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百四十六章 真會演!

自從唐荊川病逝的消息傳入京中後,隨園眾人每日都齊聚于此,等錢淵出了書房,就連最近忙的腳跟後都不著地的陳有年都到了。

「別說吏部過不了,內閣、陛下也必然駁斥,畢竟鄉梓就靠著寧波府呢。」陳有年苦笑道︰「再說了,陳某南下,寧波清吏司怎麼辦?」

徐渭撓撓頭也沒話說了,如今隨園中在六部的官員不多,戶部郎中陳有年,吏部郎中楊銓,兵部郎中吳兌,刑部主事林烴,工部主事潘允端,以及吏部員外郎周詩。

如果陳有年南下,有資格轉任戶部執掌寧波清吏司的只有楊銓和吳兌,但後者身為吏部考功司郎中,這是隨園聚攏人脈的關鍵位置……更別說楊銓本人肯定不願意。

而吳兌是公認隨園中除了錢淵、徐渭外最為精通軍略的士子,而且得幾任兵部尚書贊譽,而且吳兌對算術一道不太擅長。

「登之兄來了。」錢淵笑著進屋,將信紙遞給了徐渭,「這幾天在戶部挺難熬的吧?」

「那是自然!」陳有年沒好氣的瞪了錢淵一眼,「稅銀賬目尚未入京,大司農已是煩躁難安,每日要問幾次……」

陳有年在錢淵的安排下已經提前向戶部尚書方鈍透露,稅銀數目銳減……方鈍立即破口大罵隨園居心不良,因為他想起去年末唐順之、孫鋌上書之事。

正月里陳有年、周詩登門拜年的時候,方鈍就特地問起稅銀的事,當時得到的是含糊的回復……現在想想,錢淵那是在打埋伏呢。

具體少了多少稅銀陳有年也不知道,這幾天方鈍給了他不少臉色看,因為陳有年特地提到一個詞「銳減」。

方鈍也是人老成精的貨色,雖然不知道細節,但卻猜得到,這和這兩年侯汝諒、王本固陸續入浙有關,而唐順之的病逝也讓方鈍疑慮重重。

算算時日,賬冊沒幾天就要送入戶部了,錢淵心里也有點打鼓,要知道礪庵公本身就難對付,如果再加上剛剛履新的戶部右侍郎陸樹聲……

錢淵換了個話題,「剛才登之兄提及南下?」

「文長兄出的餿主意。」一旁的冼烔解釋道︰「這不是寧波知府出缺嘛。」

「登之兄鄉梓紹興余姚……」錢淵瞄了眼徐渭,很多密事都是隨園大部分人不知道的,但徐渭是知情人,將陳有年推出去是迫不得已,誰想得到高拱如今跋扈至此呢。

「試試也好,登之兄掌寧波清吏司數年,又對鎮海通商流程知之頗深。」

陳有年目光閃爍,沒有說什麼只點了點頭。

「看看徐華亭門下都是些什麼人!」徐渭將信紙遞給孫鑨,不屑道︰「董家貪婪更甚東樓,若要緝私,必先除董家。」

孫鑨瞄了幾眼點點頭,但沒有接過話茬,董家的事在這兒不太好提起,他笑著看向錢淵,「展才,記得當年你也提起海剛峰。」

「可傲霜雪不可為棟梁。」徐渭嗤笑。

諸大綬笑著插嘴,「海剛峰如今在浙江好大名聲。」

「海筆架嘛。」

「據說陸與繩曾提議調海瑞入京。」楊銓拍拍腦袋,「說此人有風骨,堪為風憲。」

「入都察院?入六科?」

「那還不天下大亂!」錢淵無語了,這可是位上書提議復太祖貪贓二十兩剝皮充草的狠人,如果任科道言官那還不將滿朝文武噴個遍?

在海瑞眼里,徐階不是好鳥,高拱不是好鳥,李默不是好鳥,錢淵自然更不是好鳥。

「寧波推官。」孫鑨想了會兒,「畢竟是荊川公臨終前舉薦……」

「荊川公有識人之明。」錢淵不動聲色的點頭道︰「朝陽兄明日可試試,海剛峰曾任蘇州府長洲知縣,與天官連襟寧夏巡撫王學甫有舊。」

對于海瑞本人,錢淵相當的無所謂,但如果真任寧波推官,掌刑獄,還真是麻煩事。

要知道在歷史上,海瑞判案……與其冤屈兄長,寧願冤屈弟弟;與其冤屈叔伯,寧願冤屈佷子。

而且唐順之前年舉薦海瑞的時候,錢淵就查過,海瑞在判處民間借貸案,要求必須以書面契約為依據,而民間是很少用正式的書面契約的……而寧波因為商業的旺盛,類似的借貸事件非常多,甚至還有的大戶專門做這門生意。

但就如孫鑨所言,畢竟是唐順之遺書舉薦……不過就是個寧波推官,也翻不起大浪。

錢淵一時出神,細細在心里琢磨,這也未必不是好事,海瑞能得罪人,也意味著……

想了會兒,錢淵笑著對楊銓說︰「寧波知府被張孟男得手,得個寧波推官也不算吃虧。」

徐渭在一旁冷冷道︰「海剛峰可不是隨園中人!」

「文長兄此言差矣。」錢淵正色道︰「我等諸人聚眾而成隨園,非為黨爭,非為奪勢,只望彼此扶持,共為社稷。」

「朝陽兄身為吏部考功司郎中,難道日後評級,但凡隨園中人便是優,非隨園中人便是中下?」

「君澤兄為兵部職方司郎中,難道日後朝中用兵,只選戚門雙雄,卻舍棄他將?」

諸大綬點頭贊道︰「展才此話說的在理,此舉非為君子所為。」

楊銓也昂首道︰「陸與繩曾任考功司郎中多年,雖為華亭心月復,但無論天官為石齋公、吳默泉、歐陽任夫、楊惟約,與繩兄向來公正無私,為朝中稱道。」

陸與繩指的是歷史上隆慶年間最為人贊譽的吏部尚書陸光祖,又一個嘉靖二十六年進士,為人公正,為國選材……真不容易,這些年的天官各有背景,李默、嚴嵩、高拱陸續插手,但陸光祖卻不偏不倚,為幾任天官器重。

「隨園之由,一來是當年黨爭酷烈,我等諸人擇地安身,二來聚眾為日後匡扶社稷,絕非為黨爭。」錢淵一臉正氣凜然,「投契相聚,不合即散。」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而徐渭轉過頭去……實在不想去看錢淵的表演。

雖然都是好友,但這個世界上,對錢淵最了解的人只有知曉很多密事的徐渭……說的大義凌然,暗地里各種陰私勾當。

真會演!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