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44章 處心積慮與黯然神傷

獨孤伽羅悠悠轉醒,她是被餓醒的,睜開眼楮,是極為熟悉,布局又很奇特的臥房。

「這不是得月樓嗎?」

獨孤伽羅坐起身,發現楊勇還在呼呼大睡,松了口氣。

她和高伯逸情感糾葛,有過歡愛的痴纏,也有無法彌合的矛盾,直叫人心中糾結,黯然神傷。

但不管怎麼說,在得月樓養病的那段日子,是獨孤伽羅一生中最為悠閑愜意,什麼都不用做的慵懶時光。

她的身心瞬間放松下來。

很快,她就見到了一張臭臉的楊素。

「表面上不假辭色,身體倒是很誠實呢!

磨磨唧唧半天,還不是乖乖的懷上主公的孩子。

我還以為你跟四娘子有什麼區別呢,私下里罵人家愚蠢,你自己還不是一樣被我家主公征服?

早知道這樣,何不一開始就承認呢?說不定主公夫人都當上了。你看四娘子現在萬千寵愛一身,羨慕嗎?」

楊素的語言極為尖刻,但他說得也不無道理,獨孤伽羅無言以對,只得偏過頭去,忍住淚水往下流。

看到似乎說中了獨孤伽羅的痛處,楊素不好意思的咳嗽一聲道︰「飯菜等會給你送來,以後就在得月樓慢慢養胎,不要離開了。

這是主公給你的信,我就是看不慣主公對你情真意切,一直關注,你卻不假辭色又矯情。你要麼就拒絕,要麼就同意,你既跟他上床,又不跟他走,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嘛?

做人沒有像你這樣的。

哼,你夫君楊堅發誓不殺你誓不為人,你要是想去找他,直接回楊家吧。我楊素拼著被主公責罰,也要讓你這個不知好歹的女人好好吃點苦頭!」

楊素冷哼一聲就出去了,看起來很不高興,而且對獨孤伽羅極為鄙視。

這也難怪。

楊素跟著高伯逸,見識大漲,學識多了不少,心中的傲氣自然是與日俱增,除了高伯逸外,大部分人他都看不上眼,包括內心矛盾,做事也矛盾的獨孤伽羅。

在他看來,這個倔強又呈口舌之快的女人,跟那個被高伯逸輕易征服的四娘子沒有任何本質區別,甚至更蠢!

至少四娘子雖然傻,但也算求仁得仁了。她獨孤伽羅一心想當楊家的貞潔烈婦,最後卻主動獻身懷上高伯逸的孩子,這不是犯賤是什麼?

這也是楊素對四娘子非常尊敬,對獨孤伽羅卻不假辭色的原因。

「我確實是個犯賤的女人,也只有高伯逸對我掏心掏肺,看得起我,唉。」

獨孤伽羅懷著復雜的心情拆開信,果然是高伯逸的筆跡。

在信中,高伯逸告訴獨孤伽羅楊堅還活著,但是想娶襄陽公主上位,成為皇帝宇文邕的左膀右臂。他拋棄你是必然,肚子里的孩子只是個借口。

不過為了報仇和自尊,楊堅定然會殺你獨孤伽羅和你肚子里的孩子,他已經在祠堂里發過毒誓。

所以為了出口惡氣,高伯逸發誓定然讓楊堅娶不到美艷絕倫的襄陽公主,讓他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算是讓楊堅為拋棄你而付出代價。

然後高伯逸說你獨孤伽羅現在處于人生最困難的時期,所以提議放下心中的矛盾和爭議,將孩子生下來再說,身體比什麼都重要。一旦流產或者難產,身子嬌弱的獨孤伽羅將會面臨生死考驗。你應該一切為了好好活下去,莫要任性弄出慘劇。

將來,他高伯逸會在一個合適的地方,將你獨孤伽羅好好安置,保證沒有任何人來打擾,也不會有那麼多閑言碎語。

至于他和你獨孤伽羅之間的事情,等你生完孩子,身體穩定以後再說。

現在的任務就是在得月樓養胎,永遠都不要出去!

高伯逸再次強調,他很快就會殺死宇文護,解除獨孤家的危機。你獨孤伽羅那次獻身,不是愚蠢,而是為了獨孤家做出的犧牲,也是他高伯逸在黑暗中堅持下去的動力。

沒有那次獻身,他高大官人不會對救獨孤家異常上心,他身邊永遠為你留一個有分量的位置。

這封信寫得情真意切,帶著淡淡的傷感與無奈。

這讓獨孤伽羅此番懷孕經歷了那麼多寒冷與風雨後,頭一次感覺到溫暖。

楊堅還活著,然而卻是要娶襄陽公主,這件事直接讓獨孤伽羅黯然神傷,但她卻相信高伯逸所說的,楊堅想殺自己而後快絕對是真的。

期間她內心的悲涼與無助,難以用言語表述。

看起來,即使她獨孤伽羅守身如玉,只怕也難逃被休的命運,不過楊堅那時候恐怕會認真跟自己說明理由,兩人和平分手。

畢竟楊堅也是逼不得已,他想振興楊家的心思極為強烈,獨孤伽羅能理解。

「現在只好什麼都不想了,人生如戲,想不到我獨孤伽羅也有今天。」

對于高伯逸的妥當安排,獨孤伽羅還是領情的。也不打算折騰了,她現在確實無路可走了。

只是,她懷了對方的孩子,一切都回不去了,獨孤伽羅根本就不知道應該如何面對高伯逸。

對方估計也是這樣的情感,所以才一直不露面。

他們兩人的關系進入到一個新階段,誰都不知道會怎樣,也怯弱得不敢去面對。

……

宇文護府邸里的一間禪房內,閻姬今天發現真玉大師在講經的時候有些心不在焉,她疑惑了半天,終于忍不住問道︰「真玉大師可是對佛法有了什麼新理解?」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真玉大師不由自主的感慨了一句,這句話極妙,閻姬忍不住拍手叫好。

「想不到大師也是性情中人啊。大師在出家前,一定有過很多故事。」

閻姬忍不住贊了一句。

真玉大師微微點頭道︰「時候不早,貧僧告退,施主若是想听講經,貧僧隨叫隨到。」

真玉大師離開後便回到遵善寺,在一間禪房內,他見到了等得稍有不耐的竇毅。

「高都督,長安城布防圖在此,按照以往的慣例,一個月內應該不會換防。

負責長安城防的,是宇文護親信侯伏!我手里掌握的軍隊,不到對方一半,而且在京郊大營,離長安城頗有一些距離,沒有馬匹的情況下,很難在第一時間去控制長安城的城防。」

文韜武略一樣不缺的竇毅,說出了自己的擔心,還有一些細節方面的考慮。

高伯逸是想在殺死宇文護後,竇毅一定要在第一時間控制住長安,以保證勝利果實。

現在看來,宇文護對竇毅早有防範,他極有可能是宇文護留出來「釣魚」的。

是時候想想還有沒有別的助力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