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八十六章 禮失求諸野

走進書房,林烴的第一感覺就一個字,亂。

非常亂,櫃子上歪歪斜斜的放著數不清的各類書籍,桌椅板凳上到處可見紙張,上面往往只有一行字,甚至幾個字,或者一個表格。

「別亂動。」錢淵囑咐了句,仔細彎腰查看,整理出一張桌子和兩個圓凳。

林烴轉頭四顧,書桌上墨汁縱橫,似蒙童涂鴉,牆壁上懸掛著大張的地圖,而且不止一副。

「這是浙江……蘇松……福建……江西……這是哪兒?」

「坐吧。」錢淵回頭看了眼,「那是海外。」

「海外?」

錢淵順手操起已經報廢的苗刀,點在地圖上,「這就是倭國,這邊是朝鮮,這是雞籠,也稱大員,听說過?」

「當然,就在福州府對面。」林烴好奇的看著地圖,「正德年間邸報稱其東番。」

「不錯。」錢淵手中的苗刀緩緩向西南方向移動,「這是瓊州島,這是安南……交趾。」

「永樂年間,幾度征討,後設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不過後安南再叛。」林烴如數家珍,「噢噢,原來在這兒,倒是距離瓊州島不遠。」

錢淵不理,苗刀往南,「這就是呂宋,這一片為大呂宋,這一片為小呂宋,永樂年間,三寶太監航至呂宋,奉詔委許柴佬為呂宋總督,自此之後,多有明人客商來往,亦多有明人定居此處,但數十年前為西班牙人攻佔,紅薯、洋芋就是他們帶到呂宋島的。」

「西班牙?」

「即佛郎機。」錢淵實在不知道佛郎機是怎麼譯的,只能說︰「其實佛郎機分為兩國,一是西班牙,一是葡萄牙……如今在濠鏡棲身曬貨,這個你不需要知道。」

順著苗刀繼續往西南方向,錢淵繼續說︰「這是汶萊,古稱勃泥。」

林烴雖然年紀輕輕就中了舉,但明顯不是死讀書的,立即回憶道︰「永樂年間,浡泥王覲見,病故南京。」

錢淵臉上沒什麼表情,心里咂舌不已,這小子可真夠牛的,這些資料自己也知道,但卻是查了兩三年才弄清楚的。

「這兒是馬六甲。」錢淵手中苗刀停在一處,雖然是第一次看類似海圖,但林烴也能分辨出,這是一處狹長的海峽。

「泰西一小國,曾有一人遠邁萬里,那時還是元朝,他去過北京,去過南京,還去過蘇州、杭州、泉州、廣州,此人寫下一本游記,在泰西流傳甚廣。」

「那本游記里如此記載,此地遍地黃金……」錢淵輕笑道︰「從那時開始,無數貪婪黃金的商人啟航而來,他們四處探尋,找到一處又一處的土地,他們滅國殺民,將旗幟插在那些染血的土地上。」

「自正德年間起,大量泰西諸國的商船從此處經過,抵達大明、倭國。」錢淵輕聲道︰「此處乃是咽喉所在,如今被葡萄牙人佔據。」

「此類人有兩副面孔,一如商賈,公平交易,二如野獸,燒殺劫掠。」

「船堅炮利,並精銳士卒,手持鳥銃。」錢淵輕笑道︰「不論朝中諸公如何思量,東南有識之士皆知,一旦開海禁通商,寇即轉為商,兩浙倭患平息便是由此而來。」

「但實際上,倭患之由,便是因為他們。」錢淵點了點被葡萄牙、西班牙佔據的幾處,「他們如今不敢貿然來攻,但泰西諸國需要大量的貨物……倭寇倭寇,還真以為那麼多出海的貨物都是賣給倭人的?」

林烴死死盯著地圖,好一會兒才試探問道︰「龍泉公招撫汪直,想奪下馬六甲?」

「招撫汪直,緣由有三,其一,東南遭倭亂多年,實在承受不住,其二,五峰之名不僅在倭國、朝鮮,即使在南洋也有分量,其三,汪直麾下船隊。」錢淵揉著眉心道︰「奪下馬六甲,原本錢某是有這打算,但……」

「什麼?」

「不說奪下馬六甲,必然大戰延綿多年,但至少,商路斷絕……」錢淵指著靠在牆邊的一柄鳥銃,「鳥銃、鐵炮、帆船,泰西均勝大明多矣。」

「戚元敬曾言,鳥銃乃殺倭第一利器,但錢某與五峰麾下頭目詳談過,如此鳥銃在泰西諸國軍中不過尋常之物,如鐵炮,一炮而出,糜爛數里。」

「即使是帆船,西洋船只也比明人帆船強得多,運載鐵炮,馳騁海上,攻伐各處,如葡萄牙、西班牙兩國打下的疆土已然比大明多的多。」

「還有類紅薯、洋芋……」

林烴靈機一動,月兌口而出,「禮失求諸野?」

錢淵愣了下,緩緩點頭笑道︰「不太準確,但有那麼點意思。」

放棄奪取馬六甲那是沒辦法的事,葡萄牙、西班牙以及後面的荷蘭、英國不會放棄爭奪,一旦打起來,商路斷絕,稅銀下降,直接影響者就是錢淵自己。

最重要的是,如今大明在很多方面都已經處于下風,斷絕東西方的交流,這和閉關鎖國有什麼本質區別?

林烴說的「禮失求諸野」其實和東西方在文化、貨物之外的交流一個意思。

「所謂時移事遷,永樂年間,成祖橫掃大漠,鄭和七下西洋,無論是火器、戰船,泰西諸國皆不能比,但短短百年,已然時過境遷。」錢淵嘆道︰「正德年間,走私猖獗,嘉靖一朝,錢某冒險通商,只盼日後泰西諸國攻伐,我大明……」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龍泉公,是不是過于謹慎?」

錢淵微微搖頭,萬歷年間,海貿旺盛,再往後,葡萄牙、西班牙、荷蘭都試圖在大明這塊肥肉上啃幾口。

雖然最終是滿清代明,可惜因為皇權統治以及台灣鄭氏種種因素,閉關鎖國百年,新興起來的英國、德國甚至日本順利的將這片土地變為半殖民地。

錢淵並不打算動大手術……倒不是怕死,而是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太低太低,而且小冰河時代即將來臨。

最關鍵的是,始終將土地視為第一生命的這個國家,很難用外力讓他們的注意力離開土地,規模化的將生產力、資金投入商業。

走資本主義道路?

在這個時代,可能性太低太低了。

但至少,引入紅薯、洋芋、玉米等作物,長時間甚至在自己刻意的影響下進行東西方的深層次交流,讓腳下這個國家在科技、武器裝備等方面漸漸縮短距離,或許能給這個國家帶來一些變化。

錢淵不知道在自己的參與後,明朝的軌跡最終走向何處……但他相信,至少不會比原本的歷史更慘。

總的來說,林烴听得有點懵懂,但能說出那句「禮失求諸野」,說明很多地方他還是听懂了的。

至少,林烴知道了倭亂的起源,知道了泰西諸國的名稱,也知道泰西諸國在海上的勢力遠勝大明。

「居安思危?」

「能說出這個詞,真不容易。」錢淵慘然一笑,類似的事情發生過兩次,第一次是對裕王、高拱,第二次是對唐順之,但前兩次,他們都覺得錢淵為了通商而夸大其詞。

這兩年,錢淵其實並不像唐順之所想象的那樣悠閑,他通過汪直弄來了不少西洋工匠,有的會制鳥銃,有的會鑄炮,甚至有個叫威德爾的被錢淵任命為管事,專門負責打造運載火炮的戰船。

在汪直的引薦下,錢淵也允許傳教士進入明朝,如今有兩個傳教士在松江府傳教,甚至錢淵還通過徐碧溪表達希望更多的傳教士來大明的想法。

錢淵並不打算做太多的事,他覺得自己的任務在于,開海禁,以通商為借口,小心翼翼的呵護這條線,讓這個時代的大明和歐洲有著更多的交流。

插播一個app: 完美復刻追書神器舊版本可換源的APP。

這是錢淵的底線,誰觸踫這個底線都不行,這也是錢淵和徐階決裂的最重要原因。

錢淵推開窗戶,寒冷但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頭頂懸掛著皎潔的明月,身後傳來林烴試探的詢問。

「龍泉公,紅薯、洋芋,可否輸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