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26章 戰略反擊(上)

「四郎,我們把大軍撤回對岸吧!」

齊軍淮河大營里,高長恭正在讀兵書,沒想到在河對岸的秦方太,直接過河來找他!

「怎麼了?你不守河對岸糧倉,來這里做什麼?」

高長恭不悅的訓斥道。

「四郎,卑職已經以四郎的名義,將大部分糧草轉運光城郡(今河南省光山縣),除非周軍孤軍深入,才能燒毀糧倉。

四郎,如果我沒有料錯,此番高大帥已經敗了,我們放棄這里的大營,固守對岸,還能維持防線!」

臥了個槽,你想害死我啊,假傳軍令?

高長恭的臉都氣紅了。

對岸的糧倉,你他喵的下令搬運到相鄰的郡?(光城郡挨著北義陽郡)

「秦方太!你的狗膽怎麼能如此的大!你知不知道這是什麼罪行!」

「四郎,我一個人死,好過我們這一堆人死,你現在不撤退,很快就撤不走了。

最新的戰報在這里!」

秦方太大大方方的將一張帶血的紙遞給高長恭,上面寫著攻佔隨縣的段暢,力戰不降。但城門被人打開,現在已經被侯瑱俘虜。

守軍突圍的寥寥無幾,幾乎全軍覆沒。

「四郎,信是段暢的親兵送來的。

此人還說在路上看到了很多齊軍尸體。四郎,等你想走的時候,已經晚了!」

秦方太跪了下來,苦苦的規勸!

古代打仗,受限于交通與聯絡的限制,當主帥或者主將做出決定之後,往往一天乃至幾天後才能顯示出效果。

這時候就很考驗對戰場局勢的判斷力。

如果敵人都打來了,才知道要準備防御,干脆洗洗睡吧,還當什麼主帥啊。

此時此刻,很明顯秦方太就比高長恭想得要遠。

「如果我撤了,那高大帥是不是……很危險?」

高長恭沉聲問道。

這個時候離開,放棄營地,回到對岸,確實可以把殘余的齊軍帶回鄴城。

可是也會被高洋軍法問責。

因為主將高歸彥失蹤或者死亡,你這個旗下的大將居然活著回來了不去搜尋,這明顯是要吃板子的行為。

秦方太作為參謀,才智和品德都不缺,唯獨缺了大局觀。

「高大帥…很可能被圍攻了。留在這里或者不留,都沒有什麼影響。」

果然,秦方太是高長恭的幕僚,自然不會考慮高歸彥的死活。要知道,高歸彥跟高歡不是一脈,秦方太一家是跟著高澄混的,怎麼可能給高歸彥面子!

而為高澄兒子高長恭出謀劃策,則是人臣的本分。

「那我就更不能走了!我要守在這里,直到有高大帥的消息。」

高長恭的倔脾氣又上來了,對著秦方太說道︰「幫我披甲,我要去巡視大軍。」

戰敗的消息肯定會零零星星的傳來,這個時候穩定軍心非常必要。而主將雄赳赳氣昂昂的出現在軍營里四處游蕩,就是穩定軍心的不二法門。

兵法書上就是這麼寫的。

正在這時,傳令兵急急忙忙的沖進來,大聲叫道︰「高將軍,高大帥在天河口被王琳軍和周軍伏擊,大敗。現在正帶著人突圍,請高將軍趕緊去增援了,遲了,高大帥恐怕…凶多吉少!

送來口訊的人剛剛死在了大營里,全身是血,好慘啊!」

晴天霹靂!

秦方太果然料中了!

高長恭嚇得有點抖,隨即冷靜下來,對秦方太道︰「我要點兵,你去把我那一千裝具騎兵都湊齊。我要去救援高大帥。」

高長恭還沒動,胳膊就被秦方太拉住。

「剛才我勸四郎撤退,是因為我也沒料到高大帥會敗這麼快。現在不行了,請四郎點齊兵馬,以鎮軍固守營地,以那一千裝具騎兵為預備,死守淮河大營!」

「敗軍會陸陸續續到這里的,四郎守住浮橋,讓高大帥帶著殘部退到對岸,然後我們再找機會過河,退到光城郡,如此就算是收兵了。

卑職之前將糧倉搬遷到光城,高大帥估計也會退到光城,四郎……此時不能輕動。

裝具騎兵一旦被伏擊,根本發揮不出威力,四郎要三思啊!」

穿裝具要時間,你穿著裝具走不遠,不穿的話被突襲沒辦法,所以率騎兵營救高歸彥根本就不是什麼好點子。

倒是守在營地里,用裝具騎兵以逸待勞,打退各路神仙,才是正確的展開方式。

不得不說,秦方太的話確實是說到點子上了。

「你說得對,是我太沖動了。」

高長恭有一種預感,自己被那個蠢女人放回來,似乎就是一種宿命,這個宿命讓他在此戰中挑起大梁,在此戰中成為中流砥柱。

在此戰中,跟高伯逸兵戎相見!

「那好,你去安排鎮軍的防衛,我去召集那一千裝具騎兵,我們分頭行動。

此番齊軍能不能回鄴城,就看我們這下能不能建功了!」

高長恭激動的拉著秦方太的手說道。

不過對方卻沒有他那麼樂觀。很簡單的道理,敵人已經收拾了高歸彥和段暢,那麼自然也能騰出手來拔掉齊軍的淮河大營。

估計申州城里的周軍,已經在淮河對岸四處尋找齊軍的糧倉所在了。

秦方太為自己的膽大妄為暗暗慶幸。

沒了這批糧草,齊國的光州恐怕最後都要淪陷,到時候高洋的怒火,不是一般人能接得住的。

現在齊軍淮河大營的位置便于進攻,卻不利于固守。高長恭當機立斷,帶著大軍退到伏龍城,這座竇毅當初修築的小城附近。

然後以這座城為根基,在城外三面(有一面是靠著淮河)布置木柵格,將大營安置在了此地。

此城背靠三座浮橋,方便渡河。此外兩岸之間本來就建立了渡口,有不少船只可以方便運兵。

可以說是一處撤退的絕佳橋頭堡!

……

听從高伯逸建議出擊的竇毅,發現自己遇到了一件很棘手的事情。

如果攻擊齊軍在對岸的營寨,自己手里不過四千府兵,好像不太夠用。(主要是弄不清虛實,被反殺那就郁悶了)。

而尋找糧倉的位置,又找了許久都沒有找到!

竇毅判斷是齊軍有所防備,將糧倉後置了,拉長了補給線。

這麼做有利有弊。

好處就是可以最大可能的保護糧倉。

壞處就是拉長了補給線,敵軍斷糧道的可能性更大了。

很難說哪種最有利,關鍵還是要看自己怎麼做。

「竇將軍,我們要不回去的時候擊破齊軍淮河大營,至少去試探下虛實,怎麼樣?」

副將看到竇毅面色不好,小心翼翼的建議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