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千零八章 調軍(上)

府衙後院,胡應嘉默不作聲听著王本固高談闊論,一旁的幾個書生時不時恭維幾句,話里話外對隨園頗多鄙夷。

胡應嘉瞄了眼最不要臉的那個……此人是範大沖,寧波鄞縣人,早年入南京國子監,但科考連連落榜,如今歸鄉打理家族庶務,其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天一閣的創立者範欽。

嘉靖三十六年,通商初設,本地豪族對府衙收繳稅銀很是不滿,最典型的就是慈溪袁家,為此錢淵不惜撕破臉皮將袁家一艘大船在出海口處擊沉。

而鄞縣範家也是如此,為此在之前的四年內,範家一直沒有被允許參與通商事,至少沒有直接參與。

為此,範家和唐荊川、孫鋌、錢淵都不合,上一次王本固來寧波鬧事,範大沖就主動請纓,王本固對其頗為優容。

而這一次,王本固對範大沖有點冷淡,原因很簡單,兩個月前,範欽被調入南京,出任南京兵部左侍郎。

靖海伯汪直復叛,兩浙倭患再起,如果無重臣奉命南下,能承擔重任的只可能是浙江巡撫、浙江巡按,當年這兩個位置和浙直總督並列為東南擊倭三大巨頭。

而王本固在徐黨內部的地位是比侯汝諒高的,但還有一種可能,北京那邊無重臣南下,而是以南京兵部率軍進剿,考慮到年齡和履歷,南京兵部左侍郎範欽是最有可能的。

王本固將一群士子送出去,回首道︰「天宿提議,大營設在鎮海縣,還需克柔襄助。」

「那自然是義不容辭。」胡應嘉笑著說︰「已經挑選過了,最適宜的是兩處,一為對岸金雞山腳,不僅有招寶村等三四個村落,而且地勢平坦,可容大軍駐扎,二是出海口處的外游山附近,不過那兒……是游擊楊文軍營處。」

王本固不假思索道︰「那就選金雞山。」

楊文那廝雖然只是個游擊,但幾乎跟著錢淵參與了每一次大戰,戰功累累,長期駐守鎮海,是錢淵的鐵桿部下。

「好,各種器具、帳篷等物,自然是府衙承辦。」胡應嘉追問道︰「雖朝中尚未明令,但靖海伯逃竄至舟山,需調配兩浙兵力,約莫多少……在下需提前籌劃。」

王本固指著正巧進來的董一奎笑道︰「王某入浙時日不長,克柔赴任至今未過四個月,調配兵力……天宿如何說?」

董一奎愣了下,但很快反應過來了,「除卻駐守寧波的兩部之外,已調嚴湖杭參將湯克寬,溫金台參將張元勛,寧紹參將侯繼高,另有駐守紹興的游擊岳浦河、駐守杭州的游擊魯鵬兩部,加上中軍,共計兩萬兵丁。」

「當年上虞大捷,听聞胡宗憲出兵不過萬,如今兩萬大軍……」王本固笑道︰「勝券在握。」

其實這些都是昨晚王本固和董一奎已經商量好了的,調兵公文都已經發出去了。

胡應嘉遲疑了會兒,輕聲道︰「听聞當年上虞大捷,時任把總的戚繼美率軍為先鋒……」

「戚繼美還在處州,調配只怕來不及。」王本固隨口瞎扯,駐守嚴州的湯克寬都來得及,戚繼美怎麼可能來不及?

楊文、張一山、侯繼高各部本身就在紹興,那是沒辦法,還能讓在東南諸將中戰功最著的戚繼美來摻和?

听說戚繼光是那廝的學生,而戚繼美壓根就是他一手帶出來的。

胡應嘉沉默了會兒,低聲問︰「汪直還在舟山?」

這是胡應嘉想不通的地方,你汪直縱橫海上那麼多年,听聞在倭國也頗有基業,直接揚帆遠去就是了,干嘛待在舟山不走?

雖然汪直遠去,通商事必然大衰,但至少打不起來了。

「查清楚了。」董一奎忍笑道︰「那日汪直搶奪船只逃竄至舟山,其中並無海船,都是從杭州送貨至鎮海的商船,近海還行,遠航難抵巨浪,而停駐在舟山的海船……大都往倭國、南洋、朝鮮各地販貨,留在舟山的少之又少。」

「若是汪直一人,怎麼也能東竄倭國,但不說金雞山招寶村被扣押的家眷,僅舟山上……男女聚眾過萬。」

王本固听懂了,「若是汪直帶著親信逃了,麾下立為一盤散沙,他汪直打拼十余年,哪里忍得了這個下場,所以才會被困在舟山。」

胡應嘉面無表情,心里哀嘆,從汪直逃竄至今兩天了,一個好消息都沒有……呃,對于自己這個徐階心月復門生來說,應該是都是「好」消息。

猶豫良久,胡應嘉拉著王本固的衣袖,「子民兄,能不打嗎?」

「不打?」王本固氣極反笑,「不打,那怎麼向朝中解釋?」

「不打,如何鎖定靖海伯復叛?」

「不打,難道你還想看著錢展才那廝耀武揚威?!」

在王本固看來,胡應嘉這兩年歷練出來了,但眼界不寬,看的不遠,使稅銀激增讓胡應嘉在京中名聲大噪,但接下來稅銀必然銳減,這個鍋不丟出去,難道還想背在身上?

胡應嘉頹然松手,腦子里亂哄哄的,突然想,如果是錢淵,他會怎麼做?

「台州指揮使葛浩?」王本固低聲問︰「可是錢展才舊部?」

董一奎苦笑道︰「東南諸軍,少有和錢龍泉扯不上干系的,就是游擊魯鵬、岳浦河也……」

王本固心里清楚,魯鵬、岳浦河都在上虞大捷中立功,這一兩年內陸續被董一奎收攏,據說在走私上也分一杯羹。

董一奎仔細介紹道︰「葛浩,衛所出身,擅海戰,早年被時任台州知府的譚子理簡拔為台州指揮使,統率戰船,屢屢敗倭。

後錢龍泉南下台州,再到設市通商後,大力打造戰船,葛浩統率水師南下在福建、廣東沿海擊倭,頗有戰功,直到去年戚元敬北調薊門才回浙,如今停駐在象山左右。」

看了眼發呆的胡應嘉,董一奎往邊上走了幾步,低聲道︰「自從二月份將戚繼美調去處州,下官接手紹興府沿海留下的水師,但只有不到二十艘,若想攻舟山,力有不逮……」

王本固咬咬牙,「調兵公文可有回信?」

「有,說什麼扼守象山,斷倭寇南下之路。」董一奎小心翼翼道︰「要不要問問杭州那邊?」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浙江巡撫侯汝諒是有調配之權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