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零四章 徐階的頭痛

一般來說,東南酷熱難當的六月,京城卻是難得的好氣候,算不上熱,也算不上冷,頗為宜人。

但今年的京城也好不到哪兒去,從西苑到翰林院,從六部到六科,從都察院到國子監,徐渭處處听到「今年正是見了鬼!」、「妖邪橫行,天降酷暑!」之類的閑言雜語。

回到隨園,徐渭一口氣喝干早就預備好的涼茶,拿過濕毛巾敷敷臉,才略微輕松一點。

一旁的陳有年笑道︰「妖邪橫行,隨伺君側……怕不是指文長?」

徐渭兩眼一翻,「其實去年也差不多!」

「倒是當年听展才提起過,往後些年份,只怕氣候突變,大熱大寒皆常事。」孫鑨慢悠悠的說。

「他還懂得星象佔卜,識人相面呢!」徐渭冷笑道︰「妖邪隨伺君側……明顯就是指他錢展才。」

眾人大笑,孫鋌一邊吃著錢家送上京的桃子,一邊嘀咕道︰「應該是對嚴分宜的吧?」

「也不知道是誰折騰出來的?」陳有年試探朝北側努努嘴,那個方向是徐階的府邸。

廣個告,【 \咪\咪\閱\讀\A\P\P \w\w\w\.\m\i\m\i\r\e\a\d\.\c\o\m 】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徐渭稍一遲疑只搖頭不語,在如此關鍵的時刻,傳出這等沒什麼實際用處的閑言,倒不像徐華亭的手筆。

孫鑨輕笑搖頭道︰「不會是華亭,如今他正頭疼著呢!」

眾人臉上紛紛露出詭異的笑容,點頭稱是。

隨園如今人也不少了,除了最早那批人之外,也多有新人,但常駐隨園的還是那些人,除了住在隨園的徐渭之外,孫鑨、孫鋌、陳有年、吳兌來的最為頻繁。

諸大綬孝期未過,陶大臨重錄《永樂大典》忙的不可開交,回京入都察院的楊銓、六科的冼烔來的次數略微少些。

這其中,最為徐渭重視……或者說最為錢淵重視的是三個人。

熟知兵法、沉毅好謀,歷史上曾經擔任宣大總督,官至兵部尚書的吳兌。

勇于任事,外怯內勇,等待時機的陶大臨。

還有個就是在歷史中留下名聲,但卻沒有太多功績描述的孫鑨。

早在兩年前,錢淵就敏銳的發現,孫鑨少語,卻往往能一發命中,這個人有著很高的政治智慧,又因為父親孫升常年在吏部任職,對人際關系最為精通,實在是一大臂助。

孫鑨的確沒有猜錯,所謂的妖邪隨伺君側指的就是錢淵,但撒播流言的的確不是徐階,而是嚴世蕃。

雖然沒有通過氣? 但徐渭隱隱猜得到,這應該是自己和嚴世蕃交易的一部分。

而徐階如今的確沒這個心思,不說這等流言對嚴黨屁用都沒有,他老人家如今頭疼的緊。

自嘉靖三十五年徐海二度入侵東南? 沿海多有府洲遭倭患,不少致仕官員為護鄉梓,招募鄉勇抗擊倭寇。

嘉靖三十六年上虞大捷? 徐海身死,汪直來降,倭寇北上南下? 侵入福建、江北? 當地官軍不能制? 鄉勇在短時間內成為抗擊倭寇的主力軍。

而在這其中,有兩個名字冉冉生輝。

一個是嘉靖三十五年上書請辭的國子監祭酒沈坤? 他在淮安變賣家產? 招募鄉勇兩千人,日夜巡邏? 多有戰功。

嘉靖三十六年十一月,三千倭寇犯吳淞被董邦政擊潰? 千余倭寇流竄至淮安? 城西? 沈坤率兩千鄉勇對戰? 死死纏住對方,等到胡宗憲親自率軍來援,幾近全殲殘寇。

另一個是嘉靖三十五年罷官歸鄉的禮部尚書李默,倭寇入閩燒殺搶掠,攻入建寧府,福建都指揮使、建寧知府棄城而逃,李默挺身而出,招募鄉勇,散盡家財,力拒倭寇。

就在昨日,閉關潛修的嘉靖帝出關後,突然下旨褒獎李默、沈坤,並賜墨寶,今日已有官員試探舉薦沈坤復起,內閣將奏折送上去,嘉靖帝留中不發。

徐階不在乎沈坤,但很在乎李默。

他不得不考慮到最壞的結果,如果李默起復,怎麼辦?

類似的事在嘉靖一朝曾經發生過很多次,即使是李默本人也發生過不止一次,早在嘉靖二十九年李默就是吏部尚書,結果被嚴嵩一本劾倒,罷官歸鄉,但短短兩年後被嘉靖帝起復重任天官。

嚴嵩實在老的不能看了,哪一天嗝屁了……陛下會不會讓李默起復,重任天官甚至直接提拔入閣來制衡我?

這個念頭在徐階腦海中不停打轉。

論資歷,論官位,論勢力,李默比徐階差的並不多。

夕陽已經落下,書房里只點了一盞油燈,徐階的臉龐在昏暗的光線中若隱若現,長久的沉默後忍不住長吁短嘆。

徐階忍不住在心里埋怨,當年不能殺聶豹,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應該的,但為何不殺了李默……這個埋怨,是針對嚴世蕃的。

同樣在獄中,你能殺了楊繼盛,為何不能殺了李默?!

畢竟李默被罷官那一年已經六十一了,徐階也不以為意,殺了李默……只怕要和陸炳鬧翻。

但沒想到,李默這條咸魚還真的可能翻身!

一想到那些破事,向來面無表情的徐階也忍不住愁眉苦臉,李默那性子……一旦回朝,說不定把天都要捅破!

最關鍵的是,為了弄倒李默,當年徐階和嚴嵩聯手……當時李默沒反應過來,但現在就未必了,至少他的學生陸炳是心知肚明的。

而且,就在今年,徐階還收了個門人,嘉靖三十五年進士林潤,選入六科為給事中,後被嚴黨攆出京,但因政績出色被徐階選中,剛剛回京入都察院為御史,很受徐階看重。

當年李默翻車,起源就在于沈坤殺人案被揭,之後圍繞著國子監祭酒這個位置,李默被徐階、嚴嵩聯手打翻在地。

而上書彈劾沈坤的就是林潤。

雖然知道自己眼前的目標是嚴嵩,是嚴世蕃……或者是遠在東南的胡宗憲,但徐階還是忍不住去想那些。

沒辦法,李默此人勇于任事,敢說敢做,目無余子,性情高傲,懟上誰都不怕,在朝中官員心目中的評價遠高于徐階,而且中進士比徐階早,資歷也比徐階深。

徐階心里有數,一旦李默翻身,等嚴嵩致仕後,自己很多很多計劃……只怕都要進行大幅度修改。

高拱本就不是個省油的燈,再加上個李默……徐階揉了揉眉心,如潮水般的疲憊涌上心頭。

再等等吧,再看看吧……徐階在心里如此想,嚴嵩再能挺也挺不到後年了,八十歲的首輔,換算下,可能只有宋末的蔡元長可堪比擬了。

「咚咚。」

敲門聲響起,管家在外間稟告道︰「老爺,浙江來信。」

「進來。」徐階打點精神,也不知道趙貞吉在浙江能不能抓得住胡宗憲的把柄。

拆開信迅速瀏覽一遍,徐階渾身上下的疲憊不翼而飛,目光灼灼的盯著信紙,半響後低聲道︰「去喚叔大來。」

頓了頓,徐階補充道︰「叫上璠兒。」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