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解釋一下北齊的“軍事雙軌制”

注意看標題,這里說的是北齊,而非東魏。確切的說,在高洋之後,所為的「雙軌制」就已然瓦解,篡位的高演想將北齊南方地區,也就是兩淮的軍事力量也納入到禁軍體制里面。

結果很明顯,他還沒做完這些事,就已經「被死亡」,所做的改革不值一提,在這里就不需要多說什麼了。

言歸正傳,什麼叫北齊的「軍事雙軌制」呢?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國家,兩套軍事班底,互有交叉。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北齊「宿衛軍」(鮮卑禁軍)「勇士軍」(漢人禁軍),其實總體說來,只能算是「河北禁軍」。

其中,宿衛軍多半來自原北魏解體後洛陽地區的禁衛(絕非是按血統選拔,前文里面已經有過敘述,北齊並不是按血統來分鮮卑與漢人的,對此認知異常混亂)。乃是北魏「六坊」的精華。

這些人的作用,平時就是宿衛鄴城和京畿周邊地區,打仗的時候,再由大將領兵到前線,戰後返回鄴城。

所謂「軍事雙軌制」,不是說的百保鮮卑與漢人勇士。這二者是同一種體制,互為表里的,只能算是雙軌制里面的其中一條軌道。

另一條軌道,說的是晉陽地區的鮮卑軍戶!這才是東魏開國的核心軍事力量,而剛才說的百保鮮卑與勇士,只是高洋改革的成果。

所以細心的書友應該可以發現,書中高洋改革的思路,其實與之是一脈相承的,就是為了制約晉陽軍方系統,防止他們反過來影響鄴城的政局。前面寫的歷次戰爭,書友們可以回頭再去看一下,就知道其間的妙處在哪里了。

再回頭來看看北周滅北齊的晉陽之戰,為什麼有些地方沒有反抗,有些地方在頑強抵抗,這里面就有軍事雙軌制的深層次原因,作者君就不在這里多說了。

總之,強調一下,晉陽乃是獨立軍區,其間人員編制就算是高洋也無法強迫干預,只能拉攏和調動。而鄴城的宿衛軍和勇士軍才是「自己人」。

晉陽軍區內,婁昭君的號召力遠大于高洋和後面的高氏皇族,如果弄錯了這一點,很多歷史事件都會無法解釋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