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百六十三章 倒霉的胡宗憲

近十年間,朝中大事,在內無非先後嚴分宜、徐華亭、李時言的慘烈政爭。

三位大佬時而聯手,時而對峙,當面火拼,背後一刀,各種騷操作層出不窮,各種名場面令人印象深刻。

嚴嵩的無奈和媚上,嚴世蕃的跋扈和貪婪,徐階十年如一日的隱忍以及屢屢試探後的斷尾求生,李默短暫橫掃朝堂,卻因京察落敗,奇跡般的居然得以起復入閣……

對此,隆慶帝采取了留下徐階,以李默制衡的策略,讓心月復高師傅聚攏勢力,再入閣執掌大權。

在外無非南北兩端的戰事,北邊沒什麼好說的了,十二年前曾銑被讒斃,邊塞年年遭俺答蹂躪,打到京城附近都不止一次,嘉靖帝的臉丟的都快沒得丟了。

而隆慶帝畢竟是北京人,對山西、陝西一帶的現狀還算了解,反正好不好,壞不壞都那個樣,之前兩年原兵部尚書楊博坐鎮西北,好歹穩住了局勢。

而南邊就有點雲里霧里了……至少對隆慶帝來說,畢竟之前近十年因為沒有東宮太子的正式身份,他從不參與到朝政之中,對東南抗倭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隆慶帝只知道先後多位大員因兵敗入獄,後胡宗憲攀附嚴嵩而上位,最終卻是兩度南下的錢展才大放光芒,名將戚繼光、俞大猷徹底掃平兩浙倭患,隨後戰事延綿至福建、廣東沿海。

清算嚴黨,趙文華、董份、鄢懋卿或貶官或致仕或下獄,而被科道言官群起攻之的胡宗憲又恰好和東南戰事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隆慶帝看著面前這位和自己歲數相仿的青年,這些問題對方應該都能說得一清二楚……前提是對方不會有所隱瞞。

還好,今天的錢淵在百般考慮之後,選擇了十真無假。

「東南戰局,實則和朝中分宜、華亭之爭緊密相連。」

錢淵的開頭語讓隆慶帝立即陷入思索,片刻後他才開口︰「展才細細說來。」

「嘉靖三十二年,東南倭亂前夕,臣恰好陸續逗留杭州、紹興、寧波,親眼所見時任浙江巡撫王民應揮兵攻陷瀝港,自那之後,汪直東竄,大量海商淪為倭寇,四處侵襲劫掠,北至通州,南至溫州,東南沿海無不水深火熱。」

錢淵的話頭又轉回了東南倭亂的開頭,用詳盡的口吻描繪這場倭亂的來由。

隆慶帝沒有打斷,靜靜听著,其中很多話他記憶猶新,那還是錢淵第一次拜訪裕王府時,他還記得,正是那一日,景王子因錢淵一語而夭折。

「王民應其人,色厲膽薄,借此月兌身,也就此拉開了分宜、華亭將東南視作政爭之地的序幕。」

「展才也是那時候一躍而起,名揚東南。」隆慶帝笑道︰「嘉定大捷,堪稱氣節無雙。」

錢淵神色淡淡,略略謝過,接著說︰「畢竟是東南戰事,先帝數次詢華亭,後者舉薦時任應天巡撫的彭黯接任浙江巡撫,總領抗倭大事。」

停頓了下,錢淵補充道︰「彭黯,雖是江西人氏,但卻是嘉靖二年進士。」

隆慶帝微微點頭,「徐閣老同年。」

「不錯,可惜于此亂局,寇首徐海聚攏倭寇,麾下一度集兩萬之眾,更引入真倭為禍,先後擊敗俞志輔、任環、盧鏜等將,一時間東南大亂。」錢淵嘆道︰「彭黯兵敗下獄,由南京兵部侍郎轉應天巡撫的屠大山接任,此人亦是嘉靖二年進士。」

推薦下,我最近在用的追書app,【  \\ 】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還是敗了。」隆慶帝接口道︰「之後才設浙直總督一職,由時任南京兵部尚書張經出任。」

錢淵沉默的點點頭,片刻後才說︰「張半洲籌謀多時,然布局缺漏甚多,幸好先後有浙江巡按吳惟錫,瓦老夫人所率田洲狼土兵,于嘉興府王江涇一帶擊破徐海。」

隆慶帝略略放心了點,畢竟在朝廷邸報中,王江涇一戰算不上勝戰,而錢淵卻言張經擊破徐海……顯然,面前這位不是在扯謊。

看錢淵神情有些恍惚,隆慶帝忍不住嘆道︰「可惜趙文華上書彈劾……張半洲因此遭棄市。」

「張半洲遭棄市,實則和朝中局勢相關。」錢淵不想詳盡的說起這件事,一筆帶過後接著說︰「張半洲之後,先帝再詢華亭,後者第三次舉薦其同年,嘉靖二年進士楊宜出任浙直總督。」

隆慶帝突然開口打斷道︰「張半洲非華亭舉薦?」

「不是。」錢淵微垂眼簾,「當年兵部尚書聶雙江上書起復張半洲,又數度舉薦其統兵擊倭。」

「聶豹?」隆慶帝模了模胡子,「華亭之師?」

錢淵干脆閉上了嘴巴,徐階是聶豹的學生,這件事有點扯淡,但更扯淡的是朝中相當一部分人都是這麼認為的。

原因在于,聶豹當年在華亭縣講學,而被貶謫出京又回朝的徐階曾經與聶豹、程文德、歐陽德在靈濟宮講論「良知」之學,盛極一時……主要是徐階這個不要臉的貼上去,而聶豹又沒公開否認。

不過這些不是今天要說的重點,隆慶帝這麼認為也無關大局,錯開這個話題後,錢淵接著說︰「楊宜雖為治世能臣,但統兵擊賊非其所長,甚至因難制客軍而狼狽不堪,最終被先帝治罪,免官為民。」

「至此,自王民應之後,華亭數度舉薦人選皆因才略不足難當大任……先帝這才詢分宜。」

隆慶帝拾起茶盞抿了口,「之後就是胡宗憲了?」

「不錯,胡汝貞其人,有謀劃之能,通權謀,曉軍略,亦有雄心壯志,以趙文華而攀附嚴分宜。」錢淵思索片刻,接著說︰「若無胡宗憲,亦有他人攀附嚴分宜。」

「展才此言何意?」

「華亭舉薦之人無不敗北,陛下親詢分宜,東南統率大局之人無論是誰,若不攀附……必然難以持久。」

話說到這個地步了,隆慶帝自然听懂了,徐階舉薦的都是廢材,一個個都不頂用,所以嘉靖帝選擇了嚴嵩,而嚴嵩也借此牢牢壓制住了徐階……在這種情況下,浙直總督無論是誰,不得到嚴嵩的支持,就坐不穩浙直總督這個位置。

水有點渾啊……隆慶帝有點頭大。

這麼說來,當年不得到嚴嵩的支持,就不可能坐穩浙直總督的位置去剿滅倭亂……而但凡剿滅倭亂,必然現在是要被彈劾攀附嚴嵩的!

隆慶帝第一反應是,胡宗憲這貨有點倒霉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