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五十二章 第二個

側廳里,錢淵和譚綸相向而坐,桌上不過四菜一湯,再配一壺燙過的花雕,雖然簡單,但譚綸吃的眉飛色舞。

譚綸即使歷史上沒有遇到東南抗倭這件事,估模著也能青史留名,雅致好古,精于鑒賞,長于詩文,好華燈煙火,喜梨園戲曲,就算這幾年在台州統兵抗倭,身邊都養了個戲劇班子。

後世著名的「宜黃腔」就起源于譚綸,是他將浙江海鹽腔和江西上饒的弋陽腔融合,形成了所謂的「宜黃腔」。

萬歷年間湯顯祖的《臨川四夢》均是由宜黃腔首演,可見其頗受推崇。

此外,譚綸還好美食、美酒,他對錢淵手寫的那份《隨園食單》非常感興趣,在溫州常常惋惜……外甥在京城、鎮海設酒樓,卻看不起台州!

前世的錢淵看史,只知道譚綸和戚繼光齊名,是抗倭名將……這一世親眼所見,倒覺得譚綸有點像自己很喜愛的一位明末散文家張岱張宗子。

同樣書香門第出身,父祖輩頗有名望,自小華服精舍……不同的是,張岱只會玩,而譚綸不僅會玩。

不過,這還是譚綸第一次嘗到錢淵的廚藝,雖然後者南下一年多都在台州臨海縣。

瞄了眼桌上的菜,錢淵發現那盤虎皮青椒消失的最快,配上干辣椒的另外兩盤菜也很受譚綸喜愛,倒是西紅柿很受冷落。

「口月復之欲,非為果月復。」譚綸抿了口酒,贊道︰「僅錢家椒遍傳東南,淵哥兒已足以名留後世。」

「心滿意足了?」錢淵忍笑。

錢淵今日還真沒打算下廚,還是譚綸三番兩次的提示……年初吳惟錫調任浙江巡撫,听聞淵哥兒親赴杭州,自帶美酒食材,親自下廚,為吳惟錫送行?

譚綸拍拍肚子,大笑道︰「東南文武不知凡凡,能得淵哥兒親自下廚者幾人?」

錢淵輕笑道︰「不過吳惟錫、唐荊川、戚元敬。」

這三個人都是錢淵身後最堅實的依仗,即使是唐順之,在主持通商一事後,再也和錢淵掰扯不開了。

廣個告,我最近在用的追書app,【 \咪\咪\閱讀\app \\ 】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如今,譚綸將成為第四個。

譚綸舀了碗湯,隨口問︰「京中同年來信,說你在京中的酒樓,生意都做到西苑去了?」

「嘉靖三十五年元宵,酒樓開業,陛下親臨。」錢淵笑吟吟道︰「如今司禮監黃公公常交代酒樓送些新奇菜肴,如黃金棒、洋芋、紅薯、辣椒、番茄……陛下都嘗過。」

譚綸哼了聲,「慶幸非正德年間!」

如果是正德年間……朱厚照可是最喜新鮮玩意。

錢淵不以為意,繼續說︰「裕王也常去酒樓,亦是隨園常客……隨園的小廚房常有新品。」

正在喝湯的譚綸放下碗,猶豫了下低聲問︰「殿下如何?」

這種話是不能隨便問的,譚綸問出這個問題……意味著他將和錢淵在政治層面保持一致,不管是在東南還是在京中。

「皇者風範,文質彬彬,內秀于心。」

譚綸在心里琢磨了下,「皇者風範」這是廢話,只要不出事裕王必然繼承大寶,「文質彬彬」是在說相對來說性子比較亂,「內秀于心」意味著裕王並不傻,心中是有數的。

撤下殘羹剩菜,茶童烹茶上來,錢淵看著手邊的茶盞,小如核桃,薄如蛋殼,抿了口,口齒生香。

「品出何茶?」譚綸嘲諷的問了句,他知道自己這個外甥雖喜飲明前龍井,但對各地名茶並不精通。

錢淵細看茶盞中的葉芽新女敕,香氣濃郁,笑道︰「劍南的蒙頂石花。」

譚綸一愣,半響後才點點頭,東南各地都產茶,四川的蒙頂石花雖然名氣大,但東南少見。

錢淵心里偷笑,他是不懂茶,但幾年前赴崇德途中,何良俊曾點評天下名茶,當時飲的就是蒙頂石花。

「對了,小舅上任也有一段時日了,幕僚頗少?」錢淵隨口問。

譚綸皺眉道︰「如今兩浙倭患漸息,胡汝貞又平調閩贛總督,出身兩浙的幕僚多歸鄉,只怕難請。」

「兩浙倭患漸息,但絕非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之時。」

「那日還想請夫山先生留下襄助一二。」譚綸搖頭道︰「當年總督府人才濟濟,東南名士一網打盡,若無舊人出面,只怕難辦。」

錢淵打了個哈欠,「那外甥可幫不上忙……和胡汝貞鬧得那般僵,就差撕破臉了。」

「未必吧。」譚綸饒有興致的說︰「若有鄭開陽、沈句章出面……」

錢淵失笑道︰「小舅倒是打的好主意……伯魯兄才入府不過兩月,沈兄才回寧波,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呢。」

譚綸沉吟片刻,「過些日子親往寧波一趟……」

鄭若曾、沈明臣當年在總督府地位頗高,如果這兩人入幕譚綸,的確能打開局面。

錢淵也是無語了,「天色不早了。」

「就住在後院吧。」譚綸突然說︰「台州那邊帶來十多名侍女,挑兩個服侍,回頭你帶回鎮海就是。」

錢淵腮幫子鼓了鼓,那小七還不找我麻煩?

譚綸看看錢淵的臉色,訓斥道︰「你自立堂號,亦不為過,但開創別枝,最重要的就是子嗣,過門即將三載尚無所出……」

「小舅,《大明會典》,出仕者年過四十無子方可納妾。」

「《大明會典》還說片板不能出海呢!再說了,沒讓你納妾,通房而已。」譚綸渾不在意,他在浙江這些年,身邊從不缺美妾,去了溫州半年都納了兩個十五歲的小妾。

雖然被訓斥了頓,錢淵倒是興致勃勃……呃,有種出那什麼的刺激感!

但即將出門的時候,譚綸隨口一句話讓錢淵收回了腳步,臉色也變得陰沉下來。

「小舅可知,多少人阻撓通商一事,多少人想撲上來咬一口?」錢淵長嘆道︰「調唐荊川,升任宋繼祖,鎮海知縣孫丕揚回京,外甥不惜密奏西苑,方能使隨園孫文和南下接任……」

「別人以為錢某人是想吃獨食,但小舅理應知曉內情。」

「戶部咬了第一口,沒辦法啊,朝中用度不足,礪庵公眼楮都綠了……但沒想到,第二個卻是小舅?」

譚綸笑罵道︰「話說得如此難听,實在是無可奈何之事。」

錢淵兩眼一翻,重新坐下,打起精神道︰「局限在一府之內,尚能可控,如若浙江巡撫衙門插手,只怕……」

「你不是提過,準備在台州府寧海縣新設商市通商嗎?」譚綸笑吟吟的打斷道。

錢淵一時啞口無言……總不能說寧波、台州都是自己控得住的吧?

雖然台州新任知府是叔父舉薦來的,但錢淵想短時間內保持對台州的控制力,就不可能繞過任台州知府已有五年之久的譚綸。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