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

「二哥,何故心事重重的?」出得御帳,劉昉偏頭看著低頭沉思的劉。

聞聲,劉抬起了頭,迎著四弟詫異的目光,張了張嘴,嘆息了一聲︰「只是偶有感觸罷了!」

「你何時也多愁善感起來了?是不忍見豐州百姓之窮苦,還是為那刺史馮廣?」劉昉隨意地道。

听其言,劉住腳,看著劉昉,遲疑了下,方才道︰「四郎,你覺得馮使君,是個好官嗎?」

「就目前所見所聞,如若屬實,當然是個好官!」劉昉點了點頭,而後笑道︰「你果然還在糾結爹方才的話!」

劉又嘆了口氣,想了想,還是說道︰「爹嘗教導我,不要奏章上治國為政,要兼听多聞,如今,我們實際考察,馮廣為官,有口皆碑,這樣賢臣廉吏,還要懷疑審視,我」

說著,劉昉臉上露出一抹疲憊的神色,雙肩都下沉了些,仿佛受到了重壓一般。

對此,劉昉是真的驚訝了,他並不能感同身受,不過沉吟了下,說道︰「方才你建議通令全國,褒獎馮廣,是意欲把他設立成大漢廉吏的典範。我覺得,爹對此議,還是贊同認可的。

然也正因如此,才當更加謹慎妥善,這是很有必要的。雖則我也不認為,馮廣這個小小的邊州刺史,有那個能力與膽子欺君,但倘若其政績口碑有假,而朝廷明詔已下,屆時爹與朝廷的顏面可就掃地了。

而倘若馮廣表里如一,又何懼這些考察審視?今後他如能堅持作風,矢志不渝,爹又豈會不提拔重用他?」

劉昉這番話,同樣讓劉大感詫異,忍不住上下打量了他幾眼,道︰「四郎,你可真是讓人刮目相看吶,竟有如此見解!就沖這份見解,不要醉心武事,為政治民,也可有不俗成就!」

「我志不在此,書案之苦,我已吃夠了!」听其言,劉昉趕忙擺手,一副避之不及的樣子,道︰「統兵征戰,馳騁沙場,這才是我從小的志向」

劉提醒道道︰「天下已然一統,你還能打一輩子仗嗎?」

「且不提遼國要費多少時間去擊敗消滅,大漢疆域如此之廣,諸族雜居,豈能人人都傾心臣服,絕少不了心懷異狀,潛圖背反者。我今後,就當消滅這些頑敵逆賊,以維護我大漢社稷!」劉昉嚴肅道。

見他這副認真的表情,劉伸手拍了拍他肩膀,同樣認真地說道︰「我定然支持你!」

劉昉嘿嘿一笑︰「那臣,就先謝過太子殿下了!」

見狀,劉也笑了。

兄弟倆告別,各還其帳,劉昉還是昂首闊步,劉則再度沉浸到自己的情緒當中,劉昉終究難以體會他的感受。

所有兄弟中,與劉皇帝接觸最多的,只有他這個太子,而對劉皇帝了解最深的,也只有劉。也因為認知深刻,劉對劉皇帝的敬畏也是與日俱增的。

而其中最令他焦慮乃至畏懼的,還是劉皇帝那顆多疑猜忌的心。很多事情,很多人,劉皇帝都是直接在他面前表露看法的。

對馮廣的評價,只是個引子,在劉看來,像馮廣這樣的官,劉皇帝都這般保留警惕。固然,劉昉適才所言,也是有道理的,然而劉皇帝心思如此之重,豈不更顯得更加可怕?

歷來太子,皆不容易,劉這個太子,同樣不易,做劉皇帝這等雄主的太子,則更加不易。劉也是讀史的,他有的時候,也是感到幸運的,不是身為嫡長子的身份,太子的名分,而是劉皇帝在自己身上傾注的心血令他感動。

能窺見劉皇帝一些真面目的人,世間寥寥無幾,其中就包括劉。一直以來,劉皇帝對自己言傳身教,甚至屢屢袒露心扉,重視之情可是溢于言表。但是,對劉而言,這份重視,有的時候也確實顯得太過沉重了

豐州濱臨黃河,城東南建有一個渡頭,同樣簡陋,因為豐州民少,南來北往進出的人更少,顯得有些冷清。

及入冬之後,水冷風寒,則更添蕭索淒涼。不過,渡頭之上,只停靠著寥寥幾艘小船,河上航行著的,更是一艘木筏,在湍急的河流中晃蕩不已,顯得那樣無助。

劉皇帝策馬立于岸邊平靜地眺望著,觀察著河中的情形,那艘木筏,在船夫的費力操縱下,歷經波折,勉強靠岸,然後搬卸東西這一幕落在劉皇帝眼中,只覺既辛苦,又危險。

良久,劉皇帝問跟在身邊的馮廣︰「豐州百姓渡河,如此麻煩、危險,就未曾設法改善嗎?」

「回陛下!」馮廣說道︰「河水兩岸百姓交流並不頻繁,來往的行旅客商更少,地勢高峻,河水湍急,也無法架橋。尋常節氣,有此船只、木筏,也足可滿足通航。天暖之時,百姓攜皮囊,鳧水渡河,已成習俗。待到歲寒之時,河流結冰,更可直接踏冰而行」

「河水結冰,意味著氣候嚴寒,這並不是好事啊!」劉皇帝幽幽嘆道。

馮廣說︰「臣到任的這幾年,每至11月下旬,冰面便已然凝結,至12月,已然能夠跑馬走車,每歲皆是如此!

在這塞北,百姓最畏懼的就是徹骨之寒了,人能忍饑受寒,牲畜卻難,境內每歲凍死的牛羊馬駝,不在少數」

「據聞,你到任之後,豐州已連續數年,沒有發生過凍餓而死之事?」劉皇帝問道。

「臣奉命牧守,為官一方,自當竭盡全力,庇護治下生民!」馮廣這麼說︰「這也是豐州民少,便于管理,再兼軍民協力,同渡難關。」

「你覺得,豐州想要繼續發展,向好發展,還需要什麼?」劉皇帝面色柔和,看著馮廣問︰「有什麼要求,盡管提,能辦到的,朝廷一定滿足你!」

對此,馮廣精神略振,思索了一會兒,拱手道︰「陛下,豐州最缺的,還是人口啊!」

而對此,劉皇帝也不禁頭疼,現在朝廷官方的遷戶移民實邊政策,已然趨于停滯,畢竟不能沒緣由強求百姓外遷。再加上,豐州這種地方,遷過來,也無異于流放,沒人願意來。

馮廣提出充實人口的要求,不得不說,還真難到了劉皇帝。不過,放出去的話,總要有所兌現,略加考慮,劉皇帝道︰「豐州乃北疆邊防重鎮,該當引起重視。這樣,今後朝廷處流刑的犯人,優先流豐州。再從黨項人中,遷一些部民過來,這陰山以南的大片草場,還當加以利用!」

「謝陛下!」聞言,馮廣當即道謝。

「朝廷可以扶持施恩,但豐州畢竟僻遠,百姓如欲足食足暖,還得靠你們自身吶!」劉皇帝道。

「臣明白了!」

「人過留名,朕希望,等你馮廣離開豐州的時候,留下一個賢名、善名、芳名!」劉皇帝語氣中帶著勉勵。

「是!臣必不負陛下期望!」馮廣表情鄭重,拱手道。

注視了他一會兒,見他臉上沒有絲毫異樣,劉皇帝眼中的欣賞之情更加濃了。因為他的意思也很明顯了,馮廣還得在豐州任上待下去,還得在這苦寒之地熬下去,至于熬多久,沒個準信。而馮廣的反應,自然而平靜

「听說你還建了個學校,城中未曾見著,在哪里,帶朕去看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