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74章 投鼠忌器

太子高殷被毒殺,最傷心的人肯定是李祖娥,最失落的人肯定是高洋,其余的人,大部分都覺得無所謂,甚至還有不少人私下里彈冠相慶。

然而對此事最為羞惱之人,卻非趙隱趙彥深莫屬!

一方面,高洋將後官交給他管理,結果出了這檔事,雖然跟趙隱去了一趟南陽沒有時刻盯著有關系,但他始終難辭其咎!

另一方面,趙隱平日里低調,但卻是極有大局觀之人,懂得取舍與權衡利弊,又向來與世無爭。他一心想著北齊政權在高洋之後能平穩交接,沒想到有人居然敢如此直接的打臉!

太子都沒了,我看你還效忠什麼太子!

那些人對趙隱發出的信號就是這樣的,這如何不讓自尊心極強的趙彥深惱羞成怒?

但對于這些事情,他又是無力反擊,因為他能明顯感覺到高洋對他的信任,大不如前了。高紹德被婁昭君誤殺,趙隱還可以找借口說自己不在鄴城。

然而高殷的事情,是在趙隱眼皮底下發生的,他能跟高洋說不關自己的事麼?

「爹,外面有個叫高伯逸的人來訪。」長子趙仲將,在趙隱耳邊悄悄問道,打斷了這位大佬的沉思。

「你回避一下,我親自去門口接他進來。」

趙隱稍微整理了一下衣衫,整個人保持著一種中正平和的姿態,來到門口,一身皂色僧侶常服的高伯逸,已經獨自在此等候多時了。

張晏之派來的兩個外勤,正在暗處監視,看高伯逸有沒有被人跟蹤,說不定可以找到一點線索。

「高九合,里面請吧。」趙隱面無表情的說道。

高伯逸也不跟他客氣,亦步亦趨的跟著趙隱進了書房,兩人跪坐于地,你看著我,我看著你,誰也沒有說話,氣氛有些凝重。

「今天我為太子的事情而來,負責查案,陛下的信物在此。」

高伯逸沒有廢話,直接拿出高洋的玉扳指,遞給趙隱。

對方仔細確認了一下,微微點頭,表示認可高伯逸此番來意的正當性。

古人對于公事還是私事,那是分得極為清楚的,沒有,也容不得半點含糊。

「關于太子高殷被毒殺,趙公有沒有東西可以教我?」

高伯逸板著臉問道。

「在下對此毫不知情,深感震驚,無比哀痛。」

趙隱說了句實話。

「那在下告辭。」

高伯逸對著趙隱拱手行禮,準備起身。

「慢!老朽可否問一句,高王爺此番是代表自己在查案,還是代表陛下在查?」

趙隱眯著眼楮問道,連稱謂都變了。

原本他不會這麼直接,但是現在形勢所迫,很多事情也由不得他了。

高洋現在怒氣還沒有爆發,還在等待一個調查結果。如果在他心理預期的時間內沒有給他一個交代,呵呵,那就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被波及了。

至少他趙隱是逃不過這一波清洗的。

自己是受害者,反而要被清洗,世間有這樣混賬的事情麼?

此時趙隱若是不出來反抗,別人還真以為他是泥巴捏的!

「自然是…我自己在查。」高伯逸沉聲道。

「薛豐洛,他是鄴南城皇宮的監廚蒼頭,此事與他月兌不開關系。如果你要查案,只能從他開始。」

監廚蒼頭,並非是北齊專有的官職,而是皇帝的親信家奴在皇宮里擔任監督庖廚的職位。薛豐洛為東魏和北齊高家服務了幾十年,高歡在的時候,此人就是做這個事情的!

他和劉桃枝一樣,起步相同,來歷近似,也都是地位超然。不同的是,劉桃枝是專門干髒活的,而此人是專門負責皇家子弟吃喝的。

難怪高洋懷疑趙隱都沒有懷疑薛豐洛。趙隱再忠心,始終是外臣,而薛豐洛是給高家服務了幾十年的老家奴。

也難怪趙隱此時按兵不動,不用手里的權力拿下薛豐洛。

在沒有實證以前,貿然行動,那是莽夫所為。很明顯趙隱不是莽夫,相反,他一直都是穩得不行。

「趙公,太子已經不在了,你要怎麼辦?扶持段妃上位?還是保陛下的庶子高紹仁?」

高伯逸皮笑肉不笑的問道。

高紹仁母親是嬪妃裴氏,其家族勢力完全沒辦法撐起一片天來。若是保段妃上位,高隆基登基為太子,完全是便宜了唐邕。

高殷被毒殺,唐邕嫌疑最大,當然,他不可能是直接出手的人,背後謀劃還差不多。趙隱自詡聰明穩重,被人這樣戲弄還發不出火來,心里怎麼想可以預見!

定然是不爽到了極點!

果不其然,趙隱痛苦的閉上了眼楮,全身顫抖著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嘴唇微微張開,又微微閉合。

以趙隱的為人來說,听到了高伯逸這樣的話,內心應該是極為掙扎吧?

「長山王高演,也是個不錯的人選吶。不過此番太子被刺,他亦是擺月兌不掉嫌疑,至少也是知情人之一。趙公以為如何?」

趙隱睜開眼楮,微微點頭。這麼大的事情,高演沒听到一點風聲那是不可能的。就算他不知道高殷會被毒殺,有人要行刺高殷,這種事情他是絕對知情的。

或許心中還暗暗盼著高殷死?

不好說,但樂見其成就對了。

高演都是如此,就更別提高湛了。這兩兄弟從來都不喜歡高殷,這是明擺著的事實。

「趙公,扶持高潛上位,你覺得怎麼樣?他也是嫡子啊。」

圖窮匕首見,高伯逸拋出了自己的終極殺招!

趙隱雙目圓睜,怒視著他,極力壓抑著自己的情緒,喃喃自語道︰「高王爺倒是打了一手好算盤啊。」

他對著高伯逸嘿嘿冷笑,隨即一言不發。

「世家以宗門為貴。高潛雖是我親子,但卻是高洋之子無疑。

他登基了,依然是高氏皇族掌管著神器,趙公以為如何?」

高伯逸這話看似在強詞奪理,實際上卻是說到了點子上!

古人重視血脈,但更重視宗法禮法!

不說開放的唐代,就說後面保守的宋代。趙匡胤一脈與趙光義一脈,後面玩了二人轉,但史書有因為這個而否定宋朝這個朝代的延續性麼?

並沒有。

再比如說秦始皇的身世,哪怕他真就是呂不韋親子,但卻也是秦朝的第一任皇帝,不會有任何改變,這就是宗法的威力所在!

如果高伯逸的私生子高潛即位,北齊會改國號麼?會尊高伯逸為父麼?

不存在的,根本不可能有這種事情。最多高伯逸私下里得意一下︰老子讓高洋喝了洗腳水,如此而已!

後周郭威讓位于毫無血緣關系的郭榮(柴榮),難道後周就改朝換代了麼?

如此多的例子都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此刻趙隱也在心頭盤算著這一切。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