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四十五章 定大略(下)

計劃中,回京第一件事是去西苑覲見,去嚴府拜祭是個意外事件,原本第二件事,錢淵準備明後日去一趟裕王府……但今天嘉靖帝玩的有的讓錢淵膽戰心驚。

再考慮到高拱對隨園,對自己的排斥,甚至還以此試探,錢淵想略微等一等再說。

視線在眾人身上打了個轉,錢淵沉思片刻後道︰「裕王府那邊,端甫兄代為一行,高新鄭……」

徐渭冷笑道︰「要不讓林貞耀隨其兄走一趟?」

錢淵在心里盤算了下,高拱這個人吃軟不吃硬,將林引入裕王府本就是為了很可能起復的李默……這時候通過林家去撩撥高拱,真不是個好選擇。

看了眼徐渭,錢淵搖搖頭……如果後面再弄出什麼林家、錢家定親,高拱那氣量,只怕要惱羞成怒啊。

這時候,門外人影閃動,眾人轉頭看去,齊齊起身行禮。

「世叔。」

錢錚笑著進門,「沒喝多吧?」

不能怪錢錚進門第一句話就問喝沒喝多……三年前除了會試那幾天,他幾乎每次來隨園,里面不是聚眾飲酒就是聚眾搓麻,就沒見過他們正兒八經的會文過!

「今日為展才接風,小酌幾杯而已。」孫鑨讓出位置,請錢錚坐下。

徐渭突然靈光一閃,看了眼錢淵,沖著錢錚努努嘴。

錢錚和高拱是有交情的,倒是個拜會高拱的好人選,而且錢錚是科場前輩,士林中頗有名望。

錢淵沒好氣的瞪了眼徐渭,讓我叔父去……和我自己去有什麼區別?

這件事甚至都不能讓隨園士子出面。

暫時將這件事丟到腦後,錢淵揚聲道︰「諸位,錢某南下三年,一為擊倭,二為通商,後者有利有弊,這三年來,書信不斷,子直兄、登之兄去年赴沿海一行,又有叔孝兄北上,文和兄南下……」

「本朝開國近兩百載,田賦不均,貧民失業,苦于兼並,富有奇珍異寶,貧無立足之地。」

「說一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並不為過。」

陳有年輕聲道︰「紅薯、洋芋可就救萬民,但不可解土地兼並之禍。」

錢淵點點頭,手指往下,「如果沒有土地,亦能活命呢?」

「以商賈代農?」諸大綬皺眉道︰「無農不穩。」

「所謂無農不穩,實則因為人要活著,總是要填飽肚子的,更別說修路建城、大軍討伐,總是糧草為先。」陸一鵬高聲道︰「如今有畝產二十石的紅薯、洋芋,無農不穩可以略緩。」

錢錚開口道︰「即使推廣紅薯、洋芋,必定人口倍增,土地兼並只會愈烈。」

錢淵指了指東南,「天下之土,何止腳下。」

「海外?」徐渭皺眉道︰「遷居他處,向來謹慎少見,更別說移居海外。」

「但這卻是一條路。」錢淵耐心道︰「其實倭國、大員多有閩粵浙人移居,如大員佔地約為兩浙半數,南洋多有島嶼,小者如兩三府洲,大者堪比一省。」

「倒是听說過大員,據說森林茂密,少有人跡。」孫丕揚插嘴道︰「這等地方,只怕移居亦少有人。」

諸大綬倒是搖頭道︰「秦漢時,兩湖還多有瘴氣,隋唐時,嶺南尚為流放之地……展才,此事非一時之功。」

「五代人?十代人?」錢淵笑道︰「總歸有個口子……自古以來未有三百年之朝,為何?」

「土地兼並。」

「不錯。」錢淵拿起筷子,夾了一塊雞蛋灌餅放在桌上,一旁的孫丕揚無語了……那是我吃到一半的!

「兩成人佔據了這塊餅的八成,而且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的人是不繳納稅賦的,而八成人口只能去搶剩下的兩成。」

「何解?」

「其一,將八成分割出來,其二,將這塊餅做大。」錢淵從吳兌的盤子里夾了塊沒吃完的丟在桌上。

廳內一時安靜下來,有的人皺眉苦思,有的人眼神閃爍,有的人擊節贊賞,也有的人嘆息搖頭。

「說到底兩條路。」徐渭懶洋洋道︰「一條是張居正那條路,一條是展才這條路。」

「張叔大?」諸大綬轉頭問︰「文長且說說。」

「清查天下田畝。」徐渭嘿嘿笑道︰「如晉時土斷,豪門無不相懼,雖因此國庫充盈,卻種下大禍。」

諸大綬嘿然閉嘴,在座諸人都是飽讀史書的,晉時土斷,其中最重要的兩點就是人口和田畝。

雖然明朝沒有兩晉時的高門世族,但遍布全國的士紳以及宗室擁有太多太多的阻礙理由……既得利益者,誰肯吃這種虧?

所謂的種下大禍,指的是當年的恆溫,也指的是有此企圖的張居正。

張居正死後家族那般慘狀,不是因為得罪了無數官員的考成法,也不是因為推行一條鞭法,更不是因為權柄過大引得萬歷忌憚,而是因為清查天下田畝。

從張居正提出清查天下田畝的那一刻開始,他和他家族的命運已然不可更改,本人死在清算之前已經算是運氣了。

書友們之前用的小書亭已經掛了,現在基本上都在用 \\ 。

最重要的是,在座眾人……每一個都是既得利益者,縱然知道土地兼並之禍,但誰都不肯站出來,在這時代,家族在他們心目中的分量太重太重了。

如諸大綬、吳兌,他們能忍受貶謫出京,能忍受才華不得施展,但難以忍受家族的敗落。

略微等了等,看再無人開口,錢淵輕聲道︰「此其一,其二,叔孝兄曾駐守上虞,又知鎮海事,可知殺倭最利者何物?」

「鳥銃。」孫丕揚揚聲道︰「在下出身山西,常居塞外,見過邊軍所使火槍,遠遠不及鳥銃,此為殺倭第一利器。」

「上虞大捷,孫某于城頭處親見,數百真倭嘶吼沖陣,其剽悍之勢更甚蒙人,然官軍前陣鳥銃、虎蹲炮齊發,一舉破其前陣,戚元敬乘勢進擊,三刻鐘內橫掃數千倭寇主力。」

錢淵閉目靜听,又問︰「鐵炮如何?」

「威遠城頭數尊鐵炮,可保鎮海一縣,縱敵數以十倍,亦難攻克,實是守城利器。」

吳兌補充道︰「台州指揮使葛浩率浙江水師南下,海船運載鐵炮,以此連戰連勝。」

「鳥銃、鐵炮均從西洋而來,汪直以此起家,麾下數以萬計。」錢淵微微點頭,睜開眼楮,嘆道︰「若不開海禁通商,汪直挾倭寇,攜鳥銃、鐵炮侵襲沿海,如何?」

吳兌嘆道︰「縱有戚元敬、俞志輔這等名將,只怕局面亦不可收拾。」

「若有朝一日,西洋國以巨艦火器相逼,窺視中原,如何?」錢淵臉上有著令人捉模不透的復雜神色,「難道沿海官軍以破舊火槍,難經海浪的沙船迎敵嗎?」

「都說開海禁通商,但實則兩分,通商為次,開海禁為先。」

「本朝厲行禁海,欲開海禁,只能以通商解朝中用度之窘為先。」

錢淵環顧四周,語氣中有著斬釘截鐵的堅定,「今夜所定大略,開海禁,助則為友,逆即為敵!」

看看周圍眾人的表情,錢淵內心深處松了口氣,看樣子忽悠成功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