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44章 宣而不戰

婁昭君有沒有把楊愔當女婿呢?答案是沒有的。

歷史上高殷即位,高演政變的時候,婁昭君殺楊愔可沒有手軟,眼珠子都被打出來了,你說有多慘。

政治上的事情,從來都是你死我活,爹殺親兒子都不會手下留情的,更何況只是個漢人女婿呢?對于這件事,高伯逸看得比楊胖子要透徹多了。

「和晉陽那邊沖突也是難免,可你不用把矛頭指向一個老婦人啊。你就說段韶挾持了太後不行麼?非要把事情做得這麼絕?」

楊愔皺著眉頭苦勸道。

不過看高伯逸的表情,似乎根本不打算跟自己理論,楊胖子最後只能長嘆一聲。

「國家大事豈能兒戲?楊宰輔官場縱橫多年,有些道理不過是當局者迷罷了。」

高伯逸剛剛說完,一個小太監氣喘吁吁的從皇宮大門里跑出來,急急忙忙的叫住高伯逸,說是太後有請。

不用說,和婁昭君徹底翻臉這種事情,李祖娥一個人是扛不住的,再加上之前高伯逸沒有跟她通氣,所以現在叫高伯逸回去商議對策。

「你好自為之吧!」

楊愔搖頭嘆息著離開了。

等他走了以後,高伯逸這才長嘆一聲。

世上人人都好面子,你好我好大家好,這樣的事情多麼令人神往啊。

可是,世間哪里有兩全其美的事情呢?

婁昭君在立高演為皇帝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她侵害了自己另一個兒子高洋的利益呢?要知道高洋現在可還沒死呢?

母親不問候一下重傷的兒子,反而剝奪了他後代的繼承權,這真是親生的兒子?

一切不過是為了所謂「大局」而已。

婁昭君有自己的「大局」,高伯逸亦是有自己的「大局」。婁昭君的大局,是保證鮮卑人的利益,同時保證政權名義上是在高歡和自己後代手中。

而高伯逸的大局,不問可知,乃是為了自己最後能坐上那個位置,把執政階級換一茬,保證漢人利益的前提下,加速鮮卑人漢化,最後不分彼此,和平轉型。

這兩人要的東西都不同,如何能談得攏?

婁昭君已經出牌了,如果高伯逸這一波慫了,那麼一向立場都不是很堅定的北方漢人世家,很有可能會改換門庭。

到時候自己沒有那些大戶們的支持,果真能撐得住?

這個問題幾乎不需要去考慮。

他來到玳瑁樓的臥房里,就發現李祖娥面色憂郁的看著床上睜著眼楮不動的高洋,又看了看剛剛進來的自己,似乎心中百般滋味無處宣泄。

「九合來了啊,那個老太婆立了高演為帝麼?他真是在當我死了啊。」

高洋平靜的感慨道。

「陛下,確實如此,現在要如何應對?」

高伯逸明知故問的說道。

「難道你沒有發檄文?」

高洋略有一些吃驚的問道,身體雖然不能動,但那雙眼楮好像能洞察人心,看透高伯逸一樣!

「檄文,微臣正在想怎麼寫。」

被高洋猜到了意圖,高伯逸一時間有些不好意思的模了模鼻子。

「檄文這種事情,交給祖珽就行了。有什麼事情,你直接去做,不用每件事都來請示我。我現在就是個廢人,無權也無能為力」

身體不能動了,也不能喝酒了,高洋的精神似乎異常平靜。哪怕不能出這個臥房,但似乎對外面的事情有著精準的判斷。

「是,陛下保重身體,微臣告退。」

高伯逸走了,只剩下李祖娥一人。

「你一直恨她入骨的,現在有機會報仇了,我也不會攔著你了,唉。」

高洋輕輕嘆了口氣,說是不在意,其實心里還是有些在意的。

「死人不能復生。」

李祖娥搖了搖頭,其它的話什麼也沒說就離開了。

這段時間,一直是她在照顧高洋。快到生命終點的最後旅途,兩人似乎找回了些許夫妻之間應該有的平淡味道。

只可惜,一切都回不去了。

李祖娥離開了很久以後,臥房的門被推開,劉桃枝如鬼魅一般的走了進來。

「陛下,太後在晉陽……發難了。」

劉桃枝有些難過的說道。

他曾經是高歡的蒼頭奴,負責抗馬槊的。結果現在為了皇位的繼承,整個國家變成這樣,他如何不難過?

「朕的基業,高演要來取,得拿出點真本事來才行。

把宿衛軍的兵符交給高伯逸,助他一臂之力。」

交兵符?那樣可就毫無自保之力了啊!

劉桃枝面色駭然,不過依然沒有說什麼,只是輕輕點點頭。

「對了,派人盯住段氏。一旦她有逃出鄴城的跡象,給我抓回來。我的時間不多了。」

高洋的身體本來就不好,然後這次摔傷,又損耗了身體里本來就不多的元氣。他如今經常吃不下任何東西,實際上已經到了肝硬化的晚期。

什麼藥都救不活了。

「喏,那皇後那邊?」

顯然,李祖娥有什麼事情,劉桃枝是知情的。

「罷了,隨她去吧,到今天這一步,也是我造成的。就當是我給她一點補償吧。」

高洋悠悠嘆息了一聲。

患難見真情,他出事以後,一直是李祖娥在照顧,而段妃一次也沒有來過,完全當他已經真的死了。

好多事情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啊!

「那老奴就遵陛下旨意。」

……

北齊天保九年初夏,呆在重鎮晉陽的太後婁昭君宣布立其子高演為帝,並指責高洋暴政,不配為帝。

其指定繼承人高潛乃是兒皇帝,主少國疑,且身邊奸臣環伺,根本無權繼承帝位。

晉陽十萬虎賁,打算隨時南下鄴城,清!君!側!

而北齊中樞則是發布檄文,聲討婁昭君弄權,分裂國家,蠱惑忠良。經宗正寺商議一致決定,剝奪婁昭君的太後稱謂,剝奪高演的長山王爵位,並召喚二人回鄴城接受審判。

檄文正告晉陽各路大佬不要助紂為虐,天下大勢浩浩蕩蕩,千萬不要做當臂擋車的蠢事。

雙方都宣布對方為叛逆,一邊要「清君側」,另一邊則是要「平叛」。

然後呢?

沒有然後了,兩邊都沒有準備好,晉陽更是指望著今年秋收的新糧。雙方處于一種詭異的「宣而不戰」姿態。

不過明戰沒有,暗戰倒是不少。北齊中樞對晉陽地區轟轟烈烈的經濟封鎖,率先拉開了序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