會繼續國戰前的腳步,以廢後為契機來對付趙氏。趙寧甚至連廢後的借口都已幫宋治想好——皇後無子。

趙寧當然不能容忍這種局面的出現,並非是因為皇後之位多麼金貴,他跟趙七月如何舍不得,而是不能被趙玉潔取而代之。

這是尊嚴問題。

紅蔻抱著一大袋包子吃得滿嘴是油,看得趙寧都想給她系一條圍巾,免得胸前全是油漬,至于紅蔻自己,注意力太半在美食上,自然是顧及不到這些的。

往三個地痞消失的街口望了一眼,腮幫子鼓鼓的紅蔻抬頭看著趙寧,甕聲甕氣道︰「寧哥哥,他們竟然敢自稱你的弟子,要不要我去幫你教訓教訓他們?」

青竹山一役後,紅蔻的修為雖然一直停滯,好歹也有王極境中期的水準,方圓千百步內落針可聞,對方的談話自然難逃她耳。

趙寧正要將手里最後一小塊包子塞進嘴里,聞言笑著搖搖頭︰

「若是他們真能從此堅守道德、與人和善,莫說半個弟子,給他算個記名弟子又有何不可?」

身為世家子弟,正兒八經的貴族,趙寧以往斷然不會在大街上啃包子,但前世國戰爆發後,在軍伍中與士卒同吃同住,早就沒了這些文雅負擔。

紅蔻將嘴里的美食囫圇吞下,喉嚨上一個肉眼可見的鼓包滑了下去,認真點了點頭後笑靨如花道︰「寧哥哥不愧是神仙中人!

「我听說朝廷的官員教化州縣百姓總是很難,勞心勞力往往還沒什麼效果,刁民依然是刁民,讓人只能感嘆人心不古世風日下。

「而寧哥哥不過是在買包子的時候,順口說了一句話,就讓三個橫行霸道的地痞,心甘情願改變言行,這樣的教化之力教化之功,實在是太厲害啦!」

紅蔻說這些話的時候,看著趙寧的大眼楮亮晶晶的,充滿了崇拜敬重。

趙寧啞然失笑。雖然事實不盡如此,但個中細節卻非是紅蔻那顆簡單的小腦袋能夠輕易明白的,也就沒有反駁、解釋。

教化不力,州縣官員當然要將責任推到百姓頭上,給後者扣上刁民乃至賤骨頭的帽子。而實際上,這些官員自身都德行不端、貪贓枉法,又怎能教化別人?

他們都忙著追逐私利,光靠嘴里喊著什麼禮儀倫常、高尚品德,有誰會理會?

上行下效,所以聖人才會行不言之教。

「寧哥哥,我們去吃驢雜吧,我已經聞到味兒了,香噴噴的,肯定很好吃,而且不會太遠,頂多隔著四條街!」

紅蔻的肚子仿佛永遠都填不滿,剛剛吃完最後一個包子,就又找到了新的目標,拉著趙寧的衣袖身子往前傾,拽牛一樣,恨不得拖著趙寧飛過去。

她修為境界帶來的感知敏銳,到了燕平城後,似乎都用在了搜尋美食上。

趙寧不在意市井繁華,但紅蔻是很看重的,因為越是繁華的地方,美食就會越多,她不喜歡什麼珍珠首飾寶

馬雕車,唯獨對美食沒有絲毫抵抗力。

這樣簡單的少女沒人不喜歡,人在年輕時,尤其是女人在年輕時,正是向往富貴金玉、大千繁華的時候,紅蔻只是想吃美食,趙寧有什麼理由不陪伴?

剛走到朱雀大街,一隊馬車從面前駛過,其中一張車簾略微飄起時,趙寧認出了里面坐著的人。

那是大內總管、掌印太監敬新磨!

前段時間,敬新磨秘密離開京城,不知去處,今日回來,想必是確認了那些襄助魏氏的王極境修行者的身份。

——這些事情對旁人是秘辛,但對燕平城唯一的王極境後期修行者趙寧而言,卻是只要注意就能察覺的東西。

趙寧抬頭看了一眼皇城的方向。

他知道,隨著敬新磨回京,風暴已然降臨。

接下來的燕平,乃至整個大齊皇朝,都會陷入狂風暴雨之中。

所有有資格站上棋盤的人,都要為了生存與榮辱血腥搏殺,而在棋盤之外,還有諸多棋子虎視眈眈,在等待走上棋盤的機會,隨時都可能抽刀出鞘。

當此之際,凡有血氣者,皆有爭心。凡有爭心者,無不精神緊繃、腳步緊促。

趙寧笑了笑,跟紅蔻走向驢雜所在的方向。

他神色輕松,步履從容。

去往美食的路上,就該是這般狀態。

天下之大,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至少在這一刻,皇朝風雲在趙寧看來,都沒有陪曾經為了這個天下以命相搏、險死還生的紅蔻去吃驢雜重要

宮城,風雪亭。

听罷敬新磨的稟報,宋治捏碎了手中的琉璃杯,五官在剎那間亦有不正常的扭曲,雙目通紅猶如一只發狂的野獸。

半響,他深吸一口氣,閉上雙眼,從牙縫里擠出一句話︰

「他們竟然真的敢背君叛國,做下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可見這些世家已是全然沒有一點家國忠義之念,只剩下家族私利了!」

俯身低頭的敬新磨如實道︰「為虎作倀的世家只是一部分,而且是小部分,可見陛下聖德之下,大部分人還是願意為了忠義大局舍棄家族私利的。

「無論何時,天下都會有蛀蟲逆賊,聖人在世時尚且如此,可見這是不可避免的事,陛下萬勿因此心傷。」

這話半真半假,勸慰的用意居多。

眼下擁有王極境的世家,本來就只有一部分,除此之外的世家實力弱小,已經沒有走上棋盤的資格,只能心存幻想、任憑宋治拿捏。

宋治睜開眼,俯瞰著橫平豎直的燕平城,一字字道︰「傳宰相陳詢,傳副大都督韓昭!」

敬新磨稍作猶豫,問道︰「是傳到這里還是?」

「令他們到崇文殿覲見!」

敬新磨精神一振︰「老奴領命。」

在二度將趙玉潔推到台前後,宋治已經沒有踏足過崇文殿處理具體政務,只是會駕臨朝會。

如今宋治再到崇文殿,表明他是要親自理政、親手處理世家之亂!

陳詢與韓昭在崇文殿外的宮門處相遇。

「宰相大人,陛下這時候著急見我們,不知是為何事?」韓昭的語氣很平常,但變幻的眼神顯出他內心的不平靜。

陳詢目不斜視的回答︰「滿朝文武都在背

後叫老夫應聲蟲,既然是應聲蟲,陛下的心思老夫怎麼會知曉?」

兩人沉默片刻。

韓昭發出一聲嘆息︰「我剛剛听說,敬新磨前段時間離開了京師,今日才剛剛回來。」

陳詢望著崇文殿的屋檐緩緩吐口一口氣︰「該來的早晚會來,你我按照計劃行事即可。」

韓昭微微頷首︰「陳公放心,韓某會跟你共進退。」

對方改了稱呼,陳詢卻是曬然一笑,不以為意也並不作答。

這回支援隴右魏氏,陳氏是世家的領頭者,皇帝若是降罪,他自然首當其沖,韓昭嘴里說得好听,事到臨頭之際,還會跟他共擔罪責不成?

御案後的宋治居高臨下,鷹一樣的目光釘在陳詢與韓昭身上,並不說話。

久而久之,陳詢與韓昭都感受到了一股寒意,夏日的陽光灑在地上,本該明媚溫暖,卻給他們一種火海般的感覺,灼得他倆如芒在背。

漸漸地,陳詢與韓昭不由得去想,這殿外是不是埋伏了許多高手,只等宋治出聲,便會一擁而入,將他倆亂刀剁死!

這並非不可能,他們做的事的確足以激怒任何一個帝王,宋治有充分的理由殺他們,而他倆就算有三頭六臂,終究不是王極境,不可能逃出大內。

殿中安靜的時間越長,陳詢與韓昭就越是不安,仿佛頭懸利劍,隨時都可能身死道隕,也愈發琢磨不透宋治的意思。

雙方的氣勢此消彼長。

陳詢甚至情不自禁去想,只要有機會開口,他可以把條件開得低一些,主動放棄一些事先打算好的東西。

對,條件。

當然是條件。

世家們支援隴右的時候,之所以掩蓋各自的真實身份,絕非是以為這樣宋治就發現不了,而是要給彼此留余地。

從一開始,世家們就沒打算跟宋治魚死網破!

在當今形勢下,魚死網破,世家並無勝算,天下大亂,世家也未必討得到好。

他們是要借此機會表達強硬態度、展現強勢立場,聯合起來給宋治施壓,從而迫使宋治退步,就此停止扶持寒門打壓世家,並在之後保障世家之利不受侵害,讓大齊皇朝回到世家與帝王共天下的大局!

世家也好,帝室也罷,都是既得利益者,有自身的地位、尊榮與特權,掌控天下相當一部分財富。

既然是既得利益階層,那麼天下穩定就是他們的首要追求,只有四海升平,他們才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安安穩穩的享受權力與富貴,牧養天下之民。

要是天下大亂,烽火連城,受損最大的當然是既得利益者。一個平民之家攏共才多少財富?抵得上他們隨身玉佩的十分之一價值嗎?

每逢改朝換代,都有新的勛貴冒頭,舊的貴族定會消亡一批,這些世家誰敢保證,自己的家族在經歷亂世後,不是衰亡而是強盛?

如今的天下,可是寒門勢大!

不到最後一刻,哪個世家願冒天下傾覆的危險?

所以世家們要的,是跟宋治談判,維護自己過往擁有的利益!

終于,在陳詢汗出如漿的時候,宋治淡淡開口了︰

「隴右戰事歷時數月未能結束,區區鳳翔軍竟能堅持到現在,實在是出人意料。朕欲快速平定隴右,不知諸卿有何良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