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三章 來訪

在錢淵的計劃書中,此次外出有兩件事要辦,第一件是安置家人,但從請來王氏帶出了戚繼光,又拖泥帶水的帶出了戚繼光如今的慘狀。

真的挺慘。

錢淵第二日和戚繼光一起去軍營轉了圈,慘不忍睹啊。

杭州有杭州前衛、杭州右衛兩個衛所,戚繼光麾下千余兵丁都是杭州前衛出身,這幫人平常不僅僅不操練,不習武,甚至不像大部分其他衛所一樣種地,而是操持生意。

好一點的租憑個鋪面,差一點的走街串巷,還有什麼補鍋匠、趕大車的,甚至去年還有伙人和海商勾搭。

但不管好壞大都能填飽肚子,運氣好點還有些積蓄,在這種情況下,孫子才願意和倭寇對抗。

所以,雖然戚繼光被譽為歷史上最能練兵的將領,但也沒什麼辦法……

更何況不僅僅是軍紀渙散,後勤方面的問題更大,戚繼光挽留眾人吃頓中飯,結果錢淵餓著肚子回了城,其他的不說,粥里一股餿味!

錢淵沒有想到明朝官軍的後勤管理如此混亂,壓根就沒有什麼輜重營一說,每支軍隊負責後勤的人選都是由主管將領選定,沒有規劃,沒有進貨來源,甚至都沒有賬本。

回到食園簡單吃了點,錢淵對著剛搬完家的王氏發了陣牢騷,這樣的軍隊能打勝戰那才是天下奇事呢。

王氏嘆了口氣,「其實衛所是有人管理後勤的,但現在拉出來……元敬又是客將。」

崇德一戰中,王氏親眼所見,錢淵在後勤管理上下了多少功夫,甚至他指揮的人手一度比手持兵刃的兵丁、鄉勇還要多,這才保證守軍的士氣、戰斗力都維持在一定的標準之上。

「我去改?」錢淵失笑道︰「姐,這可不是什麼簡單事,就一句話,我憑什麼去改?」

「先這樣吧,元敬兄現在很難獨當一面,浙江本地衛所的兵太差勁了。」錢淵在心里盤算了下時間,「後日小弟就啟程回松江……」

話還沒說完,外頭楊文大聲稟報,「少爺,浙江副總兵盧鏜送了投帖。」

錢淵接過投帖看了眼,撇撇嘴道︰「耳朵倒是挺靈的。」

相對來說,抗倭的幾位將領中,盧鏜是心思最淺的,做事也是最直接的,當然,最後他涉入朝政也是最少的,下場也是最好的。

在盧鏜看來,自己帶著盧斌拜訪食園並沒有其他涵義,只是拜謝錢淵兩次相助盧斌守城,盧斌如今已經連連升遷,在盧鏜麾下任游擊。

但是,此舉落在其他人眼里就不一樣了。

總督衙門內的張經對此熟視無睹,巡撫衙門的李天寵正在巡視紹興、寧波,但趙文華再一次確認,自己選擇的突破口非常準確。

所以,在錢淵準備離開杭州的那天,趙文華突兀的出現在食園外。

沒有投帖,沒有預約,沒有大張旗鼓,趙文華只帶著一個人走進食園。

「梅村公,這位是……好像在蘇州碼頭船上見過?」錢淵領著客人在長廊上漫步。

「這位是杭州知府胡宗憲,展才就稱一句胡知州吧。」趙文華伸手指了指錢淵,「投了帖子你都不肯讓人上門,架子挺大的。」

「梅村公和胡知州這就冤枉我了。」錢淵請兩人在假山邊亭子里坐下,「這幾日母親、大嫂身體都不太好,整日憂心忡忡,實在沒有待客的心思。」

「嗯,展才孝名遠播。」趙文華一筆帶過,端起茶盞抿了口,「這是瓜片,明前龍井喝完了?」

「嗨,別提了,全都被平泉公搶去了!」錢淵一拍大腿,「前些日子雙江公還想搶呢!」

趙文華耳朵動了動,但神色依舊,笑著說︰「今兒又帶了點過來,不過展才得謝胡知州,要不是他費力搜尋,想嘗嘗明前龍井要等明年了。」

胡宗憲膚色白皙,目光有神,臉上表情有些僵硬,笑起來很不自然,他擺手笑道︰「些許小事而已。」

這是錢淵第一次听到胡宗憲開口說話,似乎有一把鋸子在磨他的喉嚨一般,聲音低沉嘶啞,木然而肅穆。

「飲茶乃是風雅事,的確是小事,但飲酒甚至嗜酒廢事,那就是大事了。」趙文華話題一轉,「听說了嗎?中丞前往紹興督戰,徹夜飲酒,大醉淋灕。」

胡宗憲板著臉坐在那像一尊雕像似的,而錢淵苦著臉看著趙文華,半響後才苦笑道︰「梅村公,這話兒您想晚輩怎麼接?」

「哈哈哈,你啊,太滑太滑!」趙文華大笑道︰「不過有些事實在看不下去,這幾日倭寇又開始侵襲紹興、寧波,據說海鹽、海寧也有倭寇活動,但總督大人嚴令不得擅自出戰。」

胡宗憲看了眼不準備答話的錢淵,突然開口道︰「僅海寧一縣,被劫掠人口就有兩百余人。」

錢淵瞳孔微縮,「劫掠人口?」

趙文華一拍石桌,「汝貞,如何?」

「梅村公高見。」胡宗憲拱手道。

「錢家英杰自然有這樣的眼光,不然何至于盧總兵親自登門造訪?」趙文華嘆道︰「但總督大人還是不肯出擊。」

游牧民族入侵西北也會劫掠人口,但大都是為了種地、放牧,而倭寇劫掠人口……這些百姓很可能在被迫無奈之下淪為倭寇。

「汝貞最早發現這事,可惜總督大人……」趙文華搖搖頭,「論才能,杭州知府實在委屈了汝貞。」

胡宗憲並沒有反駁這句話,在自視甚高的他看來,從湖廣巡按轉任杭州知府,這都算不上平調。

在胡宗憲看來,如果有機會,自己應該像王民應一樣從巡按御史一躍為一省巡撫,而不是做一個親民官。

畢竟巡按御史隸屬于都察院,經常受嘉靖帝欽點,是京官,而杭州知府是地方官,兩者有極大的差別。

巡按湖廣期間,胡宗憲平定苗民叛亂,又因為曾經巡按宣府、大同,被朝廷塞到最需要軍事人才的浙江來,這是胡宗憲能理解的,但卻是難以接受的。

這是胡宗憲比前世更早攀上趙文華的根本原因。

「俞大猷、荊川公都曾經提到,展才有理政之能,幾個月前小試牛刀,才有了崇德大捷……」

趙文華的話還沒說完,錢淵就笑著將其打斷。

「謝過胡知州,也謝過梅村公舉薦。」錢淵輕笑一聲,「今日啟程,回松江。」

胡宗憲臉上還是一片木然,而趙文華陡然變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