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328章 看不見的力量

北周南線的第一道關口,叫洵陽,大概位置,在今陝西省旬陽縣。而位于它西北面的金州,也就是今日的陝西省安康市,則是漢中的南大門。

北周在此建了一個「金州總管府」,類比于之前在襄陽建立的「荊州總管府」,和北齊的「行台」制度有點像,只是權力沒那麼大而已。

宇文邕讓跟宇文家頗有淵源的隴右李氏出身的李穆鎮守金州,他麾下有幾只小貓小狗,比如說能奔達、梁景興、宇文桀等無名之輩。

這個宇文桀可不是宇文泰家族的人,而是當年宇文泰還未發達的時候,出身宇文部的其他支流,別看叫這個名字,其實跟北周皇族沒有一毛錢的關系,在軍中也是名聲不顯的存在。

就好比是北齊的鮮卑段部一樣,軍中姓段的,又是從六鎮來的人一大堆,但跟段韶有關系的,卻未必有那麼多。甚至大部分都完全沒有關系。

李穆麾下的周軍是邊軍,連一個軍府的府兵都沒有。這些人守城有余,進取不足。李穆空有一身本事使不出來,守金州守得有些憋屈,正如跟他對陣的楊素一樣,手里都沒有精銳,也都是邊路,沒什麼大用,卻又不得不在這里呆著。

李穆是老江湖,跟韋孝寬做了一樣的選擇,主動放棄了均縣、勛陽等地(今日丹江口水庫所在位置)。明知道齊國水軍佔優,那麼就不要正中敵人下懷,這是每一個有腦子的將領應該做的。

勛陽往西,沿著漢江,都是崎嶇的山路,易守難攻,李穆在此設立了第一道防線,而自己則是坐鎮後方的金州,總覽全局。

楊素派兵佔領了均縣,在荊襄招募鄉勇,打造戰船及漕船,似乎有長期駐扎下去的打算,一直按兵不動。

他這麼苟,缺兵少將的李穆,也不會發了瘋去撩撥齊軍。明明沒有戰船,卻跑水多的地方「偷襲」齊軍,李穆幾十年行伍,自然不會做這等蠢事。

北線的玉璧,蒲阪,兩國重兵對峙,南線卻詭異的平靜,沒有任何波瀾。

這天,楊素收到消息,玉璧城破,周軍大半被俘。有一批周軍老兵,將會被送到荊州,希望楊素能將這些人接收。

然後,在江陵等地,舉行「公審大會」,聚集當地民眾參與公審,指認周軍老兵中當年在荊襄胡作非為,欠下血債的劊子手。

把這些人挑出來以後,讓當地衙門重新審理,專門派人替當地百姓的「苦主」寫「訴狀」,把案子辦成鐵案,並流轉到荊襄各地,專人宣講。

至于少部分沒有參與當年血案的周軍戰俘,則是讓他們在荊襄當地為奴十年,在衙門里簽下契約。

這些人,不要怠慢了,也不要弄死了。

在信中,高伯逸將具體的事情要怎麼操作,都交代得很詳細,生怕楊素會按照自己的理解,胡作非為。

位于襄陽城的荊州都督府書房里,楊素有些無奈的將手中的長信放下,嘆了口氣。

高伯逸居然都沒提南線進軍的事情,極有可能是不想讓他楊素帶兵入漢中了。至于為什麼,其實也很好理解。

南線的這一支齊軍,本身就是「打醬油」的。如果周軍沒防備,那麼就西進偷一波塔。但是現在周軍這邊有宿將李穆坐鎮,明擺著沒機會。

所以還是不要瞎折騰了吧。

從高伯逸在信中交代的事情就知道,他是希望楊素在荊州做一些安民的事情,刷一波好感。所以周軍戰俘還沒到,高伯逸的信就已經到了。

不會出現周軍戰俘來了以後,楊素不知道要怎麼擺弄這些人的糗事。無論是公審,還是處理那些「陳年舊案」,都非常耗費心力。

南線只有傅伏和楊素二人,政務出眾的李德林又不在,楊素也不得不放棄內心的火熱,低下頭去做一些實際的事情。

高伯逸才是齊國的老大,而不是他楊素!

如果高伯逸詳細交代的事情都沒做好,那麼哪怕打進關中,也會在對方心中留下惡劣的印象。

如今玉璧城已破,周國遭遇重創!誰都知道,周國有極大概率要扛不住了,以後就是齊國的天下,不,以後就是高伯逸的天下了!

這個時候,是立下一點可憐的戰功重要,還是……討高伯逸的歡心比較重要。

楊素從來就不是一個傻子。他有今日的地位,自身的聰明才智,確實是一個因素,可惜天下聰明人何其多!

他能走到今天,沒有被人搞死,全是因為高伯逸的提攜,系統性的各種安排。沒有高伯逸,他就是什麼都不是!

在別人眼中,他楊素就是高伯逸的鐵桿親信,篡位都要沖在最前面的。如果自己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哪怕高伯逸大度,不來收拾自己,恐怕那些想討好高伯逸的人,也不會對自己客氣的。

楊素一直有一個軍功的夢想,一人一軍滅一國,大丈夫當如是!這個機會,現在似乎就在眼前,只不過稍微有些阻礙。

人生的最難之處,果然是在于利益的抉擇。那些毫無希望,只能默默做著必須要做之事的人,反而不會覺得難。

因為他們連思考這些的時間都沒有。

「罷了,那就……」

「楊長史,周軍那邊派人過來了,似乎……是悄悄過來的。」

門外親兵小聲說道。

誒?

楊素一愣,怎麼正當自己打算放棄軍功的時候,這「機會」就來了呢?此時他有種後世高考後是讀清華還是北大的兩難煩惱。

「帶進來吧。」

楊素沉聲說道,想了想平日里高伯逸的樣子,也有樣學樣的斜靠在椅子上,一副剛剛睡醒的懶散模樣。

「來者何人吶?」

楊素漫不經心的問道,其實內心已經如同火烤一般。

「鄙人乃是能奔達將軍的親信,听聞齊軍乃是仁義之師,所以特意來向齊軍投誠。這是我家主公的親筆信。

若是楊將軍信得過我家主公,三日後子時,將會打開洵陽城城門,讓齊軍進入。而我家主公,則會交出手里所有兵馬,帶著家小前往襄陽避難。」

來人將能奔達的信,雙手呈上,遞給楊素。

「兩軍交戰,無緣無故就要獻城投降。恕在下直言,你們這麼做,讓我有些好奇。」

楊素看完這封語氣異常謙卑的信,感覺很奇怪。

感覺對方完全沒有使詐的余地,怎麼就突然這樣崩了?沒理由啊!

哪有人一仗都不打,直接就投降的?起碼你反抗一下吧?

我們是在打仗,不是在跟你們操演啊!

「你家主公還說了什麼沒有?」

「呃,我家主公說,高都督提倡天下一家,麾下的齊軍,乃是仁義之師,不殺戰俘,所到之處秋毫無犯。

如今玉璧城已破,周國破滅只在旦夕而已。繼續堅守南線,已經毫無意義。現在兩軍尚未交戰,也未造成任何殺孽,正是順應時勢的時候,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故而我家主公當機立斷,決意投誠,希望高都督接納。」

「你且先回去,拿著我的信物。按你們的計劃,三日後,我派人來接手洵陽。」

楊素將手上的一個白玉扳指遞給周軍使者說道。

「如此甚好,在下也可以回去復命了。」

周軍使者走後,楊素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自己正要放棄西進計劃的時候,事情居然有「轉機」,這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呢?

楊素有點猶豫,到底應不應該走這麼一遭。

其實,洵陽那邊耍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楊素可以先拍個一兩百人,去接手那邊的縣城,然後讓周軍轉移到均縣。

如果周軍不服從轉移,那麼就必定是使詐,齊軍無非損失這點人罷了。可是周軍將領難道不會給自己留後路?

你今日把齊軍耍得夠爽,將來萬一做了階下囚怎麼辦?(以目前的情況看,這種可能性不僅有,而且完全不能忽略不計)。

本來沒仇怨的,硬是要搞點事情出來,讓對手把你記恨,說真的,這種將領以後被敵軍俘虜以後,尸體吊城門口示眾都是咎由自取!

只要稍稍揣摩下就知道,此事很可以試試。

「來人啊,將傅伏將軍找來……算了,還是我親自去吧。」

楊素提著佩劍就出了書房門。

……

今日是鄭敏敏的「大好日子」,居然被不約而至的王琳打斷,哪怕是高伯逸也覺得很不好意思。好不容易送走王琳這尊大神,他悄悄的來到鄭敏敏的臥房。

剛才沒做完的事情,現在可以繼續了。

他迅速月兌掉衣服,鑽到被子里,卻發現里面的女人,居然也是光溜溜的什麼都沒有。

……

竹竿每日蹲點的房間里,鄭敏敏裹著厚棉襖,想笑又不敢笑,想哭又感覺今天的事情,真的是挺可笑的,一時間精致的小臉糾集在一起,看著格外怪異。

「主公家的妻妾里面,對主公最為情真意切的人,除了李家娘子外,就屬你了。所以你以後千萬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自暴自棄。」

竹竿苦勸道。

「唉,我也知道。我本來就沒那麼大的心思,再說,我跟阿郎之間,那是不一樣的,我跟她們都不一樣,也不要跟她們爭什麼。」

鄭敏敏嘆了口氣,說是這樣說,可是今日應該是她跟高伯逸上床啊,初夜呀,第一次啊,憑什麼讓給別的女人呀!

「我也是沒料到,為什麼元仲華會來。更是沒料到,她跟你談了一番後,你就把臥房讓給她了。其實你完全不用擔心,如果是李家娘子,你自然要禮讓她三分。可是元仲華嘛,她算老幾?主公的一個玩物而已。」

竹竿有些不屑的說道。

高伯逸能為了鄭敏敏生病而不去前線,就足以說明了很多事情。要是談「爭寵」,元仲華大概不是對手。

「你不明白,現在正是阿郎需要元氏力量的時候,這一步,說不定就能打開蒲阪的局面了。這麼關鍵的時刻,我讓一讓,沒什麼的。

你看她偷看我的眼神,就是那種無可奈何又有些佩服的眼神。

關中也有很多元氏的族人,他們現在……正是做決定的時候。」

元仲華乃是孝文帝元宏一脈的嫡系,她的話,很好使!

這一點是完全不需要懷疑的。連高洋那麼恨元氏之人,都沒有殺元仲華,足以見得她的能量之大。或者可以這樣說,元氏原本是跟高伯逸接不上頭的。

但是有了元仲華在其中穿針引線,那就另當別論了。

這就好比是高伯逸當初跟世家完全沒交集,但是娶了李沐檀以後,北方世家就如同蒼蠅一樣圍上來了。很多時候,人情關系是存著的,彼此間需要一個看上去不太重要,實際上卻是重中之重的紐帶。

而元仲華早不來晚不來,偏偏破了玉璧城之後就來了,難道真的是因為她很想念高伯逸?

恐怕是為了齊國的元氏族人,以及為關中的元氏族人奔走,才是此番到這里的最重要原因。

果然啊,世上並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亦是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我一直都不明白,阿郎為什麼要花那麼多心思培養我。要說聰明的話,世上聰明的女人挺多的吧?」

鄭敏敏像是一條咸魚,趴在桌案上,困意陣陣襲來。

「這麼多年,其實主公真的是誰都沒有完全相信過,他一直都是有保留的。而你嘛,一來是個女人,不可能背叛他,男人發達了可是要篡位的,主公可不想培養出第二個高伯逸來。」

竹竿今天的話有點多。

「那第二條呢?」

「第二條就是,主公一直很佩服當年扶持孝文帝上位的馮太後,他評價後院諸位娘娘,還特意提起你了。」

「誒?他說我什麼。」

鄭敏敏突然來精神了。

「他說你有馮太後之才智,卻無馮太後之婬亂,將來危急時刻,可以托孤。」

竹竿煞有介事的說道。

「我在他心中評價這麼高?那李家娘娘呢?」

鄭敏敏有些緊張的問道。

「主公說他希望能走一條新路出來,如果將來李家娘娘主政,一定會走老路,這是他不想看到的。他還說你一定是最懂他心思的女人,他雖然不能給你名分,但是很有可能會托付大事給你。

你可別跟他說,我說了這話。」

竹竿很認真的說道。

「你放心,我肯定什麼都不說。公孫先生,我跟你結拜兄妹怎麼樣?」鄭敏敏盯著竹竿問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