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9章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北齊時期的鄴城,呈現一個明顯的「日」字型結構,中間一橫就是漳河,下面那部分是新建不久的鄴南城,上面那部分則是已經荒廢的鄴北城。

但就算是荒廢,也有很多人居住,也有官府的機構在那邊管轄,荒不荒廢,那是個相對概念。就現在而言,就連皇帝都會時不時的去一下曹魏文昌殿的舊址辦公,那里現在被稱為「北宮」。

縱觀整個東魏-北齊的歷史,就是皇族高氏開發鄴南城,荒廢鄴北城的歷史。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鄴城也不是。

今天獨孤永業帶著高伯逸,沒有去鄴南城的皇宮,而是帶著他去了文昌殿舊址,也就是傳說中的北宮。途中經過了三台的遺址。

當年曹魏修了「三台」,也就是歷史上極為有名的銅雀台、金虎台、冰井台。

這三台奢華到讓人瞠目結舌,《水經注•卷五•濁漳水》記載︰(三台)在鄴城的西北隅,以牆為基,台高十丈,有屋百余間。魏武望奉常王叔治處也。

光地基就這麼大,其他的更不要提,曹植《銅雀台賦》只是在寫實。

它們耗費的民脂民膏不可計數,當年曹家的強盛,可見一斑。

後來後趙石虎又重新修繕了「三台」,收集了全國搶來的民脂民膏,讓鄴城這個北方明珠散發出更燦爛也更妖艷的光芒。

直到冉閔的刀和《殺胡令》,讓這里成為胡人的埋葬之地,血流成河,尸橫遍野。短短三天就死去二十萬胡人,三台在那時也毀于戰火。

而今,三台已經破敗不堪,毀于戰火,只剩下台基和斷壁殘垣。

天理昭昭,報應不爽。三台似乎有著別樣的魅力,只要是入主鄴城的政權,只要是以鄴城為都城的政權,當它們有喘息機會的時候,要辦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三台!

路過三台的遺址,高伯逸失望的搖了搖頭。現在北齊國力到達巔峰,看來高洋修繕三台的日子不太遠了。到時候那個喜歡折騰的皇帝,又要搞出一堆雞兒的事情。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高伯逸輕嘆了一句,不知道要說什麼才好。

封建時代,統治者得到天下以後,就是要享福和作威作福的。不然拼死拼活還要為奴為婢,誰干啊!

高洋風光也風光過了,他大概快到要享受的時候了。

高伯逸記得鄴城好像是被楊堅毀掉的。

現在大概是這座城市最後的輝煌了。

有點可惜了。

高伯逸神游天外,好像在看歷史的剪輯,三台的輝煌,三台的毀滅,都在腦中一晃而過。

「我調查過你,沒讀幾天書,據說只是粗通文字。剛才那句興亡百姓苦,不像是你能說出來的。」

獨孤永業微笑著對高伯逸說道,那雙眼楮似乎要看透他一樣。

泥奏凱!最討厭比我長得帥的人在我面前套近乎了。我就是穿越者,生而知之,你咬我啊!

高伯逸才懶得搭理獨孤永業呢。

「唉,我這個人的缺點就是太聰明,有時候我也很無奈啊。」

高伯逸對著獨孤永業攤了攤手。

「聰明我承認,而且你插科打諢也是厲害,不過等會見了陛下,記得察言觀色,不能說的話不說,不該說的話不說,陛下臉色不對也不說,陛下要喝酒你就盡早退下來,懂麼?」

獨孤永業說了一大堆,搞得高伯逸一愣一愣的。

為什麼感覺比畢業答辯還猛啊。畢業答辯不過的話只是需要重新答辯,听獨孤永業的語氣,要是等會高洋不高興,自己小命都要丟啊!

怎麼辦,在線等,很急!

「我知道了。」

「知道就好,見機行事吧。」說話間,兩人已經來到了北宮門口。宮門口兩個禁軍衛士,穿著明光鎧,人高馬大的很有派頭。

不過高伯逸听說那些看門的武士,實際上都是花架子,明光鎧在室內也不方便搏斗,只是好看而已。還是鮮卑騎兵那種皮甲和鐵片混搭的鎧甲比較好用。

這座北宮佔地極大,門面也還好看,然而進去以後卻發現,被重新修繕的部分極少,大部分都空著不用。就像是還沒完工,半年後才開業的游樂園一樣。

事實上,幾年後,高洋就根本不到這里來了。就是現在,他也來得越來越少。

可以想象,這座北宮就這樣了,以後也不會再修了。

簡陋的大殿內沒有人,相反,大殿前的花園里,有幾個人在閑聊,那些人身邊還有幾個護衛伴著,看樣子就是文宣帝高洋一行人了。

今天高洋穿的是黑色龍袍,衣領邊緣處為緋色寬帶,上面瓖著金龍花紋。下半身穿著便于運動的長褲,頭上沒有戴帽子,只是簡單的把發髻扎起,用一根木頭穿著。

他身邊有個穿同樣衣服款式的少年,只是手中拿著一個本子,不斷在上面寫字記錄,嘴角還帶著笑。

平心而論,高洋長得比高湛要丑多了,有點黑,相貌還有點平庸,五官不突出,身上少了那股儒雅的氣質,也就是所謂的「娘氣」。

離他們父子有點距離的地方,坐著一個穿緋色官服的中年大叔,看起來四十歲都是有的。他面相和善,天然就帶著笑,給人一種豁達的開朗。也是手中拿筆,不停的記錄。

「永業,過來坐。」

高洋對著獨孤永業招招手,他今天心情似乎很好。剛才在跟太子高殷講政論,年紀不大的兒子對答如流,令高洋十分欣慰。

「這位就是高伯逸吧,果然跟你爹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我跟你爹可是十多年的朋友了,來,坐永業旁邊。」

高洋熱情的把高伯逸按在獨孤永業身邊坐好,沒有一點架子。

這……也太沒有皇帝威嚴了吧,跟有些傳言不太一樣啊!

高伯逸壓下心中的震驚。

高洋的那些事跡(現在幾乎都沒發生),他在後世的網絡上可是看到不少的。

一半時間發神經病,一半時間治國,還能讓北齊井井有條,高伯逸只有「高山仰止」四個字送給這位不按套路出牌的皇帝。

高洋和高湛都是一個狀況,不同的是高洋發神經的時候,齊國還可以吊打其他國家,北周也不敢來撩撥。而高湛發神經的時候,北齊上下都要亂套了。

現在狀況有點古怪,高伯逸決定走一步看一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