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37章 宛若驚弓之鳥

高伯逸慢慢悠悠的朝著宮門外走去,一路上,高彾不停的給他使臉色,沒想到這位新晉的「襄陽王」面帶微笑,表情不變,就是一句話都不說。

「襄陽王殿下,陛下有請。」

一個傳話的太監氣喘吁吁的追上兩人的腳步,帶來了高洋的口諭。

「你先回去,有什麼事情晚上跟你說。」

高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高伯逸答應高洋掛帥出征,氣得甩了甩衣袖,轉身就走了。

「襄陽王請隨我來。」

被太監引到御書房門口,高伯逸看到段韶,楊愔等人已經在那里等候多時了。

「九合,來來來來,這邊這邊!」

高洋有些焦急的將高伯逸招呼過來,然後面色凝重的問道︰「晉陽的斛律金發來戰報,魏軍已經打到鼠雀谷前的汾水關。現在獨孤永業在鎮守汾水關,隨時可能失陷,你說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之前高洋已經問過楊愔和段韶的意見了,現在多問一句,其實也是對那兩人的辦法不甚滿意。

「平陽城的城池高大,應該不會那麼快失手吧?」

這個答案高伯逸早就知道,現在問一句,無非是確定一下情報是否準確。

「沒錯,長山王現在困守平陽城,皮景和守乾壁,其他小城皆已失陷。」高洋輕嘆一聲,高演被李弼麾下的王雄夜襲營寨,居然導致炸營。

如果不是這樣,如何會輸得一敗涂地。

「要是我沒猜錯的話,魏軍現在恐怕是在平陽郡掠地,搶奪人口,糧食,錢財。長山王要是能堅守平陽一段時間,那麼敵軍會自然退去。

當然,要是守不住,魏軍得寸進尺也有可能。」

段韶和楊愔都暗暗點頭,高伯逸說的跟他們的預料一模一樣。

「如果等著什麼都不做就能讓魏國退兵,自然是最好的。但萬一出什麼亂子,魏軍會長驅直入,那時候晉陽可就危險了啊。」

高洋憂心忡忡的說道,如果有可能,他都想披掛上陣。但問題是,如果他去了晉陽,帶兵出征,鄴城誰來看守呢?

難道要高湛來守鄴城麼?

「陛下,我們難受,魏軍也難受。魏軍在平陽郡做的事情,就是斛律將軍在蒲阪城外做的事情,現在就是比拼一個耐力,誰先撤回來,誰就要先陷入被動。

李弼此刻也是騎虎難下,不敢調集軍隊南下救援蒲阪城。」

高伯逸的話說了一半,剩下的沒說。

不過他來之前,段韶倒是跟高洋說了自己的猜測,那就是現在的戰局,西魏那邊會增援蒲阪城,北齊這邊也是等著援兵來晉陽,這樣雙方又會多出機動兵力。

就好比兩個人掰手腕,正是勢均力敵的時候,只需要一方稍微加點點力,就能改變勝負。

如果並州再多幾千精兵,加派一員猛將,結局也許就會大不相同了。

「陛下,仗打到現在這個局面,其實繼續下去已經沒有意義。

微臣自請掛帥出征,兵出軹關!」高伯逸斬釘截鐵的說道。

軹關,戰國時置的關隘,現代位于河南濟源城西22公里處的封門口村東。

關當軹道之險,所以叫軹關,乃是太行八陘第一陘,此關乃是軹道上的咽喉,為歷代軍事險要。

這里兩山夾峙,狀呈「V」型,路在中間,其最窄處不到8米,地勢險要,有「封門天險」之稱。南北朝時,軹關是東魏與西魏、北齊與北周的邊境線。

高伯逸說要出軹關,就打算從東南方向抄李弼的後路,把李弼大軍堵在汾城盆地里!

到時候西魏數萬大軍被堵在新絳城與汾水關之間的死路中,就像是被甕中捉鱉一樣。

如果那個時候斛律光能夠機靈一點,在蒲阪城拖住西魏的援軍,只怕李弼和趙貴兩人會連埋尸的地方都找不到!連一個人都跑不掉!

高洋滿意的點點頭道︰「九合你的眼光果然是不差的。」

說完瞥了段韶一眼,面帶不悅。

之前段韶也說了這個,但他認為走太行山里道路太過危險,這主意根本就不實用。

「神策軍尚未整編,不過也好,那些人你用起來都如臂指使,朕就不干涉了。你帶著神策軍出征,莫要讓朕失望才是。」

高洋拍了拍高伯逸的肩膀,滿懷殷切的說道︰「朕在鄴城等著你的好消息!」

「陛下放心,微臣定然不辱使命。」

高伯逸雙手籠袖,深深一拜道。

高洋哈哈大笑了兩聲,伸了個懶腰說道︰「終于解決了這件事,朕要去金鳳台,就不陪你們了。

去吧,糧草找楊愔要去,朕不管這些事,朕只要結果。」

他臉上出現不正常的潮紅與亢奮,高伯逸瞥見了,裝作沒看見,只有楊愔面色帶著深深的憂慮。

三人一齊出宮,段韶自然沒什麼話跟高伯逸說,然而一出宮門,楊愔就拉著高伯逸,在他耳邊沉聲問道︰「此番出征,面對的都是魏國的強兵猛將,你可有把握?

你短短一年時間就有今日之成就,實在是難能可貴,要是一朝化為烏有,豈不可惜?」

楊愔這個胖子還算是個好人,高伯逸也懶得哄騙他,直接壓低聲音說道︰「戰國時,魏有神箭手名更羸。有百步穿楊之術,魏王極為欣賞重用。

某日,更贏伴魏王在御花園喝酒,抬頭見一只大雁從東方徐徐飛來。

更羸說︰臣啟王上,臣不用箭,只須拉響弓弦,天上飛鳥定然跌落。

魏王不信,待大雁飛到近處。更羸拉滿弓。雁剛飛至頭頂,更羸猛扣弓弦,弦聲凌厲,大雁在空中無力地撲打幾下,便一頭栽落下來。

魏王驚曰︰愛卿射術出神入化,神人也。

更羸答︰非臣箭術高超,乃是此雁有隱傷,听弦聲便驚落下來。

此乃驚弓之鳥的典故。

如今李弼一面擔心平陽城不能攻克,一面擔心斛律光大軍包抄後路。

倘若知道我帶著神策軍出軹關,定然會如這驚弓之鳥一般,擔憂被我軍合圍,必然會悄然撤去圍城,退回玉璧城。

我此番出征看似凶險,實際穩如泰山。」

原來如此!

其實楊愔很想問一句,如果李弼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的不走,那你應該如何解決呢?不過看到高伯逸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而自己又是個文士,並不精通戰陣之事。

說多了好像有些外行教訓內行的樣子。

罷了,隨他去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