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百九十三章 年節(中)

錢淵來到這個時代,在篤定開海禁之後,最先考慮的是軍械方面的引入,最典型的就是鳥銃。

雖然戚繼光改進的虎蹲炮很好用,但以威力而言就差的多了,錢淵輾轉購買的幾尊鐵炮、銅炮主要設置在浙江水師和威遠城,讓汪直「聘請」來的幾名西洋工匠還在括蒼山中忙碌。

燧發槍的細節錢淵不太清楚,但大致原理還是知道的,如今括蒼山中的作坊研發出了初步的轉輪打火槍,但打火成功率還比較低,沒有太多的使用價值。

事實上,歷史上的燧發槍成熟大致要等到16世紀八十年代,但如今轉輪打火槍在西方已經開始裝備軍隊了。

錢淵坐在書房里揉著眉心,自己所望,和同僚所想,上官所想,甚至和陛下所想……看似殊途同歸,但實則有著本質的差別。

或者自己捧起一個東南如同汪直一樣的巨頭,來間接的把控這一切。

譚七指還是錢鴻?

錢淵突然笑著搖搖頭,先不去想那麼遠的事,就目前而言,要解決東南事,特別是軍中將領調任……楊博是繞不開的,高拱在這方面主要依靠的就是前兵部尚書楊博。

只是這份禮不知道夠不夠打動他……錢淵咂咂嘴,這也是個老狐狸,估計看得出來,去年自己刻意留下的漏洞。

當錢淵這封信送到楊博手中的時候,回京述職的王崇古、來拜見兩位舅父大人的張四維都在場。

楊博拆開信看了幾眼,順手遞給了王崇古,對張四維笑道︰「那位雖晚了你一科,但說不定能搶在你之前。」

「兼任太常寺少卿,說不準哪天就能入六部為侍郎了。」張四維倒是沒什麼異樣神情,只笑道︰「不過說到入閣前後,那要看陛下何時加錢龍泉翰林職。」

呃,錢淵倒是私下向高拱許諾過不回翰林,但如果隆慶帝施恩,高拱也說不出話來……事實上,高拱也心里清楚,如果隆慶帝要以隨園制衡自己,多年之後的錢淵很可能會兼個翰林學士。

夏言、張璁都不是翰林出身,但也都在任尚書的時候被嘉靖帝加翰林學士……這才順理成章的入閣為大學士。

頓了頓,張四維突然苦笑道︰「不論錢龍泉,張叔大必然在我之前。」

楊博微微點頭,「非你之過……只能說有得必有失。」

嚴嵩、徐階前幾年斗得那麼慘烈,楊博丁憂守孝被起復兵部尚書兼鎮守宣府,但始終不肯回京,就是怕被卷入政爭。

在這種局勢下,張四維進入裕王府,並成為高拱的絕對心月復,也直接促使高拱和楊博成為盟友。

對高拱來說,楊博是天然的盟友,雖然名氣大,但畢竟是三甲同進士出身,又不像李默、錢淵多少還以庶吉士的身份在翰林院待過……如果是嘉靖朝還不一定,但在隆慶一朝,絕對沒有入閣的可能。

對楊博來說,入閣是虛無縹緲的,能坐穩這個吏部尚書已經心滿意足,而高拱也顯然有意提拔張四維……這位走的是純正的儲相之路。

但誰能想得到,突然殺出了個張居正,而且還是和徐階徹底決裂的張居正。

而張居正資歷比張四維深的多,又因為和徐階決裂只能依附高拱,很可能會被高拱首先推薦入閣。

同為高拱的心月復,張四維入閣的時間自然要往後推,說不定還在錢淵之後……因為前面還有如陳以勤、殷士儋、林這樣的潛邸舊臣。

那邊王崇古已經看完信了,笑道︰「早在嘉靖三十二年就听聞錢龍泉之名,嘉靖三十四年在太平府相識,嘖嘖,不過六七年光景……」

張四維接過信一目十行掃下去,臉色一變,月兌口而出道︰「許晉商自行組建海船?」

錢淵去年回京,和張四維密談,許晉商參與東南通商事,但到現在一年半過去了,晉商能參與的程度相當的有限,比如在鎮海,也不過佔了幾個鋪子而已,很難直接插手海貿。

那些南下的晉商眼見浙商、徽商賺的盆滿缽滿,眼楮早就綠了,不能組建船隊出海,這意味著晉商只能做個渠道商,利潤並不豐厚。

但凡賣到草原上的貨物,必須經過晉商的手,靠著這一招,晉商賺了如山如海的銀子。

這里面的道道,晉商能不懂嗎?

晉商自然是有錢的,買幾艘海船也不是難事,但問題是鎮海、寧海對通商文書的審核非常嚴格,而從其他人手轉買……浙商、徽商都對晉商極為排斥。

所以,錢淵給出的條件不可謂不豐厚。

「少有才名,有軍略之才,這也罷了,只是這等心思手段,也不知道與吉兄是怎麼教出來的。」王崇古忍不住吐槽,「當年與吉兄可是刻板的很,錢龍泉這是自學成才吧?」

王崇古是嘉靖二十年進士,與錢淵的老師陸樹聲是同年。

楊博也忍不住笑了,「東南這塊肥肉……算是被錢龍泉榨得干干淨淨。」

王崇古看了眼茫然的張四維,搖頭道︰「子維也不必喪氣,若非如此人物,若非如此心計,如何能在朝中有如此分量,使得元輔、新鄭都視為大敵。」

看外甥完全沒听懂的樣子,楊博點了句,「去年錢展才回京與你密談,許晉商參與東南通商……難道那時候他想不到浙商、徽商的反對,想不到晉商難以在東南立足,想不到晉商難以組建船隊出海?」

張四維愣了半天,才聲音苦澀的說︰「那時候他就留了余地,就是為了今日?」

「未必是為了今日,只不過今日之事能用得上罷了。」王崇古解釋道︰「凡事均留三分余地,留一份後手……」

楊博冷笑一聲,「子維要不要猜猜,晉商南下如此艱難……會不會是錢龍泉暗中指使?」

張四維如墜冰窟,艱難開口道︰「三弟來信,被人設套騙了數千兩白銀,就在鎮海……」

「報官了?」

「嗯,查不出什麼……」

「唐荊川、孫文和、吳鼎庵均在鎮海,駐守鎮海附近的游擊楊文、張一山均是錢家護衛出身。」王崇古對東南事很熟悉,搖頭道︰「若是真要查,不會什麼痕跡都查不出。」

沉默了半響後,張四維指了指放在桌上的那封信,「舅父,那這次……」

「自然要應下。」楊博笑道︰「如若拒絕,就和隨園撕破臉了。」

王崇古皺眉道︰「那高新鄭那邊?」

「東南諸軍調配,這是兵部的事。」楊博漫不經心的說︰「游擊、把總不會報到兵部來,參將……戚繼美均可留守浙江,但東南諸軍中,最具盛名的何人?」

熟悉東南事的王崇古月兌口而出,「必戚元敬。」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