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百九十章 隨園麻將(上)

在長達一個月的動蕩後,在新年即將來臨之際,朝局恢復了平靜,好似什麼都沒發生,好似風平浪靜。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朝局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最大的變化在于禮部尚書高拱,多少官員將高新鄭圍在中間捧其的臭腳。

好事風平浪靜的朝局下,隱藏著即將而來的狂風暴雨,而直接的導火索,就是如今已經不可一世的高新鄭。

雖然還未入閣,但高拱愈發倨傲,再加上徐階這廝在內閣里對其的忍讓甚至恭敬……用錢淵的話來說,比當年嚴嵩、徐渭舌忝嘉靖帝還要過分。

而高拱一點都不覺得過分,得志便猖狂,在直廬對吳山、呂本不客氣也就罷了,對李默都不太客氣……

李默什麼脾氣,當年雖然落敗,但面對嚴嵩、徐階都能當面狂噴,再加上徐階、高拱的聯手讓他想起了當年舊事……就在臘月二十七日,即將封印過年的時候,兩人在直廬大吵一架。

這一架吵的……影響力有點大,首先,李默、高拱因為清算嚴黨制衡徐階的短暫聯盟徹底土崩瓦解……雖然已經事實性的完結一個月了。

其次,李默畢竟年紀大了,回家越想越氣,一口氣沒提上來暈過去了,等太醫院的太醫上門之後……高拱借此名聲大噪,要臉的說一句高新鄭牙尖嘴利,不要臉的贊中玄公類夏公瑾,當年夏言就是靠這一招打響名聲的。

不過這些和隨園都沒什麼關系,在錢淵連續五天入西苑覲見之後,隨園已經安靜下來……呃,也不能算是安靜下來。

畢竟高拱的手伸向了東南,畢竟高拱是去摘桃子的,隆慶帝雖然對此並不反對,但也對錢淵有一份愧疚,再加上前些年錢淵有大功于朝,一直未得封賞。

在臘月二十八,隆慶帝親下諭旨,命錢淵兼任太常寺少卿,原本錢淵任詹事府左春坊左諭德,從五品,而太常寺少卿是正三品,一下子提了四級。

在明眼人眼里,這不僅是酬功,也是補償,補償東南通商事被高拱、徐階摘桃子之事。

「雖然未有先例,但正三品入六部,可為侍郎。」陳有年嘖嘖道︰「說不定明年展才就是上司了。」

「太常寺大都是翰林官兼任,儲相之路,陛下卻令展才兼任。」孫鑨是官宦子弟,搖頭苦笑道︰「難道外放?」

「外放可惜了。」諸大綬輕笑道︰「如若在太常寺、太僕寺磨礪幾年……」

話還沒說完,向來是冷面笑匠的周詩突然插嘴道︰「還有太醫院。」

「哈哈哈……」冼烔抱著肚子樂不可支,「倒是嫂子更合適呢!」

錢淵無語的看著這幫人,「又不是我一個人升任。」

「這倒是,不過這次也謝過展才提攜了。」向來端謹的陶大臨笑著說︰「《永樂大典》重校約莫年後能完工,愚兄這是借了展才之力。」

「說的是。」孫鑨反手指了指自己,「枯坐翰林五年,原本還以為要等九年考滿,的確要謝過展才。」

楊銓在吏部向來以公允著稱,凜然有名臣之風,也只會在隨園說笑,這時候以羨慕嫉妒的語氣嘆道︰「還是你們翰林升官容易,這次借展才之便,全都升任。」

隆慶帝這次施恩堪稱大批發,隨園中人在六部、六科、都察院任職的那是沒辦法,要走程序,但翰林院……隆慶帝是能一言而決的。

諸大綬本就是日講官、裕王府講官出身,正兒八經的潛邸舊臣,四個月前就入詹事府為右春坊右中允,這次任職沒變,但翰林兼職被提了一級,為翰林侍講學士。

陶大臨這些年一直縮在翰林院重校《永樂大典》,只是個翰林編修,這次被提為翰林侍講。

孫鑨在翰林院……呃,真的沒做什麼,也被提拔為翰林侍講。

眾人正在說笑,錢淵卻搖頭道︰「朝陽兄此話有謬,可不是所有翰林官都升官了的……」

楊銓一愣,轉頭看見了正在翻白眼的徐渭……這位老兄當年因青詞見寵,雖然沒有入詹事府,但去年升任翰林侍讀學士,在翰林院僅次于翰林學士。

眾人又是一陣大笑,諸大綬嘆道︰「嘉靖三十五年春節,我等在隨園訂交,直到今年才能重聚首。」

「嘉靖三十六年,展才已經去了東南,端甫兄丁憂守孝,朝陽、嘉旭、子直都外放……」

「展才兄一直到去年五月才回京,朝陽兄、嘉旭也是今年才調回京中。」冼烔板著手指頭算著,「可惜文和兄、子直兄都外放了,人還是不齊。」

眾人一起數數,當年第一批組建隨園的士子,孫鋌任鎮海知縣,陸一鵬去了福建,周詩是今年九月因政績卓越被調入都察院,最倒霉的是松江上海的夏時,一直在地方任職,從四川到山東,再到湖廣。

之後陸續進入隨園的士子中,陸樹德、林烴都在京中,包檉芳選官南京戶部主事,孫丕揚巡按福建負責通商事,趙大河任寧海知縣。

隨園外圍的黃懋官、潘晟等人都是侍郎級別,倒是不太來隨園,還有福建巡撫吳百朋,有可能這一兩年會被調入京中。

錢淵算了算,還是今年人最齊呢。

林烴好奇的看著眾人說起當年科考前的舊事,小聲問一邊的好友,「與成,正月里隨園做甚?」

陸樹德還沒來得及說話,一旁的冼烔已經嚷嚷了,「當然是搓麻,除了搓麻還能作甚!」

潘允端嘖嘖道︰「當年科考前正月里,昏天黑地啊,徹夜不眠……結果那次除了我,居然全都上榜了,貞耀,如若去年你也搓麻,說不定能進一甲……」

「咳咳!」

听見陶大臨的咳嗽聲,冼烔不解的回頭,「虞臣兄……呃,世叔。」

錢淵眨眨眼看著走進來的叔父錢錚……噢噢,好像剛才算人頭把叔父給忘了,在外人眼里,錢錚可是不折不扣的隨園中人呢。

在門外停了好一會兒才進門,錢錚環顧四周,嘆了口氣,也懶得多說了,只道︰「今年最後一份邸報,適才吏部發出公文,陝西按察使王崇古升任右僉都御史,巡撫寧夏。」

廳內一片寂靜,錢淵輕輕嘆了口氣,高拱也太心急了點。

吏部的楊銓立即報出王崇古的履歷,「王崇古,字學甫,嘉靖二十年進士,高新鄭的同年,先後任安慶知府、汝寧知府、常州兵備副使、蘇州兵備副使、河南布政使,嘉靖三十八年調任陝西按察使。」

徐渭接口道︰「此人是吏部楊惟約的連襟,張子維的舅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