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五十二章 準備

黑漆漆的廚房里,譚氏臉色非常難看,她也算是名門出身的,其實並不介意兒媳婦不會烹飪,但問題不在這兒。

小七委屈的站在一旁,別說上一世了,就是這一世也沒下過廚啊,直到前幾天襲人提醒才知道,自己是被娘家坑了。

世家小姐出閣,身邊丫鬟僕婦都是有標準的,貼身服侍的,管衣物的,管賬目的,管壓箱底的,自然也有管灶台的,但隨園伙食太好,徐府干脆把最後一條給省下來了。

錢淵也是無語,其實外院是有廚房的,母親非要折騰兒媳干甚,小七也是,燒了一次廚房不夠還要燒第二次。

「咳咳。」錢淵咳嗽兩聲,懶得理會還在發牢騷的母親和生悶氣的小七,叫來婆子生火,自己快手快腳炒了幾個菜。

「母親喜歡吃辣。」錢淵勸道︰「台州這地兒濕氣重,多吃點辣椒。」

辣椒在京城已經算是名聲大噪了,錢淵曾經統計過,和前世差不多,最喜歡吃辣的是湖廣、四川和江西,譚氏口味重的很,小妹和黃氏倒是不太吃辣。

看兒子奉承自己,譚氏臉色終于略略好看點了,再看看桌上擺著的幾盤菜都是自己愛吃的,就差眉飛色舞了……一旁的小七只能自我安慰,這種婆婆還算是好對付的。

吃完飯,又陪著說了會兒話,把譚氏伺候的心理舒坦了,錢淵這才回廚房,又弄了道水煮魚片帶回院子。

「算你有點良心!」小七吃的嘴唇上一層油,她比譚氏還喜歡吃辣椒,前段時間一直沒辣椒,直到前幾天才從杭州送來一批,今天飯桌上都憋壞了。

「體諒點吧,沒辦法的事,她人不壞,就是有點刻板。」錢淵手上把玩著一塊淡綠色的硯台,這是過年時候嚴嵩送他的天硯,流傳到後世妥妥能進國家博物館的文物,「倒是如果是前世,你和我老媽肯定聊得來。」

「那當然。」小七哼了聲,「我和伯母早就見過面了,對了,伯母讓你來相親,你一推再推……要不是伯母說生病了,你都不肯來。」

「哎呦,都是老媽的錯,要不然換個時間點見面,咱倆也不至于淪落到這般地步!」

「我是淪落,你就未必了。」小七擦擦嘴,「估模著你心里美著呢,放在以前,就算你再有錢,敢領著小三在老婆面前轉悠?」

「說什麼呢,我是那種人嘛!」

「誰知道?」小七接過錢淵遞來的毛巾擦擦汗,「女人的事就不用你來費心了,我會處理好的。」

錢淵斜著眼楮,嘴角勾起一絲弧度,「也就是早點起床,學著燒飯做菜?」

小七沒好氣的瞪了眼,「你啊,還真以為她想讓我學著燒菜做飯?」

錢淵愣了下,這倒是,錢家是書香門第,小七身邊大小丫鬟都七八個,哪里有下廚的必要。

小七瞄了眼錢淵,將近兩個月了,自己和譚氏正面沖突其實只因為一件事,譚氏想塞兩個通房給兒子,而這是如今的小七絕對無法容忍的。

說到底是三觀不合,譚氏想打壓兒媳婦,采用了這個時代婆婆最常用的手段,這點是小七和錢淵都難以接受的……呃,可能錢淵接受度略微高點,只是不能在小七面前表現出來。

大半個月前那次沖突後,譚氏敏銳的察覺到錢淵夫婦的態度,不再提通房的事,轉而在其他方面……而小七也順從起來,至少不會頂嘴反駁了。

「這等小事你別管了,我不想被這個時代改變,但總歸要融入這個時代,你們男人啊,踫到這種情況總想著改變這個時代。」小七歪著頭想了會兒,「那天听你說,東南抗倭和歷史進程已經不一樣了?」

錢淵沉默片刻後點點頭,「入京之前改變不大,頂多是戚繼光提前入浙,胡宗憲提前上位,之後變化就大了,戚家軍應該是提前問世,最重要的是汪直徐海前世應該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沖突……」

「其實,台州是我早就選定的地點,不管母親有沒有遷居台州,我都會來。」

小七拿過大茶杯喝了幾口涼茶,「對了,之前來台州路上你說過,戚繼光歷史上就是在台州,是因為這個?」

「還有譚綸,歷史上也是抗倭名將,和戚繼光並稱‘戚譚’,後來升福建巡撫,再次和戚繼光合作剿倭。」錢淵隨口道︰「歷史上有大功的抗倭名將也就那麼幾個,除了戚譚之外只有俞大猷、盧鏜,而台州獨獨有二,意味著台州很可能是接下來倭寇侵襲的主要區域。」

看了眼小七,錢淵笑道︰「放心吧,歷史走向可能會發生偏移,而且歷史上台州城並未被攻破,何況有戚家軍呢。」

小七沉默片刻,「這就是你為什麼選擇台州的原因?」

「不止。」錢淵拉著小七坐下,「最重要的是唐順之。」

「荊川公?」小七腦海中出現唐順之那黑瘦的身軀,「他很了不起?」

「從文學的角度來說已經很了不起了,所謂的唐宋八大家的說法就來自于他,而且他還是心學一派。」錢淵緩緩說︰「但我看中的不是這些。」

「兩年前在崇德縣並肩作戰,之後唐順之遷台州同知,和我一直有書信來往,他可能是最符合標準的那個人。」

「什麼標準?」小七好奇問。

「面對東南倭亂,他提出的對策和其他文武官員有不小的區別,他建議編練新軍、多加訓練、補充糧餉,這些還是尋常,但除此之外,他強調用間,御敵于海上、開海禁通商道,使匪轉商……」

錢淵最後下了個結論,「如果我想在台州做些準備……改變這個時代的準備,唐順之有可能幫的上忙。」

事實上,唐順之的確是這個時代中少見的,在思維上能和錢淵這個穿越者比肩的人杰。

在過去的數千年里,無數上位者、平民只會低著頭看著腳下的土地,但在東南倭亂的關鍵時刻,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外敵從海上入侵,如唐順之這樣的人杰則抬起了頭。

他們看到了危機,也看到了機遇,更看到了無限的可能性。

史書記載,唐順之多次率明軍乘船出海擊倭,最終病故在海上,臨終時如此說,「交戰死于陣中,為敵所俘盡忠而死,再或亡于海上,此三者皆無憾。」

「好了,你歇息吧。」錢淵將小七推去午睡,讓下人收拾桌子,自己喝了碗綠豆湯,又和楊文、張三劈開一個西瓜,這才出門去了府衙。

這時候的錢淵還不知道,席卷東南的大戰很快就要拉開帷幕,而他在這場風暴中上演的無人知曉的傳奇,就從這時候正式上演。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