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92章 天保土斷

「這是?你想要朝廷土斷?」

高洋疑惑的看著手中的奏折,弄不明白高伯逸想做什麼。

土斷不是什麼新鮮概念,但在北朝提土斷,高伯逸還是第一人。

歷史上北周武帝也做了件跟這個很類似的事情,不過所針對的對象不同,他把矛頭直接指向了僧侶和寺廟。

土斷的概念最先是從西晉末年開始的。

西晉末,因為戰亂,北方人民大量南流,史稱「永嘉南渡」。東晉建立後,當時的東晉朝廷出于安撫人心,開墾荒地的目的,設立了許多僑州、僑郡、僑縣予以安置。

那些人只能這種僑立的地方機構登記,稱為僑人,僑人的戶籍稱為白籍,不算正式戶籍,入白籍者不負擔國家調役,因為當時北方的流民還打算重回故土。

結果這個政策到後來就全亂套了,僑人里的上層(如王謝等豪門世家)佔據了大量田宅財富,而底層的僑民,則如同軍屯里的軍戶一樣,成為一種變相的奴隸。

這種同一個地方,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待遇,造成了僑民內部許多內耗與矛盾,以及僑民與本地南人的明爭暗斗。有鑒于此,東晉朝廷開始隔一段時間就進行一次的「土斷」,簡單說就是清查戶籍,將那些「掛靠」在豪門家的「白籍」,重新歸納到官府戶籍旗下,一同承擔納稅和徭役。

第一次土斷是在成帝的咸和年間(326∼334)。以後東晉及宋、齊、梁、陳歷代都進行過土斷,見于記載者共有十次。其中最著名的兩次,分別是在晉哀帝興寧二年(364),由桓溫主持的「庚戌土斷」,以及晉安帝義熙八年至九年(412∼413)由宋武帝劉裕主持的「義熙土斷」。

兩次土斷之後,東晉都是國力大增,都進行了大規模北伐,並且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

北齊沒有東晉這樣的「白籍」,但卻存在貴族大量蓄奴並佔有田地,不給官府納稅,也不服徭役的情況存在,而且情況更加復雜。

別的不說,就說宿衛軍,他們大多是來自晉陽的鮮卑地主,在那一帶有大量田宅。不交稅,不服徭役,家里還有私人部曲(種地的家奴組織起來就是部曲了)。他們在保家衛國的同時,其實也是國家的毒瘤。

「伯逸啊,你的想法很好,但你應該知道,這種奏折,我是會留中不發的。」

高洋輕嘆一聲,拿著奏折輕輕拍了下高伯逸的肩膀。

土斷千好萬好,就有點不好,國內貴族搞不好要造反!

「陛下,這正是微臣要說的。」

高伯逸俯身一拜道︰「陛下,你想啊,土斷這件事情于國有大益,但卻容易得罪人,也不好做。

而高浚陛下殺不得,放不得,何不讓高浚官復原職,讓他主導土斷一事?

若是成功,則是大功一件,高浚之前得罪了陛下,也可以就此揭過不再追究了,傳出去還是一樁美話。」

高洋沉吟不語,但看神色,已經有所意動。

「如果他辦砸了呢?」

「如果辦砸了,或者高浚被人暗殺,那麼陛下正好借此機會清理一下反對土斷的那些人。土斷一事,就算陛下不做,將來太子登基了也要做。太子不做,太子的太子也會做。

陛下英明神武,何不現在就把事情辦了,澤被子孫呢?」

高伯逸的話說得入情入理,這一連環的組合拳,簡直天衣無縫。高洋興奮的拿拳頭擊掌道︰「好!好!好你個高伯逸啊,你是怎麼想到如此一石二鳥之計的!」

殺高浚有用嗎?

對于高洋來說,一點卵用也沒有。高洋雖然恨高浚,但是皇帝本來就是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的,高浚又不可能造反,殺他不能得到任何東西,相反卻會落一個殘殺兄弟的惡名。

但利用高浚辦事就不一樣了,特別是高伯逸這一招,簡直就是在變廢為寶!

「此事……我要與高浚商議一下。不過可以先將他放了,恢復王爵。那陸氏就……」高洋有些不好意思,本來將陸氏送給了高伯逸,現在還得把這個娘們送回去。

「陛下可得跟我說下情,高浚說不定恨我恨得厲害呢。」高伯逸十分「知趣」的說道。

「這個你就放心了,包在朕身上。正好,楊愔那幫人最近把朕勸得頭都大了,你可幫朕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啊,哈哈哈哈哈哈!」

高洋放肆的大笑起來,抑郁的情緒一掃而空。

「陛下,微臣的奏疏,才說了一半。」

今天的事情辦得很順利,所以要乘熱打鐵才行。

「說吧,今日你就是要朕賜個妃子你,朕都能答應你。」心情極好的高洋一**坐在龍椅上,翹起二郎腿等著高伯逸接下來的奏疏。

「陛下,微臣之前說建立新禁軍一事,正好可以跟土斷聯系起來。土斷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成果,那麼,組建新禁軍,所需要的錢財,就能從這些土斷出的戶口和田地里面來,從而對現有軍政格局不會造成過多的變動。

待這支禁軍編組成功以後,就能以其本身為武力依托,進行下一步改革。到時候東河泊司開埠,錢財會源源不斷的收上來,到時候天時地利人和,何愁大事不成?」

高洋若有所思的點頭,隨即問了個不相干的問題︰「新禁軍,你認為叫什麼比較好?」

「微臣認為,叫神策軍就不錯。」

「神策軍?不錯,神機妙算,算無遺策,無愧于神策之名。行了,你退下吧,今夜跟陸氏好好溫存下,明日朕就赦免高浚了。」

高伯逸走了之後,高洋直接從龍椅上跳了起來,面色猙獰的對著空中揮拳道︰「老太婆,我讓你瞧不起我!朕一定要一統天下,讓你看看朕才是最好的!」

他瘋狂的大笑著,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

……

「呼,總算,把陸氏這尊大神請走了。」

高伯逸長長的舒了口氣。

像楊愔他們那樣勸說高洋放人,那是完全木有效果的。但無論高洋的性格多麼詭譎,有一點不會變,他是一個皇帝,這是他的第一身份,任何時候,這個身份都會排在最前面。

其次才是他是一個兒子,他是一個父親,他是一個丈夫,他是一個兄弟。

將高浚跟重要的政策綁定起來,才是救人的唯一方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