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34章 你不仁我不義

看到手下把一桶又一桶的鹽鹵倒進長滿了青苗的土地里,斛律光略微有些愣神。

很快,這里就會顆粒無收。然後根據經驗,鹵水里的鹽分會漸漸擴散,污染周圍一大片的良田。

周圍地區的農作物,也會大受影響。

接下來就是連鎖反應,鹽池地區收成銳減,民眾無法在這里生存,西魏開采食鹽的成本將成倍數的增長,產量也會下降得厲害。

受這些的影響,西魏國內的民眾要交更多的稅,吃更多的苦,因為貧困死更多的人。

這麼做真的值得麼?

假如有一天齊國一統天下,或者佔領了這片地區,那不是等于搬起石頭砸自己腳麼?

想了想,斛律光覺得,讓西魏最大程度的不好,就是對自己最大的好。

所謂「看到你不開心我就開心了」的意思。

于是也就釋懷了。

中國古代治理鹽堿地並無什麼特別有效的辦法,無非是引淡水反復刷洗,再就是」種稻洗鹽「法。

種稻洗鹽是一種很古老的治理鹽堿地的良方。戰國時,西門豹治鄴,就已運用這種方法,並取得了「終古斥鹵,生之稻粱」的成效。

通過在鹽堿地外圍局部沖洗,讓鹽堿度比內圈要低,然後種植特定的農作物(不一定是水稻),讓植物的根系將鹽分排到土壤深處,用這樣的方式慢慢的治理鹽堿地。

明代萬歷時,保定巡撫汪應蛟,在葛沽、白塘鹽堿地上開荒用的也是這種辦法。

但這種方法第一是需要在和平年代,第二是所花費的成本和投入的精力完全不成正比。

更可悲的是,附近的土地並不適合種稻,只能用其他的作物代替,暫時還沒有什麼好的選項。

可以斷定,熱衷于戰爭的西魏,絕不會采用這樣的辦法來治理。最大的可能,就是把鹽池做成軍屯,糧食全部靠外部輸入。

「動作都快一點,每個人,不分官階,最多只能裝一袋鹽!違令者立斬!」

鹽池這塊除了半成品的「鹵水」外,還有已經撈出來的鹽晶,白花花的,讓人眼楮都直了。

現代幾塊錢一公斤的鹽自然沒人稀罕,但古代的情況就太不一樣了。

王琳那幫兩淮跑船的人,就是以販賣私鹽為生。若是有人給一個亡命之徒一船鹽,這個人估計連皇帝都敢殺!

斛律光治軍嚴苛,但也不介意在允許的範圍內,漏一點點油水給手下人。

他麾下大軍一路走一路撒鹵水,故意將鹽池里的雇工都驅散,讓他們去報信。最後一把大火,將鹽池外圍的設施全都燒毀,一根毛都沒給西魏留下。

「正德(表字),你知道我為何要放這些人回去麼?」

夜晚在鹽池以南扎營的時候,斛律光意味深長看著身邊容貌魁偉健壯的青年問道。

此人就是高澄的庶長子高孝瑜,這次隨高演等人出征,來這里混資歷的。他是高長恭的大哥,不過倒是跟高演高湛等叔叔輩的人關系更好些。

也許是因為他跟高湛同歲的緣故。

「斛律將軍,我不知道啊。你直接告訴我吧。」

高孝瑜謙遜的說道,他本就不精通戰陣,還是不要裝這個嗶了,免得淪為笑柄。

「鹽池對于魏國來說很重要,而且他們在蒲阪城布置有重兵。

我故意放消息出去,就是想引蒲阪城的兵馬出來跟我決戰,一旦我打贏,那麼蒲阪城唾手可得,魏國門戶大開,亡國指日可待。」

「那要是魏國的人不出兵呢?」

「不出兵我們就一路拆了他們的城池,然後原路返回,這有什麼關系呢?」斛律光是名將,打仗不光是靠勇力就可以的,他的頭腦一直很清醒。

高孝瑜微微點頭,那張略帶些方正堅毅的臉上出現「果然如此」的表情。

了解了,這不就是投石問路之計嗎?

高孝瑜雖然不會打仗,但是兵書倒是看得不少,對斛律光的圖謀洞若觀火。攻打鹽池,是為了把對手引出來,即使對手不出來,那也是無傷大雅,根本就沒什麼關系。

「此番定然還有惡戰,若是今夜無人襲營,那麼明日我們便帶軍繼續深入,攻打南解城(今山西永濟縣虞鄉鎮西)。」

斛律光斬釘截鐵的說道,如果是其他人,只怕此刻已經嚇破膽了。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此番孤軍深入,其實膽子越大,西魏那邊就越被動,自身的壓力反而最小。

南解城是蒲阪城的最後一道關口,打下南解小城,蒲阪城就在眼前。一旦蒲阪城失陷,西魏會不惜一切代價,調集所有能調集的軍隊,來合圍斛律光這支孤軍。

到時候怎麼辦呢?

斛律光沒說,高孝瑜也沒問。他不是高長恭,如果高長恭在這里,估計會直接來一句︰想那麼多干嘛,直接莽就是了。頭鐵一波,不是他死就是我死。

……

北齊的臨汾城,並非是現代我們熟悉的臨汾,而是在臨汾南面的襄汾縣!

現代的臨汾,則是當時的平陽城(也叫白馬城)。

天將黑未黑,臨汾縣城的城頭,一個三十多歲的將軍手握佩劍,眼楮死死盯著前方。

這位中年將軍叫皮景和,北齊開國元勛,開府中兵參軍皮慶賓之子。他年少機敏通達,而且善于騎射,孔武有力。

早年跟隨高歡,屢立戰功,拜庫直正都督。

什麼叫庫直呢?就是諸王及主要大臣的侍衛,說白了,在高歡身邊當庫直,就是當貼身親衛唄。

而庫直正都督就是親衛隊長!

能當高歡的親衛隊長,那都是水里來火里去的人物。尤其是此刻還全須全尾的站在這里沒有缺胳膊少腿更沒有死掉,說明皮景和是個有真本事的人!

天保初年(550年-554年之間),他擔任為通州(今北京通州附近)刺史,封爵為永寧縣子。他因身體健壯,又有武功,因而被朝廷派去進攻庫莫奚,穿越黃龍(就是岳飛那個,具體的在今吉林一帶),討伐契丹,平定稽胡,進擊蠕蠕,每次都立下戰功。

更關鍵的是,他是漢人,他雖然是高歡的親信,後來跟隨高洋出生入死。很受重用但卻不是高洋的嫡系!

「皮將軍,新絳縣城已然失陷,現在魏國大軍朝著臨汾城而來了,還請早作決斷吶!」

跟隨多年的副將幾乎是要給皮景和跪下,就差沒說︰趁現在還能走,趕緊的走吧!敵軍勢大吶!

「嗯,你說得有道理,那就撤吧。」皮景和的話讓副將愣住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