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七十一章 兩強相爭

看到現在,很多人覺得如果電影在這里結束就很有意思,但整個電影就變成了肚財的電影,格局小了那麼一些。

而電影要看的,不只是這樣而已。

熒幕里,菜脯決定給自己唯一的朋友舉辦一場葬禮。寥寥幾人的樂隊,相對開局頗為荒涼的送葬也草草收尾,再到土豆的一句「有就很好了,又沒有人認識他。」

「甘霖娘!」

這是性子溫吞的菜脯在電影里唯一一次發怒。

可能為朋友。

但也可能是為自己︰大概肚財是他唯一的朋友了,還有他給肚財做葬禮。而菜脯自己呢?

大概可能更慘吧。

想到這一點,很多人眼里漸漸從兩人互毆的好笑之後,感受到那麼一段悲傷和難過來。

而那邊,裝飾一新的大佛也上路了。

大佛要去參加一個盛大的法會。

一路上雷聲隆隆,金身佛像依舊莊嚴肅穆。

法陣開始了,信徒們開始念經,所有人臉上都是謙卑與虔誠,殊不知這座金身大佛內卻是一具尸體。只是突然,全片最詭異的一幕出現了︰

一陣轟隆聲中,佛像居然散發出了耀眼的金光。

屏幕一黑。

下一幕,黃啟文的藝術中心破敗不堪,菜脯從廢墟里翻出了肚財帶來的澀情雜志,而背景音樂也響起來。

整部電影,結束

「啪啪啪啪!」

掌聲在遲滯了一會才想起來,層層疊疊的,就是一陣陣音浪沖擊過來。

他們都知道這部電影要說的東西其實很簡單,探討的就是階級固化這個事情,而這個東西在國外尤其有共鳴感。

而哪怕是國內,這幾年大家也漸漸地發現了這種差距。階級的固化,帶來的是上升通道的縮窄,有時候即使是你再看起來不錯也就是個「打工人」罷了。

這個看似調侃的背後,是階級矛盾的激化。

而也就是這樣的話,也就罷了。

《大佛普拉斯》比其他同類型電影高級的是,他不僅僅是一味批判這個事情——其實人類社會這個食物鏈就是這樣的,一層層疊出高下,直到轟然倒塌那一天,然後再一次慢慢堆疊。

就像是藝術中心的倒塌一樣。

以及這部電影通過釋迦這個角色傳達出來的︰

人類沒有高低貴賤,眾生皆苦。活在這個荒謬的人間,大家都彼此彼此罷了。

但且不說觀眾領會到幾次,都知道這是一部真的好電影︰

因為看完這部電影,所有人腦子里翻江倒海,全是詞語來形容。洋洋灑灑,綿延悠長,難得的整個人體會到了一種沒有文化隔閡的體會。

然後上網po文︰

《大佛普拉斯》是一部值得大獎的電影,我想,相對于柏林喜歡的政治批判,它更讓我覺得舒服的是整個電影表現出來的一種開放性思維

第二個網友po文︰俺也一樣!

此後的一番盛贊和采訪自不必說,林浩對此完全是意料之內。

反倒是幾個新人很興奮。

尤其是雷佳音的黃啟文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讓他也一晚上接到了三個報紙的采訪,第二天登上了場刊的一個小豆腐塊,單獨的那種。

不過2月18日最大的頭版肯定不是他的了,而是來自于大佛普拉斯︰

3.5分的場刊評分,足以證明電影節對它的厚愛。

哪怕略遜于《一次別離》的3.6分,但所有人基本上都已經肯定,金熊獎將會是《一次別離》和《大佛普拉斯》的兩者之爭。尤其是國內方面︰

「這兩部電影如果是其中任何一個摘金我都不意外,因為都是非常好的作品。」

「華語電影最近難得的佳作,讓我開始相信,東方電影在藝術上還有更多的可能性,也帶給我們進一步的思考。」

「如果這部電影不拿獎,我倒立拉稀!」

咳咳,最後一個不管他。但無論網友媒體如何評論,林浩這邊反應都沒有很特別。

他知道這種電影越是受歡迎,越是要低低調。

應對媒體這種事情,就交給專業的人來處理。而真要說起來懸念還是要看主席的口味。

本屆評委會主席是意大利女星伊莎貝拉•羅西里尼,她是好萊塢演技派巨星英格麗•褒曼和意大利著名導演羅伯托•羅西里尼的女兒,也是著名導演馬丁斯科塞斯的前妻。

她的代表作有《藍絲帶》、《我心狂野》等。

所以有國內媒體從這一方面來看,就覺得《一次別離》機會更大一些。

額,或許是吧。

林浩是個很知足的性子,在最佳男演員方面他的呼聲一騎絕塵︰那種打破常規的演技,是他《月球》時苦苦苛求的,但在《大佛》里很尋常地就用了出來,所以更顯震撼

19日,明天就是閉幕式了。

酒店里,林浩把采訪的時期甩給顧長衛和姜武,以及一群小輩們。

他對這些媒體們來說,其實已經很熟悉了,大家無非想問的就是關于他更細節的東西。那也是老生常談,雙方看著都無趣,不如給機會給年輕人。

他這會,安靜地看著電腦。

刷刷帖子,看看小說,當然,還有處理一些手頭的事務︰

籌備最快的《失戀33天》開機了,他打電話回去,胡遠生在現場也是各種忙碌。但仍然不忘記吃瓜︰「誒,你們那情況如何?我听說《大佛》很有機會拿獎。」

插一句,【 換源神器】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國內媒體的報道,你懂得。」

「怎麼了?難道不是?」

胡遠生因為太忙,也真沒有關心這兩天國外的影評,因為看這些肯定不能看記者,要翻

總之,遲滯了點。

「嗯,事實上,我們還處于劣勢。」

國內記者其實不太報道的一件事情,就是本屆柏林電影節的評委會成員之一伊朗導演賈法•帕納西受到政府制裁,被關進監獄,無法前往柏林。那邊柏林電影節立刻做出聲援,專門準備了一把貼有「賈法•帕納西」名字的空椅子。

真要說起來這件事情

獲獎對于伊朗電影的政治利益,或許遠比一個僅僅是關注階層固化下的邊緣人群要來的更符合電影節主題一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