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15章 韋孝寬的殺招

南北朝時,北方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鎮,名叫河陽,它在洛陽上游的黃河上,扼守著洛陽西北大門。

于是當時的北魏,在河陽的黃河孟津兩岸以及河中洲上分別建了三座城,分別為北中城、中潭城和南城,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河陽三城」。

這里不僅易守難攻,而且在隋唐乃至五代十國時期,都成為了重要的軍事據點,甚至是後來的藩鎮。

其中,北中城是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築于北岸,有二城,置北中郎府領兵戍守。後來北齊在這里設置行台,直到宋朝才被河水所毀。

中潭城和南城,都是東魏元象元年(公元538年)所築。

中潭城是建立在北中城南河的中沙洲上,並置河陽關于此,封鎖黃河河道。直到宋朝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才被河水所毀。

而南城三面臨河,建在南岸,往南去就是洛陽城,一馬平川。此城一直保留至今,乃是著名的旅游景點。

這三座城是洛陽北面唯一城關,黃河在此地一分為二流貫其間,三城之間靠河橋互相勾連,自成體系。

這三座城,北中城直接面對西魏的兵鋒,而南城則是洛陽支援的後方。

清晨,河陽三城迎來第一縷陽光。

然而平日里城門緊鎖的北中城,卻是城門大開!

要知道,這里可是軍事重鎮,不是一般的城池,那城門可是常年關著的,里面的人不出來,那就不開門。

從北面來了一隊騎兵步兵混合的隊伍,人人披著胯襠鎧或明光鎧,殺氣騰騰的來到城門口,卻並不進去。

很快,從北中城里面走出來一個年輕的將軍,將頭盔捧雙手拿著,跪在地上低著頭喊道︰「罪臣高道豁,在此獻北中城,恭迎王師入城!」

「高將軍辛苦了,此番大功,我等回長安以後一定為高將軍請功!」

騎兵隊伍里面走出來一位身材魁梧的將軍,正是西魏柱國大將軍楊忠!

吃過一次虧,這次居然還敢來接受城池,只能說楊忠藝高人膽大。

一萬精銳府兵入城,接管了北中城,佔據了河橋。

很快得到高道豁叛變,北中城失守的中潭城和南城,瞬間就炸鍋了!無數的探馬去洛陽求援,去鄴城求援,去晉陽求援,洛陽北大門失守,危在旦夕!

高道豁是高敖曹的第三子,幾年前被韋孝寬收買,一直在北中城引而不發。

至于他為什麼要反叛,因為他爹高敖曹是被高歡的佷兒高永樂見死不救害死的!

而戰死的地方就是在河陽三城!

事後高歡為了安撫高敖曹一家,就讓高道豁鎮守河陽三城。

沒想到多年後還是出了亂子。

此番韋孝寬的這一殺招,直接刺到了北齊的胸口上。

……

高伯逸和張彪無語的看著在院子里端著個陶盆子胡吃海喝的周鐵虎,心中有個疑問,這廝到底多久沒吃飯了?

一個人怎麼能餓成這樣?

「別吃了,再吃撐死了。」

高伯逸讓人拿走周鐵虎的盆子,沉聲說道︰「陳霸先已經建立了陳國,你是回去當開國功臣還是跟著我混?」

「跟著你混。采石磯水戰的時候,陳霸先已經把我賣了,我本就不是他的嫡系,現在這條命賣給你,你讓我打誰我就打誰!」

這個回答一點都不出高伯逸所料。

如果周鐵虎回答要回南陳當開國功臣的話,今晚高伯逸就會讓人把他剁了喂狗。

不能收為己用,對敵人死心塌地的人,不如直接殺掉算了,這沒什麼好說的,自己這里不是開善堂的,更不喜歡婦人之仁。

「張彪,他暫時就跟你住一個院子,帶他去換一件衣服。」

高伯逸打發走周鐵虎等人之後,心中松了口氣。

他手下大將雖然都是南面來的,但這幾年作戰對象只會是西魏(北周),這些人斷然沒有對西魏手下留情的道理。

總體而言問題不大。

在西魏被滅之前,這都不會有什麼大問題。至于以後對上南陳,那就以後再說唄,如果這麼久都不足以收服人心,那只能說做人也太過于失敗了。

正在這時,一個宮里傳旨太監急急忙忙的來到高伯逸府邸,被引進來之後,見面就心急火燎的說道︰「襄陽王,陛下招你,十萬火急的事情。」

急?

最近除了我的婚事,還能有什麼急事?

「莫非是晉陽出事了?晉陽城池高大,還有齊軍精銳在那里,如何會出事?」

高伯逸像是自言自語的反問道。

「襄陽王啊,我一個跑腿的,如何能知道這些國家大事呢?」

這位公公已經被高伯逸弄得六神無主了。

「那行,我隨你去吧。」

高伯逸隨著傳旨太監來到鄴南城的太極殿,眾大臣都在了,唯獨楊愔出使南陳不在。

就連在江南吃了敗仗的段韶也在。

「諸位,剛剛接到急報。

河陽三城的北中城已經陷落,高道豁獻出城池投降。魏國援兵正在源源不斷的朝著北中城而去,目標正是洛陽!

如今洛陽告急,應該如何應對?」

高洋紅著眼楮問道。

他對高敖曹一家算是很不錯,沒想到高道豁居然還是背叛了北齊!

也許,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根本就是任何補償都無法彌補的。或許高道豁是覺得北齊沒什麼前途,想跟著宇文家混?

誰也不知道高道豁是怎麼想的,但他背叛北齊,卻是鐵板釘釘的事情。

「河陽三城乃是天下要害,不若我領兵一萬,增援洛陽。」

段韶若有所思的說道,其實他已經堪破了對手的意圖,只是,堪破是一回事,應對又是另外一回事。

高洋不置可否的點點頭,把頭轉過來看高伯逸。

現在高洋對六鎮的人已經不抱信任了,那個傻B一樣的厙狄伏連就是最好的例子!還是高伯逸這樣的新鮮血液,生力軍比較靠得住。

「平原王(段韶已經由平原郡王升格為平原王,乃是高洋的平衡之策)乃是國之干城,不可輕動。

若是平原王都出擊了,魏國只會認為我們黔驢技窮,定會變本加厲的來攻打我們。

我有一策,可不費一兵一卒,讓魏國自然退去,只是在這里不能說。

君不密則失其國,臣不密則失其身,待會微臣會單獨跟陛下奏報。」

這話就是活生生打段韶的臉了。

反正兩人早已撕破臉,坐的位置,就是要不對付的,也不在乎這一遭了。

高洋大喜道︰「都散了,襄陽王隨我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