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七章 時機

馬上的徐海惱火的回頭再看了眼遠遠的崇德縣,雖然早就知道攻城難度很大,但俞大猷據說受傷不起,只有盧斌帶著三四百兵丁,徐海覺得破城可能性並不小。

從指揮能力上來看,毫無疑問徐海是高于盧斌的,簡單的分散兵力尋機而動就讓盧斌陷入困境,今天倭寇一度在城頭站穩腳跟就是明證。

但徐海沒有想到的是,崇德縣幾乎將全城的男丁都組織起來,鄉勇們或助戰,或探查,或運送物資,使守軍的總人數一直沒有低于八百人。

崇德縣是個小城,徐海就算將手下聚攏過來的三千倭寇一起投入戰場,但接觸面就那麼窄,兵力優勢無從發揮。

催馬回了村落,徐海大踏步走進宅院,扔下頭盔不爽的哼了聲,「先生,那封信有用?」

方先生苦笑道︰「估模沒用,但至少給了將軍一個台階下……再接著攻城,葉麻那邊恐怕有些不穩了。」

正說著呢,葉麻已經進屋了,大著嗓門吆喝道︰「再攻下去,下面的兄弟要造反了,明兒換個地方吧。」

半響後徐海才陰著臉點點頭,但隨即眼角閃過一絲狡黠,或許還有機會。

……

崇德縣內。

那封書信就放在桌上,每個人都看了一遍,每個人臉上都古怪非常。

外面的倭寇頭目提出了一個條件,退兵可以,但必須交出崇德縣教諭沈崇。

「他們有仇?」盧斌做出可能性最大的判斷。

「估模是有仇。」李良欽咂咂嘴看向俞大猷,雖然指揮作戰目前因為有傷而力有未逮,但這種決定還是必須由俞大猷來做。

當然是有仇,錢淵抽抽鼻子做出這樣的判斷,其他的暫且不說,徐海的性格應該是恩怨分明,殺了沈崇,娶王翠翹為妻,歷史證明了後一條,而前一條也很可能是事實。

但俞大猷一直沒吭聲,長久的坎坷和磨礪讓他在這種事上猶豫不決。

眾人七嘴八舌的討論開始向著另一條路飛奔。

楊文眼神閃爍不定瞄了眼錢淵後,開始說起進城第二天看到那位沈教諭去青樓尋歡作樂。

李良欽和盧斌臉上都滿是憤慨,而年輕的戚繼美居然一臉羨慕。

唐順之很敏感的察覺到,那位松江秀才到現在一言不發。

「問我?」錢淵努努嘴,「一個老不修的教諭無所謂,但幾事不密則成害。」

「送點錢財無所謂,反正有那位大同總兵珠玉在前嘛。」

錢淵這句話惹得唐順之臉色很不好看,而一旁的戚繼美忍不住笑出來了。

前些年,大同總兵仇鸞賄賂俺答勿攻大同,結果人家收了錢去攻京師了,這就是讓嘉靖皇帝丟盡了臉的庚戌之亂,之後仇鸞還被封平虜大將軍。

「但送個教諭出去……一旦泄露,上到俞總兵,下到如在下這個區區秀才,都得背著罵名過一輩子。」錢淵搖搖頭,「絕不可以。」

唐順之拉著臉轉頭看著牆壁,在他的理念中,不管是什麼都絕不可以妥協……但听錢淵的口氣,如果倭寇要的不是教諭,換個衙役、捕頭,或者要一筆錢財,他會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

這是個心里沒什麼底線的人……唐順之做出如此判斷。

「雖然倭寇連續六天攻城,但城內尚算安穩,兵丁損失不大,鄉勇也能幫的上忙。」錢淵拍拍手道︰「都回去休息吧,別擾了俞總兵,對了,守夜的都打點精神。」

每晚守夜的人手、順序錢淵早就安排好了,眾人只需要按著表格上的順序來就行。

眾人都出了門,但錢淵穩穩坐在那一直沒起身。

轉頭看了眼也沒走的唐順之,錢淵拿起那封信搖搖頭,「平海大將軍……嘿嘿,如果他真的和沈教諭有仇才攻崇德縣,而且只要沈教諭,那麼他應該是第一天攻城之前送來這封信。」

俞大猷眯著眼緩緩點頭。

「打不贏,攻不下,難道還指望我們屈服,一個不入流的教諭,但也算是文官呢。」錢淵侃侃而談,「難道他指望俞總兵你將一個文官送出去?」

「只要腦子沒壞,都應該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寧可戰死,也不能送出去,對吧?」

錢淵舉起茶壺倒了一杯茶,抿了口道︰「所以,這封信很古怪,非常古怪,最古怪是送來的時機不對。」

「連續攻城六天,這位平海大將軍應該背負了不少壓力,要知道倭寇是為財而來,攻城略地非其所長,也非其所好。」

「他們應該很快就會退兵。」

「但在這時候,送來了這封信。」

錢淵手里轉動著那茶盞,笑道︰「要麼,他只是出言恐嚇幾句,但能夠準確把握戰機,在平湖縣一舉擊潰俞總兵,這樣的人應該不是個虛張聲勢的傻子。」

看了眼俞大猷臉色,唐順之哼了聲,「當年鶴灘公以《禮》位列應天府鄉試五魁首,後人卻如此不知禮!」

錢淵干笑幾聲,趕緊取了個茶杯也給唐順之倒了杯茶,後者看得嘴角直抽抽……我是在說你沒給我倒茶?

屋內氣氛似乎輕快了一些,俞大猷勉強笑了笑,才沉聲道︰「要麼,這位平海大將軍……想夜襲偷城。」

唐順之訝然,轉頭看看俞大猷,再看看似乎一點都不意外的錢淵,「夜襲?不太可能吧?這六天倭寇夜里從不攻城。」

傳說中夜襲似乎是致勝的法寶,但實際上在古代戰場上,夜襲非常危險,成功幾率並不高,大部分情況下夜襲只是雙方的混戰,打一晚上之後盤算盤算,主動發起進攻的一方說不定死的人更多一些。

其中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古代人,特別是下層兵丁,得夜盲癥的比例很高,如果沒有月光,往往什麼都看不見。

但在東南沿海有一批人得夜盲癥的幾率很小,他們就是倭寇。

倭寇常年在海上漂泊,常以魚類為食物,而魚類能補充人體的維生素A,他們中絕大部分人夜里都能視物,理論上是有偷城的可能性的。

「常年吃魚,能避免得雀蒙眼?」唐順之狐疑問道︰「僅僅憑這個?」

「還有那伙兒一直沒出現的倭人。」錢淵平靜的說︰「連續攻城六天,證明了他的決心,沒有使出殺手 ,如何甘心罷手?」

「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這封信送來的時機。」

片刻之後,唐順之被說服了,錢淵喚來在外面等候的楊文、王義,又讓人去叫盧斌、李良欽、王氏等人。

听著外面亂糟糟一片,俞大猷眯著眼在心里想,似乎這位松江秀才很了解城外的那位平海大將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