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11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當初以為,派人悄悄殺了那個梁知縣,那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了。結果沒想到,不但沒有殺掉,反而連派出去的刺客都落到了朝廷手中。

如此一來,不管是因他兒子失陷歸德府城,還是他派人去殺梁知縣,這些罪名都是非同小可,形同造反一般,無奈便走上了這一步。

想到這個,他轉頭看了下左良玉,心中嘆了口氣。物是人非,這位當年的兵頭,才是真正不把朝堂放在眼里,有謀逆之心的啊!

不過如今已經沒辦法,兩人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只能共進退了。

他正在想著,忽然就見到一名軍卒從城下急促跑上來,跪地向左良玉稟告道︰「大帥,白廣恩、唐通、吳三桂等五路人馬已在昨夜拔營南下,似是往開封而去。」

「什麼?」左良玉一听,頓時大怒,當即罵道,「他娘的,真不把我……」

剛說到這里,他忽然住口,轉頭看向侯恂道︰「他們真沒把你這個總督放眼里了!」

侯恂倒沒有特別生氣,心中想著,你不也是沒有以前那樣尊重我了麼!

當初叫我恩公,如今叫我你你你了!

他還沒開口,那報信的軍卒忽然又道︰「朝廷已發旨意,說我們是反賊,要剿滅了我們!」

「什麼?」左良玉一听,頓時一怔,帶著一點難以置信的神情說道,「朝廷這是撕破臉了,他們哪來的底氣?」

事實上,他其實早就料到有可能會有這一天!不過他又覺得,就以朝廷的情況,根本沒多少兵力可用,只能哄著他繼續剿賊,清算他的話,至少要等到天下太平,或者流賊已經死得差不多。

可以他多年軍伍經驗,流賊已經坐大,朝廷要想剿滅流賊基本已經不大可能!也因此,朝廷問罪他的可能性很低。

然而,他沒想到,朝廷突然之間把關外遼東軍民都給撤回了關內。這就等于朝廷手中,多了一支兵馬。

一直以來,關寧軍的戰力,在剿賊過程中,都是赫赫有名的。不管是曹文詔,還是祖寬等人,都是當初從關寧軍中調過來的。甚至連左良玉他自己,也是出身關寧軍,因此知道關寧軍的實力有多強。

不過好在內撤關內的關寧軍,主要任務還是駐防長城一線,以對付建虜的入侵。

侯方夏的那個事情,對他來說,其實也並沒有什麼,滅了那梁知縣也並沒有什麼不妥。結果沒想到,反而暴露了。

最主要的是,松錦之戰的處理結果,讓他聞到了朝廷要嚴肅軍紀的先兆。當他又听到賀人龍竟然都被殺了,他就知道,他之前的想法並不安全,搞不好下一個就會輪到他了。

而朝廷之所以會有這麼多變化,是因為朝堂上突然出現了一個莫名其妙的興國公。左良玉本能地感覺到,這個興國公會要他的命。

想到這里,左良玉就忍不住冷笑︰之前派人來軍中說什麼轉達朝廷文官對自己的彈劾,要自己自辯!呵呵,自己的事情還需要自辯麼?明顯就已經動了想殺自己的念頭,還真當自己不知道!

他正在想著,侯恂卻是大驚失色,雖然被朝廷定為叛逆的事情,他也料到了,可是,當這個消息真傳來時,他還是有點難以接受。

不過稍微過了一會之後,他原本就有心理準備,因此,很快就回過神來,當即問道︰「那五路人馬真得往開封而去,而不是躲起來伺機偷襲我們?」

听到這話,左良玉也回過神來了,盯著那探馬看。

如果只是一路人馬的,他壓根不會在意。可是,五路人馬,那就是上萬關寧軍了,這股力量,哪怕騎軍不多,也是非同小可。之前的時候,他是想借著侯恂這個總督的名義,吞了這五路人馬,那他的實力必定大漲。

「屬下追了很長一段路,確認他們是一直南下的。」那明軍夜不收,如今是反賊探馬馬上稟告道。

侯恂听了,便轉頭看左良玉說道︰「如此看來,開封那邊危急。」

說到這里,他眉頭一皺,感覺有點不對道︰「可小袁營已經北上,有威脅京師之意,為何朝廷卻不管不顧,難道還要靠我們,這不是已把我們定為反賊了麼?」

左良玉一听,也是有點想不通。他馬上警覺道︰「該是小袁營有不會成為京畿之地威脅的可能!他娘的,朝廷不會又從哪里突然冒出了什麼東西吧?」

說著話,他馬上加派了人手,立刻趕往保定那邊去探听消息。

看他忙完了這些,侯恂一臉擔心地問左良玉道︰「如今我們已是反賊,接下來該何去何從?」

左良玉听了,倒不是特別在意道︰「只要手中有兵,還怕他個鳥。」

這道理是沒錯,侯恂听了,點點頭,忽然對左良玉說道︰「要不,我們也南下去開封,聯系闖王所部?」

「不行!」左良玉听了,立刻否決道,「我和他打了那麼多年的仗,早已結成死仇。而且最關鍵的是,這李自成已經有野心,我們投過去,搞不好就被他給吞並了!」

「那南邊的革左五營和八大王呢?」侯恂听了,便又問道。

左良玉听了,還是搖頭道︰「差不多,都是老對手了,積怨深著呢!打了這麼多年,這些還能活下來的,一個個都不是善茬。」

侯恂一听,並沒有再說話,而是皺著眉頭想著。

城里頭,燒殺劫掠還在繼續,不過此時的侯恂,已經壓根不在意了。

想了一會,他的臉色慢慢地變得陰狠起來,對左良玉說道︰「那我們為今之計,就看那小袁營怎麼動!要是他們真要打京師,或者在京畿之地大搞的話,就看有沒有機會,要有可能,挾天子以令諸侯,那我們就活了!」

左良玉听了,轉頭看了侯恂一眼,點點頭說道︰「大人此言有理,我也是這麼想的。」

當了朝廷官軍這麼久,當然知道披著朝廷這層皮會給他多大的方便。之前他喊出了「清君側」也不是沒有緣由的。

雖然這個可能性很低,但是只要有可能,總是要試試的。

然而,這個念頭在幾天之後便滅了,因為他接到了小袁營那邊的快馬回報。

「什麼?」左良玉听得大驚,「朝廷要招安小袁營?」

侯恂也是緊皺著眉頭道︰「張獻忠才降而復叛,朝廷就又要招降反賊,這是病急亂投醫了麼?」

「大帥,朝廷兵部尚書領著京營已經快到保定,而小袁營則全部收縮,並沒有一絲要打的意思,在等朝廷的招安了!」

听到這話,侯恂終于想通了,對左良玉說道︰「難怪之前小袁營突然掉頭北上,還大張旗鼓地,原來是早就存了被招安的意思!看來,這事怕是真得了!」

左良玉听了,就好像火燒**一樣,再也坐不住,就在府衙大堂內來回走著。只是一會之後,他便一臉擔憂地對侯恂說道︰「大人,要是小袁營被招安,和朝廷聯手的話,我們將會首當其沖,如之奈何?」

之前已經說過,他這邊和流賊聯合的可能性很低,風險很高。如今又好死不死地,本來想趁著小袁營攻打京畿之地的機會撿個漏什麼的,結果卻沒想到……

侯恂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好像有了決定,抬頭看向左良玉道︰「如今天下已是亂世,朝廷,流賊,還有關外建虜,都是將來可能最終贏得天下的。而這其中,流賊又分是四五塊。我們最好的應對之策,乃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之策。」

一听這話,左良玉心中一喜,立刻問道︰「大人,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當然是極好的,可是,我們該怎麼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呢?」

這個時候,讀書人,特別是當官過的讀書人,就顯得很重要了。

只听侯恂給左良玉說道︰「避開中原,就讓他們在中原廝殺,我們學當年太祖之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以圖天下!」

說到後來,他的眼楮越來越亮,顯然覺得他自己說得很有道理。

一听這話,听著就很高大上,非常好的樣子,左良玉便立刻興奮了,言行舉止間,就對侯恂恭敬了不少道︰「恩公是說,我們避開中原,那去哪里?」

听到這個熟悉的稱呼,侯恂看了左良玉一眼,心中有點感慨。不過此時,他卻是端正了態度道︰「以後大帥也不要叫我什麼恩公、大人的了。我侯某只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願為大帥的軍師,助大帥成就王霸之業!」

侯恂心中非常清楚,這支軍隊都是听左良玉的,他這個總督是有名無實。如今成了叛逆,總督就更是沒了。因此,他在獻策之前,就想先擺正了自己的位置,要不然,尷尬不說,還可能會出問題。

左良玉一听,則是大喜了。成就王霸之業啊!

這麼想著,他也不矯情,立刻便點頭同意道︰「如若將來真有那一天,我左良玉對天發誓,軍師世襲王爵,絕不虧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