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74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高洋強行佔有了大姨子李祖猗,自然心情緩和了許多,臉上的陰沉也看不見了,和近期動不動就暴怒殺人的狀態大不相同。

這天又到了朝會的時間,高德政奉上了一份「降表」。

這份「降表」是陳霸先派人送來的,說梁國和齊國交兵,那都是一場「誤會」,讓人感覺非常遺憾。他當時身為梁國的臣子,不得已跟北齊開戰感覺非常無奈。

現在梁帝蕭方智覺得自己無道無德,于是「禪讓」給他陳霸先。

幾經推辭後,他已經接納蕭方智的讓位,改國號「梁」為「陳」,並大赦天下。

現在陳國願意奉北齊為「兄長之國」。希望兩國互通有無,不再陳兵對峙,官方人員能夠定期往來等等。

說明白點,陳霸先這次是徹底服軟了,不再將北齊當做敵國,希望兩國和平,修生養息。

至于火燒京口這樣的奇恥大辱,自然也略去不提。

通俗來說,陳霸先的意思就是,以前跟北齊交戰的是梁國,現在梁國沒有了,只有陳國,陳國不想跟北齊打,就這樣,大家互相派遣使節坐下來談談吧。

陳霸先之所以會上這樣一副降表,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則是梁武帝蕭衍的那些蕭氏子孫們,個個都借著「皇室」的名聲,成為野心家們手里的工具,比如說王琳手里的蕭莊!

佔據「大義」,名正言順,給他陳霸先造成了不少不必要的麻煩!

于是他听從陳蒨的建議,因為箭傷元氣大損而從諫如流,直接廢掉蕭方智,改國號為陳,定都建康!並封賞百官!

這樣那些手里還捏著蕭氏子孫的野心家們,就不得不思考一個性命攸關的問題。

是舉起「勤王誅賊」的大旗現在就跟他陳霸先過招呢?還是偷偷把蕭氏子孫處理掉,然後繼續在地方上稱王稱霸,當個土豪呢?

這是一道選擇題,其實也是一道判斷題,判斷他陳霸先能不能成大事的判斷題。

如果選擇前者,那麼下一步就會受到陳國軍隊的無情吊打。當然,能打過算你狠,那樣另說。

如果選後者,將來等陳國恢復了元氣,一樣會面臨「我話講完,誰支持,誰反對」這樣的問題。

所以說陳霸先這一招實際上是釜底抽薪的一招,讓長沙的王琳也很尷尬。

「如果朕要伐陳,那麼誰來掛帥比較好?」

高洋看了看那份極盡諂媚的降表,然後隨意丟到地上。

他這話瞬間讓朝堂炸了鍋!

「陛下,兩淮鎮軍剛剛新敗。宿衛軍也是元氣大傷,不可再戰啊。」

楊愔在前線,非常了解情況。實際上這支「兔頭軍」因為之前跟著斛律羨在洛陽干死楊忠的精銳,個個都是心高氣傲。

沒想到跟著段韶居然還不如跟著高伯逸吃香喝辣,沒嘩變已經是很克制了。

跟著高伯逸的李達,現在已經官升幾級,斬獲無數,寫了幾封信回來吹捧高伯逸如何用兵如神,打仗跟回家吃飯一樣簡單。

宿衛軍的這幫中級軍官都是一個圈子里的人,信息匯聚到段韶軍營里,不滿的不是一個兩個!

因為高伯逸之前提出的就是調兔頭軍去荊襄,是被段韶給「截胡」了!

結果現在簡直是倒了血霉。

如果高洋再次下令攻打江南,只怕淮南的軍隊不會領命,又要從北邊調兵。

真以為西魏那邊是吃素的?

高洋似乎也察覺到不妥,畢竟宇文泰才是心月復之患。他輕嘆一聲道︰「朕也就隨口一說。

楊愔,你對兩淮的情況比較熟,準備一下,出使陳國,以表示我們的誠意。

正好此番可以用兩淮鹽,多換一些江南的絲綢稻米。

然後船從揚州出發北上,正好可以到任城,在東河泊司囤積,銷往北方。

先試試效果。如果效果好,那將來直接在揚州設立南河泊司,收取關稅養兵!」

不得不說高洋還是有幾把刷子的,瞬間就轉換了腦子。

攻陷江南自然會實力大增,但和平也不是沒有好處,兩淮鹽那麼多也吃不完,外銷給江南豈不正好?

這是很大一筆財源,將來收拾宇文泰,就指望著這些了。

既然現在可以名正言順的下台階,那就不妨先把拳頭收回來再說。

「微臣遵旨!」

楊愔大喜。

高洋的這一手很是順應民意潮流,中樞里無論是漢人門閥還是鮮卑權貴,都不想在兩淮繼續耗下去了。

那只是無意義的消耗。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朝臣們開始進入復讀機模式,多一個南河泊司出來,就會多出一些官位,對于所有人都有好處。至于說到底是誰來當官,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這並不妨礙中樞朝臣們把「蛋糕」做大。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高洋剛剛準備開溜,結果不久前才擔任了尚書令的長山王高演站了出來。

「有什麼事情快說,不然朕用環首刀敲你哦!」

高演以前跟高洋獻策的時候,後者曾經用環首刀的刀背敲打過前者的肩膀,高洋現在這麼說,也許是在開玩笑,也許是真的在威脅高演,誰也不明白高洋心里是怎麼想的。

這就叫聖心難測。

「陛下,此番滅梁之戰先勝後敗,頗多蹊蹺。荊州幕府大都督高伯逸,在江州進而不擊,完全沒起到牽制陳霸先的作用,才使段大都督功敗垂成。

坊間有傳言,高伯逸與那陳霸先暗通款曲,有通敵賣國之嫌,不妨讓其回鄴都述職,順便解釋一下為何在江州消極進軍?」

嘶……眾朝臣都倒吸一口涼氣。

高演這一奏,角度真的很刁鑽狠辣啊。用句通俗的話講,就是莫須有!

用現代的話說,就叫「一個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專業人士說XXXXX如何如何」。

你是沒有問題,所以你回來解釋一下也沒問題的,對吧?

如果你不願意回來,那不就說明你真的有問題麼?

真是個兩難的處境!

高洋皺了皺眉,其實他不想折騰高伯逸。因為戰績在那里擺著,本身就只有三千兵馬,結果卻能在荊湘至江州這麼大一片地方來去自如,想打誰就打誰!

怎麼說都牛逼大發了好吧。至于不幫段韶,高洋感覺是人之常情。就好比說易地而處,段韶也不會去幫高伯逸,是一個道理。

高演現在的表現,就是應征了那句古話︰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