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百七十四章 事成

事實證明了錢淵的眼光。

八月十二日,陸家輾轉通過內宮監送李氏入西苑。

八月十三日,隆慶帝臨幸李氏,賞走盤珠三顆。

八月十四日,陳洪秘呈陸家禮單,當日便送入內承運庫。

八月十五日,中秋佳節,隆慶帝攜皇後、皇子並妃嬪賞月,李氏隨身服侍。

當夜,隆慶帝賞賜閣臣、六部尚書、勛貴並潛邸舊臣月餅,前錦衣衛指揮使陸炳亦得賞賜。

而錢淵在八月十八日被召入西苑,也就是這一天,李氏被封為淑妃。

「展才辛苦了。」

隆慶帝和顏悅色,嘴角帶笑,看樣子對錢淵輾轉送來的禮物非常滿意。

「為陛下效勞,臣不敢言辛苦。」

錢淵臉頰上的肉抖了抖,這次拉皮條拉的……呃,陸家、皇帝、李氏、自己,算是四贏吧。

還是在這座涼亭里,隆慶帝笑著隨口道︰「這兩日朝中倒是清淨了些。」

「聖君在位,何人膽敢放肆。」錢淵不陰不陽的接了句。

隆慶帝指的是自從賞賜陸炳月餅之後,彈劾陸炳的科道言官好像都啞巴了……雖然無數人暗罵陸炳太不要臉!

可以想象下,如果這是錢淵干的,萬一泄露出去,那些科道言官絕不會啞巴,甚至所有的科道言官都會群起而攻之……還好找了陸炳來背鍋。

「明日南宮召見群臣,展才準備的怎麼樣了?」

「無非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錢淵猶豫了下,從袖子里掏出一本小冊子遞過去,「不敢隱瞞陛下。」

隆慶帝好奇的翻開看了幾眼,不禁笑罵︰「真是一肚子鬼心眼!」

錢淵還真有點冤枉,這事兒還真不是他的主意,而是徐渭的點子……這也代表了很多出身東南的官員的想法。

通政使錢錚私下統計過,上書彈劾胡宗憲的科道言官以及兩京六部主事、郎中、員外郎中,東南出身的官員不到一成。

胡宗憲的確攀附嚴黨,厚賄嚴東樓,但他也的確有任事之心,也有任事之能。

多年前那場掃平東南倭患的連年大戰中,涌現出了無數能臣名將,文有譚綸、唐順之、王崇古、吳百朋,武有戚繼光、俞大猷、劉顯、盧斌,還有兩度南下在諸次大戰中均有杰出表現的錢龍泉……

但東南官員心里是有數的,論功,胡宗憲排在首位,至少,不應該比聲望更高、名氣更大的錢淵低。

對這些東南官員來說,護衛鄉梓之地的胡宗憲百般不是,但也罪不至死……大量的彈劾奏折都將胡宗憲與故宣大總督楊順、前大理寺卿鄢懋卿相提並論,後兩人都下獄論死。

隆慶帝將冊子看完丟回給錢淵,「有用嗎?」

「可能沒用。」錢淵坦誠的回答。

隆慶帝無語的看著錢淵,沒用你折騰個什麼勁兒?

錢淵沒回答,一方面在于解氣,徐渭、諸大綬、陶大臨、孫鑨大量出身浙江的隨園士子都忿忿不平,另一方面是給胡宗憲吃一顆定心丸……錢淵記得原時空中,胡宗憲滾蛋兩年後又被召入京中問罪,最終途中不堪折辱憤而自殺。

當然了,這次的定心丸不是黑鍋,錢淵決定自己來扛。

當然了,「沒用」是假的,只不過隆慶帝沒看出來,

看錢淵不吭聲,隆慶帝也不管,反正後日自己只顧著看戲……只要沒什麼意外,胡宗憲的結局應該是罷官歸鄉。

「對了,鹿肉滋味如何?」隆慶帝似笑非笑道︰「前些天,你說隨園還在調制醬料?」

錢淵眼神閃爍,「尚未畢工,還請陛下稍候。」

「哈哈哈……」隆慶帝大笑道︰「還說不是畏妻如虎?」

那兩只小鹿現在是小七的寶貝,想吃……錢淵走近點都要被罵,那哪里還是鹿啊,都成了祖宗了,在隨園里到處撒歡!

錢淵拉著臉問︰「徐文長?諸端甫、孫文中……必然是徐文長!」

雖然隨園被視為裕王潛邸舊臣,但真正和當年裕王有過接觸的除了錢淵本人,只有潘晟、諸大綬、孫鑨、徐渭等幾人,自從那日徐渭得賜珊瑚樹後,經常入西苑。

閑扯了幾句,隆慶帝起身出了涼亭,隨意走動,陳洪帶著侍者遠遠退開,錢淵落後半步跟在身後。

回頭看了眼,隆慶帝小聲說︰「土特產……」

錢淵簡直要爆炸了,你還要土特產啊?!

也不怕****?!

「咳咳。」隆慶帝嗔怪的瞥了眼,「這事兒陸文孚知情?」

錢淵松了口氣,遞去一個放心的眼神,「絕不知情!」

隆慶帝滿意的點點頭,「陸文孚此人倒是知趣,听說中秋那日他將宅子都送出去了。」

豪宅還是落到了李偉的手里。

「展才你也是滿肚子的鬼心思,把陸文孚當槍使。」隆慶帝笑道︰「今日陸文孚上書請致仕,並其三子歸鄉,展才以為如何?」

「此乃天子家事,臣不敢妄言。」

錦衣衛雖然不是太監,但卻被視為天子爪牙,皇室家奴,不是文臣能干預的……原時空中萬歷皇帝那般報復張居正,就有時任錦衣衛指揮使對張居正俯首帖耳的因素。

更別說……反正黑鍋陸炳已經背上了,至于陸家的命運如何,這和錢淵有什麼關系?

「今日內閣紛爭不斷。」隆慶帝雙手負于身後,沿著細碎石子鋪就的小路往前,「海運代漕運,元輔贊之,甌寧駁之,展才欲開海禁,又設市通商,出海販貨的海船數不勝數,此事展才如何看?」

御前問話,不能長時間思索,錢淵簡短道︰「海運代漕運,國之大事,臣奉職詹事府,不敢妄言。」

頓了下,錢淵補充道︰「陛下當詢其余閣臣並兩京戶。」

沉默了好一陣兒後,隆慶帝嘆道︰「登基半載,方知理政之難。」

錢淵艱難而隱晦的回答到︰「陛下登基時日不長,待掃清沉痾,澄清宇內,必能蒸蒸日上。」

隆慶帝轉頭瞥了眼,他自然听得懂這句話,掃清沉痾……把徐階、李默甚至是吳山等人全都趕走,讓高拱、張居正為首的潛邸舊臣執掌大權……

這的確是個辦法,而且能夠讓自己迅速輕松下來,隆慶帝在心里琢磨著,呂本、孫升多次上書請求致仕一直被留中不發,等過了年,應該差不多了。

呂本也就罷了,孫升是隆慶帝特地留下來的,畢竟這位的兩個兒子,一個是隨園第三號人物,另一個執掌鎮海通商事,孫升在內閣某種程度上是代表著隨園的……雖然他很少去直廬上班。

顯然,這幾天淑妃服侍的不錯,隆慶帝這只小蜜蜂找到了適合鑽進去的花朵,意志開始被慢慢磨去。

錢淵一進西苑就發現了這一點,隆慶帝看似精神抖擻,實則眼圈發黑,好像被吸了陽氣似的,看來這幾天過的很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