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九十八章 鑿穿

前日大敗,今日攻城,吳大虎麾下還有千五倭寇,但現在環繞在他身邊的只有不到四百,剩下的要麼四散逃竄,要麼正在和督戰隊開打。

身邊的大旗搖搖晃晃好似要倒,吳大虎本人是衛所出身,懂些兵法,知道這時候往回逃必然大潰,十有八九脖子上得挨上一刀。

來襲的甲士從一開始就進入高速狀態,腳步從來沒有停歇過,像一支鋒銳無比的利箭,將面前的屏障毫不費力的撕裂,又好像一根巨大的鐵錘,將面前的一切砸的粉碎。

這一次,沒有盾牌,沒有鳥銃,甚至沒有長槍,只近身搏殺,猛沖猛打,以最快速度鑿穿倭寇陣營。

甲士腰間佩刀,背上負刀,只靠這兩把刀奮勇向前!

砍的血花四濺!

殺的痛快淋灕!

就連最開始舉著狼牙筅的四名甲士也一樣,為了速度,他們在第一波破陣後就丟下狼牙筅,拔出長刀大呼酣戰。

城頭漸漸響起了鼓聲,越來越響,高昂的鼓聲,興奮的高呼,城上城下萬眾矚目。

大旗下的吳大虎喉結動了動,口中一片干澀,透過前方緊急布置的長槍陣,他清晰的看見,身披鐵甲的猛士正絕不停歇的沖來,側面的陽光射在盔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吳大虎眼前一花,手搭涼棚,突然一個黑影出現在他視線中,魁梧高大的身軀,猙獰的面孔,大步向前的步伐似乎都在讓地面震動。

這一次突襲,無需武藝精熟,只需有奮勇向前之心,所以如彭峰就沒有入選,而王義半個月前收下的徒弟朱八入選了。

這一次突襲,除了長刀和四根第一波就被丟開的狼牙筅外,只有朱八攜帶了他的獨門兵器,九齒釘耙。

渾身上下盡是血跡的朱八越過王義、梁生、吳成器,平舉九齒釘耙狂呼第一個沖入陣中。

長達三米多的耙身,前面橫向伸出將近一米,有密密麻麻又尖銳的耙齒,全是精鐵打制,尋常人拿都拿不起來,普通士卒揮舞幾下就要手軟,這種兵器只有力大無窮如朱八這種勇士才能發揮作用。

橫向伸出的耙齒將長槍的槍頭隔開,朱八沒有任何變化,只合身加力前沖,將面前四五個倭寇連人帶槍一起撲倒。

「破陣了!」

城頭上的魯鵬興奮的高呼,張三卻面帶憂色,如此破陣,只怕朱八難活,他探頭出去看了眼城下散亂的倭寇,厲聲低呼道︰「誰願隨我出城一戰!」

如張三所想,朱八撲倒四五個倭寇後,後面的長槍立即捅了過來,只一瞬間就是兩三個血窟窿。

「趴好了!」

隨之而來的王義大急,猛地將手中長刀擲出,身邊甲士紛紛效仿將手中長刀擲出,只剩下一把刀的梁生,殺敵一直是雙刀並舉的吳成器率先沖入缺口,兩百甲士像大錘一下狠狠擊打在倭寇的正面。

吳大虎一直覺得自己是個亡命之徒,從不知道死字怎麼寫……但在這一刻,他膽戰心驚,汗如雨下。

殺入陣中的甲士不顧生死,大砍大殺,倭寇的長槍難以施展,而王義、吳成器、梁生在殺敵的同時不時高呼,甲士黏著倭寇,從前殺到後,從左殺到右,地上橫尸無數,血流成河。

慘呼聲連綿不絕,逃竄的倭寇越來越多,吳大虎終于忍不住轉身就跑。

大旗一動,本就處于崩潰邊緣的數百倭寇登時四散,吳成器不知何時發髻被長槍挑散,披頭散發,手舞雙刀,殺的倭寇聞風喪膽,梁生聚攏十余甲士,繞過從側翼殺入逃竄倭寇中,逼的倭寇無路可逃只能向著城門方向逃來。

畢竟是將近四十歲的人了,喘著粗氣的王義彎著腰雙手扶著膝蓋,突然他眼楮一亮,從地上撿起一副弓箭。

環顧四周,王義的視線落在了逃竄的吳大虎身上,沒轍,這廝披著一副不知從哪兒弄來的軟甲,顯眼的很。

「嗖!」

「射得好!」

不遠處傳來梁生的高呼聲,王義不禁臉色發黑,用力將弓箭摔在地上,什麼破弓箭,射吳大虎,結果把這廝身邊舉著大旗的倭寇射翻了。

但大旗一倒,倭寇徹底亂了,原先還是跟著大旗撤退的方向潰散,只是小部分被梁生驅趕向城牆方向,這下大旗一倒,倭寇只會覺得沒有一處是安全的,逃的城下到處都是。

這時候,緊閉十多日的上虞縣城的城門大開,身披鐵甲的張三手持長槍第一個沖出城門,緊隨其後的是四五十個甲士。

背後一刀讓順著城牆往兩邊逃竄的倭寇痛徹心扉,幾乎是片刻之間,張三才沖出不到百步,身後已經倒下了不下五十個倭寇,無路可逃的倭寇紛紛棄械跪地求饒。

「張三這廝倒是鬼機靈。」一直保持沉默的錢淵手持望遠鏡,笑著點評道︰「只怕回頭梁生又要和他鬧……不過這次,倭寇主力猶在,來不及梟首,怎麼算功倒是個問題。」

從兩百甲士下船繞過上虞城牆,突然出現在正面戰場上,以極快的速度連續擊潰兩股倭寇,一共才不到兩刻鐘的時間。

在這期間,營地里靜悄悄的一片,所有人都睜大眼楮細看,看著兩百甲士如利劍一般刺穿倭寇陣營,看著倭寇大旗摔落,看著攻城的千余倭寇幾乎沒有還手之力的被驅散。

胡宗憲刻意放緩呼吸,悄無聲息的長長舒了口氣,無論如何,上虞縣城終能保全……攻城倭寇大敗,士氣低落,不可能再持續攻城了,除非徐海讓主力攻城,但這可能性太小了。

「展才,倭寇主力過去了。」鄭若曾提醒道︰「快些回城!」

「不急。」錢淵並不擔心。

一方面在于有王義這種知道輕重的老兵,另一方面錢淵通過種種渠道對徐海有深刻的認知,此人絕不會因怒興兵。

果然,倭寇主力在三四里前停下腳步,收攏殘兵,上虞知縣孫丕揚率鄉勇出城,將雲梯等攻城器械付之一炬。

將受傷的同僚抬上擔架,王義揮揮手看了眼徐海大旗的方向,轉頭高喝道︰「走,回城!」

王義拍了拍擔架上的朱八,眼角余光瞄了眼旁邊,忍不住戟指罵道︰「張三,要點臉行不行!」

張三干笑著丟開剛割下來的倭寇首級,幾步趕過來接過擔架,委屈道︰「看看至少好幾百倭寇首級呢,就這麼丟了……怪可惜的。」

旁邊擔架上的護衛忍不住噗嗤笑出來,連連咳嗽嘴角流血……眾人齊齊大罵張三,加快腳步回了城。

趨馬趕來的徐海面色陰沉的看著對手從容回城,又轉頭看了眼姚江對岸,在所有人注意力都被剛才忽起忽落的突襲吸引的時候,楊文已悄無聲息的收兵回營。

徐海現在的心情……一輩子打雁,卻被大雁啄了眼!

設伏向來是倭寇的拿手好戲,徐海早年敗俞大猷、任環就是以伏擊取勝,如今卻被對手玩弄于鼓掌之間。

徐海隱隱有種感覺,這一招應該是還在營地的那松江秀才……不,松江進士的手筆。

要退嗎?

徐海舉棋不定的在心里盤算,這次山陰會稽、上虞連攻不克,又在上虞城外連吃兩場敗戰,雖然無關大局,但卻不是個好兆頭。

還沒等徐海決定,急促的馬蹄聲傳來,兩個倭寇趨馬狂奔而來。

「大將軍,東側六七里外,有大股官軍來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