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四十六章 後手

天下名士多了,東南更是名士扎堆,但如唐順之這種牛逼的名士還是很少的,即使是久居西苑的嘉靖帝也听過其名。

論科考,唐順之雖是二甲進士,卻是會試頭名,時文為天下士子所贊,而且還是第一個有御批的二甲考生,嘉靖帝當年御批「條論精詳殆盡」。

論文,唐順之師法唐宋,鼎鼎大名的「唐宋八大家」就是他提出的,「嘉靖八子」早就名揚天下。

論武,唐順之早年就在兵部任職,後起復在台州和譚綸並肩抗倭,多有戰功。

這是個六藝皆精的牛人,後人贊其「順之于學無所不窺。自天文、樂律、地理、兵法、弧矢、勾股、壬奇、禽乙,莫不究極原委。」

本就是個傳奇人物,經過專心研究說書技藝的徐渭之口,嘉靖帝和黃錦都听得津津有味。

「當日在崇德縣,倭寇偷城,展才亦不能阻,恰逢荊川公在側,一桿長槍神出鬼沒,刺翻了十余個倭寇……」

「荊川公還擅算學,打得一手好算盤,戶部諸多主事吏員無人可及……收取稅銀,正需一個擅算學的上官,展才這才想舉薦荊川公轉寧波知府。」

「而荊川公兩袖清風……」

「好了,好了。」嘉靖帝揮揮袖袍,「吏部不許,你就去直廬找嚴東樓了?」

「呃……」徐渭煩惱的模模腦袋,「其實是胡汝貞舉薦……」

「嘿,展才真是個滑不留手的,讓胡汝貞去頂鍋!」嘉靖帝笑罵道︰「但惟中是條老狐狸,嚴東樓也是個眼楮里不揉沙子的,誰能瞞得過誰啊?!」

看徐渭一臉茫然,嘉靖帝噗嗤笑道︰「文長啊文長,雖聰明絕頂,但鬼心眼可沒你那生死之交多……黃伴,說說吧。」

黃錦嘴角抽搐了下,「嘉靖十八年,唐荊川上《東宮朝賀疏》請求朝見……」

當年唐順之就是為此事觸怒嘉靖帝,被一擼到底趕回老家去教學的。

徐渭兩眼無神,嘴巴微微張開,做無限驚恐狀,「陛下……」

「此事準了,黃伴待會兒去趟直廬吩咐一聲。」

嘉靖帝突如其來的轉彎,讓徐渭猛烈的咳嗽起來,咳的臉色發青,撕心裂肺……

當年的東宮太子是莊敬太子朱載,嘉靖二十八年病逝,那一年嘉靖帝四十二歲,身強力壯,才開始修道煉丹,而如今已經年過五十,漸感身體不支。

如今的嘉靖帝對唐順之並沒有什麼惡感,嚴嵩、嚴世蕃對唐順之升任寧波知府,也不過是怕引起嘉靖帝的不滿而已。

徐渭在心里盤算,唐順之升任寧波知府,那接下來的兩個人就好安排了。

錢淵在信中提到另兩個人,一個是鎮海縣令宋繼祖,另一個是上虞縣令孫丕揚,前者升寧波同知,後者調鎮海知縣。

宋繼祖長于籌算,有實干之才,又心細如發,是輔佐唐順之的好幫手。

孫丕揚于軍略一道頗有見解,行事干脆利索,秉性剛強,鎮海縣這幾年定然不會太安靜,此人鎮守正合適。

「孫丕揚?」嘉靖帝有點印象。

「上虞大捷之後,浙東參將劉顯無力阻徐海北竄,孫丕揚大罵……被胡汝貞訓斥驅逐。」徐渭贊道︰「展才信中兩次提起此人,言去年有眼無珠,不意同年有如此人杰。」

「展才眼高于頂,沒想到也有服氣的時候?」嘉靖帝笑道︰「呃,又是同年,想必隨園要再添新人了。」

這句話徐渭真不知道怎麼答……在此之前,朝中還沒出現過這種以京中宅院為名號的政治團體。

黃錦看徐渭一臉的吶吶,適時插口道︰「文長,如若汪直來降,東南倭亂大抵平定?」

徐渭猶豫著要不要說出口,這方面他和錢淵有著一致的判斷,但顯然,這不是嘉靖帝希望听到的答復。

「說吧,展才可不是只喜鵲,算是半只烏鴉。」嘉靖帝面無表情道︰「去年信中提到,東南編練新軍,只怕不能一戰功成……結果嘉興、湖州糜爛不堪……」

徐渭舌忝了舌忝嘴唇,輕聲道︰「招撫一事已定,汪直獻上徐海首級,後胡汝貞、展才親登瀝港,汪直親至鎮海侯濤山,只要通商一事順暢無阻,再無大股倭寇燒殺劫掠之舉。

浙江總兵俞大猷、副總兵戚繼光,再有吳百朋、盧鏜、譚綸、孫丕揚、戚繼美等文武官員輪番出戰,半年之後,浙江、蘇松倭患將息。」

嘉靖帝臉上沒什麼表情,他知道徐渭話還沒說完。

果然,接下來徐渭苦笑道︰「如今浙江、蘇松兩地兵強馬壯,又有汪直來降……倭寇有可能會北上南下。」

「北上南下?」

「江北的通州乃至山東,浙江以南的福建乃至廣東。」徐渭攤手道︰「倭寇之間亦是以地盤劃分勢力,福建、廣東的海商、海盜未必會歇手。」

其實這是不可避免的,雖然在錢淵長時間的努力下,海禁終于開了個口子,選侯濤山設商市交易,但短期之內,倭寇是不可能完全被平息的。

一方面在于,侯濤山碼頭吞吐量有限,汪直本就擁有龐大的船隊,再加上必定會摻和進來的東南大戶,很多海商根本沒有機會交易……更何況商路斷絕多年,也沒那麼多貨源。

另一方面,這些年很多原本經商的海商化身倭寇,已經搶順了手,做生意那是要本錢的,可能賠本的,哪里有無本生意來的爽快?

去年徐海破盧鏜,消息傳出去後,光是嘉興、蘇松、紹興幾地來趁火打劫的倭寇都多達數千人。

而浙江有俞龍戚虎,蘇松有董邦政、王崇古,特別是戚繼光三刻鐘擊潰徐海的勝績擺在那,倭寇很可能會避其鋒芒,選擇去福建撈一把。

這也是為什麼錢淵之前和胡宗憲談定條件中,要求戚繼光駐守寧波不能調駐的原因。

黃錦听完,小心翼翼的說︰「半年之後,浙江、蘇松理應無礙?」

「理應無礙。」徐渭點點頭,「如若通商一事順利,寧波府或浙江省收取稅銀,至少不用再截留兩淮鹽稅,提編法……」

「嗯?」嘉靖帝鼻子哼了聲,就在半個月前,有御史上奏請罷提編法。

沒辦法,胡宗憲實在是缺銀子,有的府洲提編法已經提編到十

年後了,當地別說農戶,就是官宦人家都在跳腳。

「提編法……其實對朝廷財賦頗有用處。」徐渭咳嗽兩聲,「當然,提編兩字可以換換,不至于一甲不足,立提下一甲。」

提編法最關鍵的是兩個地方,其一是收取銀兩,不收實物,其二是能提前收稅……和民國有的軍閥做的事差不多。

後者不可取,前者倒是能留下來……這其實就是張居正改革中的重要一條。

嘉靖帝沒再說什麼,揮手示意退下,看著徐渭和黃錦離去的背影,他口中低低自語,「折騰吧,看你能折騰出什麼來……」

如果順利的招撫汪直,通商順暢,以至于收取稅銀,補貼朝中財用不足,嘉靖帝會心滿意足。

但如果一旦期間出了差錯,甚至沒有差錯,只是因為通商導致滿朝彈劾,嘉靖帝也不會為錢淵做主。

嘉靖帝在心里琢磨,錢展才此人雖有任事之勇,亦有任事之能,但心思深沉,謀定後動,絕非莽干之輩……就是不知道其後手在哪兒?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