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4,近來怕說當時事

青城山幽深高遠,王征雖然新入法師境,卻仍然不能御劍飛行,待爬上山來走進大殿,已是半個時辰之後。大殿十分空曠,王征恭恭敬敬的低頭立于掌教身前,等候掌教垂詢。

謝道士高挑的身形遠遠立于殿門之外,藍花素裙,發髻高挽,腰掛長劍。山風吹來,長發飄起,裙裾起舞,女道士頓時有仙人之姿。

張掌教望著低眉順眼的王征,笑吟吟地緩緩開聲︰「世間萬物,莫過于造化之奇。你那日昏厥後蘇醒,慟哭流涕,貧道或者略知緣故。」

王征頓時大驚︰「我來自未來,他哪里能知?不可能!」

王征這些日子來強顏歡笑,拚命鑽研道藏典籍排遣苦悶傷痛,憑著領先于這個時代近千年的知識與見解,竟然修為大進。數月之間,已經遠超同儕,意外之下,卻從此對修道來了興趣。

此刻被掌教一言勾起往事,一時胸中大慟,不能自抑,跪伏于地,淚眼婆娑。

唐苑唐苑,你可安好?你可知我在何方?你不會這麼早就改嫁了吧?

張隨其實並不確知王征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是天師道自有道祖張道陵夢中得老子神授升仙的流傳,張隨正是張道陵的後代子孫,《太上感應篇》血脈傳承,自有其異于常人之見識與感悟︰

從道法感應來看,此子怕是有什麼天外神物隨身,卻不知何故此刻听我一言便大放悲聲?我天師道修為層次,乃是道祖親自分定,從入門道童到道士,道士到法師,法師到道師,道師到天師,天師升真人,每一層次道法修為的突破,縱天資卓越之人,無不花費數十年之功。多少天資驕人的門徒,數十年不得寸進。

道家典籍世間多有流傳,多少人為求長生于世間默默修道?白首窮經者滿天下。

此子三年跨兩境,怕是只有本門幾位得道成仙的道祖堪比!

道教自創教伊始,便教化中洲,道祖張道陵真人,張衡真人,張魯真人,張盛真人俱都證得大道,羽化升仙,一生死而泯是非,萬民仰望。

奈何近百年來,天師道雖說也門徒眾多,人才濟濟。但突破天師境的始終只有五人,沉淪在道師境的門人弟子不知凡幾。

五天師之中,二師弟張叔夜有緣得老君玄孫、上師李普文夢授《圖錄真經》,修為大進,直達天師後境。但他醉心中洲安危,黎民疾苦,奔波于世俗。此次回山,我察他並無突破之象。

小師弟李若水天資聰慧,修道不過三十余載便已進達天師之境。然他卻在晉境後熱心道德文章,四書五經,詩詞歌賦,文采傳誦于世間。

三師弟寇謙之、四師弟陸修靜俱出生世家望族,性落拓不羈,喜名山大川,四方風物。二十年來修為卻也無甚長進,一直滯留在天師道境。

二代杰出弟子之中,孫傅、林靈素、伍沖虛諸子以及肖抱真、曹文逸二女一心向道,修為日進,但晉身天師,還需機緣。

北道教自老祖陳摶華山羽化,王重陽真人仙逝,所余全真七子修道時日尚淺,僅有馬丹陽、丘處機二人堪稱天師。今釋家誕生佛陀,氣勢必盛,我道門,有難啊。

遙想了一陣,張隨望了望伏于地上痛哭流淚的王征,心中喜愛。雙手起訣,默念了一個清心咒。王征頓時如沐春風,心中大定,緩緩立起身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