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946章 生死存亡之秋(上)

「原來如此!」

深夜自家書房里,高伯逸伸了個懶腰。王思政的築城書籍,他仔細的一遍又一遍的研讀,最後得到一個結論︰城池怎麼樣不重要,重要的是選準位置!

類比于後世三線小城的郊區別墅與北上廣的重點高中學區房!

三線小城的別墅再豪華,它的價值也有限,而無論學區房多麼破舊不堪,它都是香餑餑的存在,只要入學規則(打仗的方式)不變,那麼它就會一直香下去!

王思政的牛逼之處,就在于通過一張簡略的地圖,然後去實地考察一番,就知道哪里可以築城!

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知道,古代的「城」,特別是這種以軍事功能為主的城池,都不會特別大!

中國古代最大的城池,不是唐代的長安,而是北魏的洛陽城,里里外外加起來超過了100平方公里!

如果把外圍那些設施(比如驛站,寺廟等)也算上,那麼北魏洛陽則有足足180平方公里!

插一句,【 換源神器】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竟然安卓隻果手機都支持!

這個面積已經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大了!

然而,這麼「大」的一座城,撒在一個州,一個郡里面,也就那樣了!無論在哪里,都是大片的農田、山林、河流!

所以你靠蠻力去築城,是起不到防守據點作用的!必須要依靠眼光來判斷。古代沒有詳細地圖,沒有衛星雲圖,什麼也沒有。要想建一座卡住要害的城池,何其艱難!

不懂的人,連位置都選不對。

比如玉璧城,作為西魏擋住東魏的最前沿要塞,這地方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為何只有王思政看出這里可以築城呢?

這就是眼光和本事。

可以說王思政一句話「哪里哪里應該築城」,在關鍵時候就頂的上千軍萬馬,這絕不是夸張的說法,而是一個事實。

「皮景和跟王思政比起來,究竟差了多少道行呢?」

高伯逸喃喃自語的說道,像是在安慰自己一樣。

不是他不相信獨孤信的能力,而是因為皮景和不僅善于防守,而且跟六鎮鮮卑多有接觸(不能完全算是一個群體,皮景和是高歡府里出來的嫡系,嚴格說算是高氏皇族的人馬)。

「高長恭現在應該已經到了晉城吧?他到底有沒有說服自己的兄長呢?」

越是臨近大戰,高伯逸越是患得患失。

所有的事前準備,都已經布置下去了,剩下的,說難听點,叫「臨陣磨槍」,只是看著好而已。

正如段韶的手段也差不多用完,剩下的,就是沙場上見真章。

「阿郎,楊宰輔來了,就在大廳里等著在,他還帶了個不認識的人來了。」

福伯在書房門口說道,吐詞清晰,重點明確,不愧是曾經在楊府當過跟班的,就是跟一般的家奴不一樣。

「楊胖子?他這個時候來做什麼?」

現在已經快子時,別看高伯逸現在在看書,實際上天剛剛黑的時候,他已經跟盧臣萱在床上吃過一次「便餐」了。

楊愔這個時候不在床上躺著,跑這里來做什麼?

高伯逸披上大氅,來到大廳中,就看到楊愔身邊站著一位清瘦的文士。看起來四十多歲的樣子,沉穩有度,面色非常平靜。

他站姿非常「妥當」,看著就讓人覺得很舒服,謙恭但是並不卑微。身板筆挺卻又不顯得另類。

很多細節方面的禮儀,那不是一兩天能學會的,貴族和世家雖然喜歡裝,但有時候他們也確實裝得像那麼回事。

這是高伯逸怎麼也學不會的,當然,他也根本就沒打算學。

「楊宰輔深夜來訪,是有什麼緊急的事情麼?」

對于楊愔這麼冒失,高伯逸非常不爽!為什麼會這樣呢,那是因為楊愔也是「錨定」鄴城的重用角色,他要是亂了,自己的某些計劃就推行不下去了。

起碼大軍的糧草就有可能出問題。

「九合,這位是我的至交好友裴讓之,他從前與你父(高德政)有些過節,所以今日我特意來做個說和的人,希望父輩的芥蒂不要延續到你這一輩來。」

楊愔說話的語氣,像是長輩,顯然不是為了公事而來。

或者說,裴讓之或許真的找自己有事,然而楊愔也是受人之托,他根本不想這麼晚還來找高伯逸!

在家里玩小妾不好麼?非要出來受罪?

「過去的事情那都過去了,如今正是多事之秋,要攜起手來共渡難關才是。」

高伯逸一語雙關的說道,暗示裴讓之與自家便宜老爹高德政之間的「私仇」,他不想干預。

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松弛下來,裴讓之似乎也沒那麼緊張了,他對著楊愔微微點頭,對方向高伯逸行禮道︰「在下事情已經辦完,告辭了。大都督身負重任,還請謹慎行事。」

楊愔今天稀奇古怪的,不過高伯逸也沒多想,而是將他送到門口。此間裴讓之一直當做透明人一般,一言不發,就那樣靜靜的跟在高伯逸身後。

這個人有點意思啊!

高伯逸心中暗道。

等楊愔走後,他將裴讓之帶到書房里,兩人落座之後,高伯逸沉聲問道︰「裴公深夜來訪,可是有什麼性命攸關的大事?」

高伯逸這話說得非常不客氣,那意思隱隱有些威脅。時至今日,他自己已經變成了曾經最為唾棄的頂級權貴。像這樣的大咖,本身就要有自己的咖位。

俗稱︰貴人不能賤用。

今日裴讓之若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高伯逸以後有機會定然會給對方小鞋穿,這點毫無疑問。

「高大都督,在下有一事相求,順便,也想送都督一份大禮。」

裴讓之壓低了聲音說道。

一件事?

高伯逸漫不經心問道︰「是什麼事,說來听听也是好的。」

「在下佷兒裴矩,聰明伶俐,自幼喪父,過繼到我門下,我視若己出。

如今他已經十一歲,正是缺少歷練的時候,我想讓他跟著大都督身邊行走,跟著大都督學習兵法韜略。」

就這?你他喵的是不是無聊啊,有事不能白天說?

高伯逸氣不打一處來,剛剛準備開口反諷幾句,忽然感覺「裴矩」這個名字貌似有些耳熟,卻又不記得在哪里听過了。

這一定是個歷史留名的人物!

他又把話咽下去了。

「這倒是無妨,你說送我一份大禮,到底是什麼禮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