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六十五章 後顧之憂(上)

「三杯茶就夠了。」

听到汪直這句話,正在斟茶的徐碧溪手一頓,無奈而好笑的看了眼已經坐下的毛海峰。

「義父……」

錢銳咳嗽兩聲忍笑抬頭看著天花板。

「你個憨貨,還不出去!」

毛海峰拖拖拉拉起身,不忿的指著徐碧溪,還沒等他開口,後者端著茶盤放在桌上,泰然自若道︰「我嘴巴緊。」

錢銳笑道︰「老船主不是不信任毛兄弟,即如徐兄弟所言,毛兄弟你斬將奪旗是好手,但嘴巴太大,耳朵也太長……這等事出去胡亂打听,一個不好就要惹禍。」

「听到了?」汪直瞪了眼,等毛海峰委屈的退出去,才低聲問︰「趙大洲真的是徐閣老的人?徐閣老和錢龍泉真的不合?」

「其實這兩件事互為表里。」錢銳沖著徐碧溪努努下巴,「徐兄弟應該查過了。」

徐碧溪點頭道︰「查這個還真的挺費事的,咱的身份……有的話就算問,人家也忌諱不肯答。」

「甭表功了,快點說。」

「是,義父。」徐碧溪咳嗽兩聲,「最後還是找到趙大洲在任時期的兩個文員,之後又使了重金去南京打听,趙大洲還真是徐閣老的人……呃,在南京,這算不上什麼秘密,那筆銀子真是花的冤枉。」

汪直琢磨了下,「那也就是說,是因為年初那件事,錢龍泉兵圍巡撫衙門,才和徐閣老鬧翻了?」

「眾所周知,徐閣老在朝中僅次于嚴閣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只怕並非如此。」錢銳緩緩道︰「這半個多月來,得毛兄弟引薦,方某和慈溪趙氏、鄞縣張氏見過幾面。」

頓了頓,錢錚解釋道︰「慈溪趙文華是嚴閣老義子,鄞縣張時徹嘉靖二年進士,是徐閣老的同年。」

「又得徐兄弟弄回來的前些年邸報,方某從頭到尾整理了一遍,又細細使人打听,東南倭亂這些年,當年王民應攻瀝港後被調回京中,接任的彭黯、屠大山、楊宜都是嘉靖二年進士,都是徐階的同年。」

「但實際上早在嘉靖三十三年,錢龍泉就與時任杭州知府的胡汝貞、南下督戰的趙文華交好。」

徐碧溪點頭道︰「據說當時趙文華是杭州食園常客,臨平山一戰,就是錢淵、胡汝貞力勸趙文華出戰。」

「嘉靖三十五年,錢龍泉身登皇榜,選庶吉士,卻兩度南下,第一次還是探親,第二次卻是以御史巡按浙江。」錢銳意味難明的笑了笑,「他身為徐華亭的孫女婿,但看看與他交好的人,吳惟錫、譚子理、唐荊川、梅守德,都是朝中無根腳的。」

汪直一時沒听懂,徐碧溪反應過來了,「先生的意思是,錢龍泉早和徐閣老有隙?」

「方某前後琢磨許久,可能的確如此。」錢銳解釋道︰「本朝向來以小制大,彼此制衡,胡汝貞攀附嚴黨為浙直總督,按道理來說,浙江巡撫理應是徐閣老的人,但吳惟錫絕非華亭門下。」

汪直怔怔的看著錢銳,突然道︰「也就是說,錢龍泉其實偏向嚴閣老?」

錢銳笑了笑,指了指徐碧溪,「自從胡汝貞調任閩贛總督,有的事也不是秘密了……徐兄弟打听的比方某清楚。」

不容易啊,錢銳和兒子商談了好久,找了幾個機會才將實情分隔開,一點點的漏給徐碧溪。

「胡汝貞那個王八蛋!」徐碧溪拉著臉先罵了幾句徽州土話,才說︰「徐海那廝兵敗上虞,胡汝貞想誘義父率部登岸,一舉殲滅……說起來真要多謝先生,要不是先生提議去舟山,只怕……」

「不會。」錢銳打斷道︰「老船主何等人物,就算沒有方某提議,亦不會入胡汝貞彀中。」

汪直臉色有點發白,回想當日瀝港招撫,自己第二日即登岸入鎮海縣,胡汝貞談笑風生,不由心生寒意。

提起茶壺給錢銳倒茶,汪直咽了口唾沫,「既有意招撫,為何要殺老夫?」

「此事說起來有點令人難以置信,方某是听慈溪趙氏提了一嘴,後來和徐兄弟打听的消息對應,再之後細細詢問去年諸事。」錢銳輕聲道︰「去年上虞大捷後,時任浙江副總兵的戚繼光突然率軍回師寧波,戚繼美隨錢龍泉回了台州……」

錢銳說的比較隱晦,徐碧溪打斷直截了當的說︰「錢龍泉一意開海禁通商,不許胡汝貞開戰。」

「但……但他是浙直總督……」

「東南傳聞戚繼光曾隨錢龍泉習兵法,戚繼美、盧斌、侯繼高諸將都是錢龍泉一手帶出來的,浙江總兵俞大猷也是他的至交,台州知府譚子理又是他的姻親。」徐碧溪嘖嘖道︰「說起來官居浙直總督,胡宗憲還挺慘的。」

錢銳失笑道︰「所以,錢龍泉絕非嚴嵩一黨。」

汪直精神一振,「這麼看來,他自稱簡在帝心應該是真的?」

舅舅不親姥姥不愛的,既不是徐階的人,也不是嚴嵩的人,那總得有點憑仗吧?

徐碧溪嗤笑道︰「義父記得慈溪袁家嗎?」

「怎麼?」

「去年被嚴禁出海販貨,袁家人大罵錢龍泉媚上,是為幸臣。」徐碧溪嘿嘿笑道︰「不過听說袁家那位名聲也好不到哪兒去。」

錢銳曲起手指敲著桌面,「錢展才此人,確有大魄力,大胸襟,亦有處事之能。」

徐碧溪好奇問︰「先生怎麼突然如此說?」

「國朝初年,太祖禁海,錢龍泉欲開本朝先例,開海禁通商,此事可不僅僅關乎倭亂,關乎東南。」錢銳平靜道︰「拋卻庶吉士南下擊倭,設市通商,人脈遍及東南,以至于浙直總督胡汝貞都束手束腳,如此大功,即他錢龍泉平步青雲的階梯。」

「听說朝中頗有彈劾?」

「三百根巨木,並紅薯、洋芋,足以一掃而空。」錢銳突然笑道︰「說起來毛兄弟也有功,他倒是有本事,居然和府衙的幾個小吏勾肩搭背,探查到不少消息。」

「貓有貓道,鼠有鼠道。」汪直笑道︰「再說了,他本就是鄞縣人,府衙不少人都是鄞縣調來的。」

「還好把他攆出去了,不然又要夸功……夸功就算了,非要央求義父許他去南京。」

「去南京作甚?」

徐碧溪眨眨眼沒說話,錢銳輕描淡寫的說︰「南京有秦淮河。」

汪直嘿了聲,罵了句沒出息。

「也未必是壞事。」錢銳勸道︰「二月二那日,要不是毛兄弟留宿妓家……」

徐碧溪忍不住撲哧笑出來。

汪直忍笑道︰「先生說說,他這次從府衙那打探到什麼消息。」

「也不是要緊消息。」錢銳輕聲道︰「今年蒙古兩度南下,宣大吃緊,遼東饑荒,朝中用度不足,寧波府先後數次輸錢糧北上相援,解朝中用度之窘。」

汪直點頭道︰「還借了咱們的船隊,幾次運載糧米甚至士卒南下入閩。」

「如此大功,又簡在帝心,自然平步青雲。」錢銳加重語氣道︰「通商一事不僅是錢龍泉平步青雲的階梯,更是他日後的根基所在。

否則他何以留楊文駐守鎮海,又調侯繼高移駐寧波,孫丕揚離任,又調好友孫文和接任?」

看了眼汪直,又看了看徐碧溪,錢銳總結道︰「縱和徐閣老不合,縱和嚴閣老有隙,錢龍泉一意開海禁通商,如今已頻頻立功,無論如何,他都會堅持下去,否則日後不僅前程堪憂,只怕還要獲罪下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