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清姨娘立于高牆之上, 遙視著賢王府後院某一處熊熊燃燒的烈火, 此時清院內滿是倉皇失措的宮女嬤嬤以及忙著救火的王府護衛隊, 一片混亂!

「月兒, 咱們走吧!」一名身材高大、目光如炬、神情凌厲地男子背上背著一個大包裹。

「好!」清姨娘,不,之後再無清姨娘, 只有清月, 她做了一個惡夢, 如今醒來了。

男子拉起清姨娘的手,幾個縱身就消失在夜色茫茫中。

……

皇莊內,身穿家居服的賢王溫暖如春地陪伴著柳玉喬母子一同用早膳, 如同尋常一家三口。

突然,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以及幾句低而急的咒罵聲。

賢王面沉如水, 住筷不語, 柳玉喬母子面面相覷,不敢放肆!

賢王給身後的大太監使了個眼色, 大太監躬身出了屋內, 片刻後又躬身入屋, 在賢王耳邊低聲輕語幾句,賢王的面色立即像死了爹般難看至極!

挨得如此近, 屋內又如此靜。

柳玉喬又是斂聲屏氣的狀態之中, 自然而然地听了全部,還不及她‘細嚼慢咽’這一信息。

賢王便已起身離開,沒有留下只言半語地起身離去!

而他身後的那個大太監也只是匆匆朝她一躬身便急急地追了上去。

柳玉喬見此, 深嘆一聲,這個時候,她又不喜歡心里滿是家國天下百姓黎民的男人,真討厭!

「母妃,父王這是?」大郎睜著懵懂的大眼楮,一臉希冀地向望柳玉喬,指望得到答案。

柳玉喬揮手示意身邊人退下,又招招手讓大郎到她身邊來。

柳玉喬一把抱起了大郎,讓他坐在膝上,這小胖墩,可真沉!

邊溫柔地給他喂早膳,邊與他耳邊低聲解釋著京中府上出急事,什麼急事也一一向他說明,她可不想養一個年少不知事的兒子,兒子是要當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的聖上呢,哪能有童年啊?

接著,又說府上姐姐妹妹們很想父王;最後,才說父王是家主,急得吃不下飯,先行回去處理急務!

柳玉喬喂好了大郎,便讓他下去找女乃兄們玩耍,小孩子忘性大,一轉眼就忘記了前事,一下子就與伙伴們嘻嘻哈哈玩在一起。

柳玉喬自己也緩緩起身,向外緩步行走著!

剛剛听到得的消息是︰昨夜王府內院突然起火,只將清院正房燃盡,清點人數時,少了小主子與清姨娘,後找出一大一小兩具焦炭般的尸體。

清姨娘精通武藝,萬不可能會在旁人兼能‘逃之夭夭’時,而她們母子卻困于火海之中。

陰謀,有陰謀!

有兩種可能,其一,清姨娘不甘寂寞紅杏出牆,懷胎十月生下‘奸’生子,因恐‘東窗事發’而‘詐死遁走’;

其二,王妃奪子不成,懷恨于心,趁王爺不在府內就先下手為強,先讓奴才們下藥,再讓奴才們點火。

此消息,分析下來,與柳玉喬母子‘利多于弊’,大郎又成了賢王府獨一無二的小公子。

思潮起伏片刻,柳玉喬就放下包袱,重新過著悠閑自在的莊園生活!

賢王的快馬即將入城門之即,驟然駐足,回頭對著王府統領命道︰「分一半人馬,即刻回莊上去保護柳主子與大公子他們。」又剩一根獨苗苗,得看緊著些。

「是,王爺!」王府統領忙回道。與公,與私,目前大公子十分重要。

賢王快馬入了城,進了府。

早有王府大總管在門口候著他,邊走邊給他匯報著昨晚的慘狀。

賢王在後院偏遠的清園轉了一圈又一圈,才回書房與幕-僚們細細交流了一番,最後讓大總管拿著他的名貼送衙口報案,這個事一定得賴在景王的頭上,是是否否曲曲直直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樂意信哪一方?

數日後,貴妃無顧被皇帝訓斥一番,禁了足。

接著,宮中傳出皇上龍體有恙,宣賢王賢王妃一同入宮侍疾!

在皇莊上的柳玉喬同時也收到賢王命她听從統領的密令。

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不過修仙的柳玉喬第六感十分靈,空氣中都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滋味,于是,柳玉喬開始行動了!

先招統領詢問可有什麼有效之法,讓她與大郎萬無一失,統領視死如歸回了句︰「視死護好主子們!」

柳玉喬可不想上演一場讓人刺殺的戲碼。

于是她與統領細細述說一番,就開始行事,先讓感動的淚流滿面女乃媽們帶著其兒子們分彼喬裝回家里。

最後,柳玉喬自個兒也喬裝成老媽子般悄悄地帶著大郎從小門入娘家柳府,在偏僻地下人房里安然無恙入住。

不知道最後有沒有逼宮發生,總之有備無患,保護住大家的小命要緊。歷朝歷代,為了那個至高無上的皇位,各種各樣的手段兼有,還是保護好自己與兒子要緊。

而,皇莊上依舊如常。

只是喬裝成柳玉喬與大郎的一對母子,是護衛隊從江湖中高價請過來的英雄人物。

最後,連護衛隊的人數也一一減少,最後全部回了賢王府待命。

莊子上全部是江湖上請來的玩命之徒。

莊子警衛深嚴,有入無出,似是告知旁人,此處有‘熊貓’級人物。

京中信息流通甚快!

皇上與賢王受困宮中,景王與鄭國舅造反了!

京城中,一片混亂!

家家戶戶門戶緊掩!

因柳府出了個賢王側妃,賢王府護衛隊奉王爺之令特來守護。

最後的最後,王妃娘家榮國公與鄭家‘刀光劍影’數日,不停有人殺人、有人被人……未來國舅與現任國舅不斷的博殺,殺,殺殺,倒下,倒下,倒下。

在柳府後院匿名而居的柳玉喬很快收到最新信息!

可,可微妙的是龍體有恙的明明是皇上,為什麼最後 ‘崩’了的卻是太後啊!

誰來為她解說解說啊!

計中計,案中案!古人的腦袋不知如何長的,總之比柳玉喬強多了。

當然造反的鄭家也倒了。

抄家之後,14歲以上的男丁兼殺死,14歲以下的郎兒隨女眷們流放難寒之地。

貴妃入了冷宮。

而,景王貶成庶民,驅逐出京,永世不得入京。

剛嫁入景王府的王妃選擇了回了娘家,入了家廟,帶發修行!

當柳玉喬母子平安無事地回王府之日,便是賢王封為太子、賢王妃封為太子妃、惠側妃封為惠良娣、柳玉嬌封為柳良娣之時。

府里冷冷清清,後院只剩下惠側妃母女,王妃跟王爺一直在宮內,從一開始就被聖上保護在身邊,後來兩位小郡主早讓王妃接入東宮。

還好芳華園內依舊干淨整潔,有熱水熱菜供柳玉喬享用!

別的什麼,柳玉喬也不太在意了!

京城內死傷多少人,沒把她嚇破膽也不錯了!

數日後,在全京城掛白之中,太後匆匆下了葬!

‘新鮮出爐’的太子與太子妃在宮內忙著為太後守孝,忙著給真的病倒的皇上侍疾。

忙著忙著就將慧良娣母女以及柳玉喬給忘在之前的賢王府上了。

那大郎呢,大郎已得了大名——張正敬;張正敬他作為賢王第一子,皇上長孫早早讓奉指大總管接入宮內與太子太子妃一同侍疾。

若非府內護衛森嚴,若非府內侍衛未減反加,若非王府統領一直駐守王府……柳玉喬還以為連太子爺也將她遺忘掉了。

然而並沒有,王府統領他將府內侍衛重新編排,夜里輪崗不輟,保證隨叫隨至。

也幸虧,柳玉喬是個樂觀寬心之人,沒有胡思亂想,沒有相思成疾,沒有鬧出不合適宜事來,而是平平順順地府內為太後守孝。

「柳妹妹,你這分茶之技可真是‘爐火純青’啊,讓姐姐甚是羨慕!」慧良娣緩緩走向案桌前,在宮人的伺候下焚香淨手,坐于案桌開始抄經書。

守孝,甚是寂寥!禁忌頗多,慧良娣尚有一女在身旁可操心,而柳玉喬卻只有一個牽掛之人在宮中。

不知從哪一日開始,她與慧良娣漸漸有了來往,如今她們兩園主僕們幾乎每日一同用膳一同聊天一同度日,主僕們一同祈禱聖上早日康復!

「不過是寂寞打發時光罷了!」柳玉喬慵懶地歪在一旁的軟榻上,半天後才慢吞吞回著話。

實在無聊啊,不能騎馬不能游泳不能撫琴,不能這不能那,太子妃的耳目不知躲在何處等著揪她的小辮子。如果皇長孫沒了生母,太子妃一定會覺得喜從天降吧!

窗內,一片安寧!歲月靜好!

窗外,天朗氣清!陽光明媚!

柳玉喬將看了一半的醫書放下,揉了揉眼楮,又伸了個懶腰,透過窗欞,可以看到窗外花團錦簇的景致。

縴縴玉手接過宮女送上來的茶,她邊喝茶邊望向正低眉斂目地抄著經書的慧良娣,心弦又有些恍惚。

作者有話要說︰  嘎嘎嘎,今天三八節,那就在掉落三更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